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一、小柴胡汤幻灯片

最新一、小柴胡汤幻灯片


医案
(三)少阳病气上冲案
张某某,女,59岁。患风湿性心脏病。初冬感 冒,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胸胁发满,兼见心悸, 时觉有气上冲于喉,更觉烦悸不安,倍感痛苦。 脉来时止而有结象。此为少阳气机郁勃不舒,复 感风寒,由于心阳坐镇无权,故见脉结而挟冲气 上逆。此证原有风心病而又多郁,外感内伤相杂, 治法:解少阳之邪,兼下上冲之气。处方:
医案
(一)邪入少阳案
张女,寒热间作,口苦咽干,两侧头痛,默不 欲食,眼中时有红影动。其家以为雷号,来寓备 述,予曰:非也。少阳热溢于肝经,目为肝窍,热 乘肝胆,两目昏红。予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加 当归、香附宣通血分,羚羊角泻肝热而廓清目中, 不数剂而愈。(齐秉慧医案《经方应用》引自《齐 氏医案》)
半夏配生姜─和胃降逆止呕;辛散助柴胡疏通气郁;化痰消 饮以助三焦水道之畅达。
人参、甘草、大枣─在柴胡之引领下,扶少阳正气以祛邪; 补太阴脾气,防少阳之邪内入太阴;抑柴芩之 苦寒,以防伤害脾胃之气。
功效主治
【功效】和解少阳(和解枢机,助正达邪)
【主治】邪踞少阳,枢机不利之证。 主症: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
按语:本案脉证所现,显系邪入少阳之证,故以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因挟肝胆郁热,故加当归、 香附、羚羊角以理肝郁、清肝热。
医案
(二)少阳胁痛案
董齐贤病伤寒数日,两胁挟脐痛不可忍,或作 奔豚治。予视之曰:非也。少阳胆经,循协入耳, 邪在此经,故病心烦,喜呕,渴,往来寒热,默 不能食,胸胁满闷,少阳证也。始太阳传入此经, 故有是证。仲景云:太阳病不解,传入少阳,胁下 满,干呕者,小柴胡汤主之。二投而痛止,续得 汗解。(许叔微医案)《伤寒九十论·证六十四》
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苔白薄,脉弦。
副症: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 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 或咳者;或经水时来时断,寒热有时如疟状。
临证思路
• (1)可治疗多种发热,如流感发热,无名低热; • (2)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肝、胆、胰、胃、肠等。
治疗乙型肝炎有很好的效果,临床上亦可以小柴胡汤为主 加金钱草,郁金,鸡内金,海金砂(四金)治疗胆囊炎, 胆石症,有利胆的作用。另外还可加减治疗十二指肠郁积 症,胃肠神经官能症、肝脾肿大、肋软骨炎、胸膜炎、痢 疾、便秘、呕吐、胸胁满痛、脘腹胀痛等消化系统疾病。 • (3)可用于精神、神经系统的疾病,如神经官能症、神 经衰弱、精神抑郁症,神经性厌食症等。
• 144、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 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 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 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 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 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 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 394、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 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方解
柴胡配黄芩─柴胡味苦微寒,气质轻清,以疏少阳经中之邪 热;黄芩苦寒,气味较重,可清少阳胆腑之郁 火。二药相合,经腑同治,清疏并行,使气郁 得达,火郁得发,枢机通利,胆腑清和,半表 之邪从外而解,半里之热从里而彻。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 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 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 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 属阳明,以法治之。(97)
• 98、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 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 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 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 柴胡汤主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 者,小柴胡汤主之。
•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 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 出而解。
一、小柴胡汤
方药煎服
【方药】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切)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 (擘)
【煎服】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
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 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 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 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96)
柴胡12克,黄芩6克,桂枝10克,半夏9克,生 姜9克,大枣5枚,炙甘草6克。
3剂后诸症皆安。(刘渡舟医案)
按语:本案治疗用小柴胡汤加桂枝法。加桂枝一药,起 到治疗三种证候的作用:一、桂枝解表,二、桂枝通阳下气, 三、桂枝又治风心病。柴胡汤方后注云:“若不渴,外有微 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二两,温覆微汗愈。”不渴,为邪 未入里;外有微热,是兼有表邪。故以小柴胡汤去人参之壅 补,加桂枝以解外。可见本方是用于少阳病兼表邪不解之 证。本案患者素有心脏病又兼感冒,出现发热、恶寒、头 痛、胸胁发满、心悸等少阳气机不利而兼表证不解。此外, 患者还突出表现为“气上冲”而致烦悸不安。桂枝于解表 之中又善于温通心阳,平冲降逆下气。刘老常将小柴胡去 人参加桂枝汤用于治疗少阳病又兼有心悸、气上冲等症, 疗效确切。
医案
(四)黄疸案
李某,男,40岁。患病月余。胃纳不适,口苦 咽干轻度黄疸,小便黄,大便正常。舌质红、苔 薄黄,脉沉弦。血胆红素3.6毫克%,肝功能正常, 胆囊造影、十二指肠引流均未发现异常。
• 229、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 胡汤。
• 230、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 266、本太阳病不,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 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遇难者是,与小柴胡汤。
• 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