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一》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一》
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返回
擂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了;擂
两通鼓,勇气就衰弱了;擂三通鼓,
勇气就完结了。现用来比喻趁劲头大 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说明做事
情应一气呵成的道理。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也。
4.种树者必培
1、回忆学习本组课文后有哪些收获,联系生活
实际,领悟文章蕴涵的道理。
2、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
悟的不同方法”。 提示:
可以抓住具体的语言描写、重点词句进行深入思考: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其思路是什么?自己有什么看法? 这样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最后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
受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还可以交流本组课文在
表达作者感悟方面有什么特点,在习作中怎样运用恰当的 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悟。
表达方法
运用拟人、比喻、排
例 文
2、匆匆
比、设问的写法,化无
形为有形,并且生动形 象,富有感染力。 借物喻人
3、桃花心木 5、手指
写一件事情、物件, 从中产生感悟、受到启 迪
1、文言文两则 4、顶碗少年
个月,不但没有学会邯郸的走法,还把自己原来
的走法也忘了。原来是形容不要盲目学步,现在
用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
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返回
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返回
再甘甜的瓜,瓜蒂都是苦的, 天下的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说 明任何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道理。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也。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返回
别兵器的好坏。说明了多实践才能 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也。 出真知的道理。 练习了千支曲子后才能知晓音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返回
“邯郸学步”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邯郸学步”这个成语讲的是战国时候,燕国 的一个青年人到邯郸学当地人走路,结果学了几
返回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也。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返回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 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也。 理的,谁能没有疑惑?说明了 人人都有自己不懂的地方。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种树必须培育它的根,教人
以德行则必须教养他的思想。说明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了浇树浇根,育人育心的道理。 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也。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返回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乐的美妙,观看了千支剑后才能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