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外供电管网电气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室外供电管网电气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目录一、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一)、编制说明 (1)(二)、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施工准备 (2)四、施工工期和进度计划、质量目标 (4)五、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施工方案 (5)(一)、箱式变电站安装 (5)(二)、主电缆铺设 (8)(三)、配电柜安装 (12)(四)、电缆终端头制作 (13)(五)、电气调试 (17)六、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23)(一)、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24)(二)、质量保证管理措施 (24)(三)、质量保证施工控制措施 (25)(四)、现场检测质量管理 (27)(五)、质量控制点 (28)七、安全管理措施及JHA分析 (29)(一)、组织机构 (29)(二)、安全管理措施 (29)(三)、安全生产责任 (32)(四)、安全教育 (33)(五)、工作危害分析(JHA) (34)八、进度保证措施 (41)九、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43)(一)、标化管理体系 (43)(二)、文明施工措施 (43)一、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一)、编制说明为确保临建5#工程电气外网施工顺利进行,依据国家、行业现行的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以及公司质保体系、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及管理管理制度相关规定进行编制。

(二)、编制依据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9-2010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配电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2012)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1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111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15.施工图纸16.依据的地理、气候、交通、条件等情况。

17.国家其他有关设备安装标准及设备随机图纸和安装说明书。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用电设备为三级负荷,连接区内的办公区、工厂管理区、业主宿舍区、锅炉房、深井泵房、水泵房。

在办公区设置一座800KVA预装变电站为办公区提供电源;在工厂管理服务区设置一座800KVA预装变电站为工厂管理服务区及其东侧预留用地提供施工电源;在业主宿舍区设置一座2×800KVA预装变电站为业主宿舍区,一区锅炉房、深井泵房及宿舍区西侧预留用地提供施工电源;在二区锅炉房位置设置一座630KVA预装变电站为二区锅炉房、深井泵房、水泵房提供电源,共四座箱变。

10KV电源经架空线引自临建区西侧的装置区。

电缆均开槽直埋敷设,开沟敷设电缆总长约18362米,埋深1.2米,全长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混凝土保护板埋设。

工程主要工程量三、施工准备1.开工前认真做好各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2.认真编制好材料供应计划,构件的采购、加工计划。

3.项目部施工员熟悉施工图纸、安装技术文件、技术交底、安全交底。

4.劳动力资源准备具体劳动力安排计划见下表1:5.施工机具准备电气安装的具体机具使用计划见附表四、施工工期和进度计划、质量目标(一)、施工开始时间为1月1日,完工时间为4月30日,工期4个月,工程质量合格率100%。

(二)、进度计划表:附后施工进度计划表(一)五、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施工方案(一)、箱式变电站安装本工程共有四座ZWBO-12箱式10KV变电站,分别为办公区、工厂管理服务区、业主宿舍区及锅炉区提供电力。

1.施工准备(1)熟悉图纸资料,对图纸中选用的电气设备和主要材料等进行统计,注意图纸设计提出的施工要求。

(2)施工机具、材料准备。

(3)考虑与主体工程和其他工程的配合问题,确定施工方法。

(4)施工技术交底,施工前要认真听取设计及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弄清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和施工方法。

(5)熟悉有关电力工程的技术规范。

(6)设备开箱检查:设备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明,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设备应有名牌,型号规格应与设计相符合,附件、备件应齐全完好。

2.接地制作附属设施安装工艺(1)基础型钢敷设1)基础型钢严格按图纸和规范要求敷设,由专业焊工操作,确保焊接工艺满足公司质量体系作业文件“焊接工艺操作文件”要求,基础型钢敷设须达验收规范(GB50171-2006)第2.0.1条要求,并作防腐处理。

2)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全部采用镀锌制品。

设备基础型钢3)基础型钢安装后,其顶部宜高出抹平地面10mm,基础型钢应有明显的可靠接地。

(2)接地网敷设扁钢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至少焊接三个棱边,焊接处作防腐处理。

配电室接地电阻须小于4Ω,接地网施工的焊接工作由专业人员焊接操作。

3.箱变安装(1)箱变搬运方案1)在对箱式变电站进行拆除之间,先做好停电计划,对箱变进行停电后,首先对箱变的固定螺栓进行松懈、去除。

箱变整体吊装时,应同时使用本体上的四个全重吊环。

起吊配电柜时,钢丝绳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不得大于30º。

吊运采用8吨吊车,使用吊车前应检查车况及钢丝绳的情况,(2)箱变安装方案1)箱变运输到目的地后,在设备安装整体吊装时,应同时使用本体上的四个全重吊环。

起吊配电柜时,钢丝绳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不得大于30度。

吊运采用25吨吊车,使用吊车前应检查车况及钢丝绳的情况,检查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后方可起吊。

2)转运到位后,应将变压器所有螺栓进行一次紧固;变压器在安装过程中,应覆盖塑料膜,防止异物和灰尘进入箱变。

3)安装完毕后,对配电柜进行检查。

首先应核对图纸,查看设备元件、接线等是否与设计相符;检查柜内相序是否正确,柜内相序与主变是否相符合;调整五防机械闭锁时,要求灵活、可靠,若不符合要求,必须对五防功能进行完善;对开关机构、接地刀等进行调整,要求快速、可靠、接触良好。

(3)二次线连接1)检查电缆型号、规格、长度是否与领用计划相符,电缆外观应无损伤,2)按照电缆清册正确敷设电缆,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3)电缆敷设应整齐、美观、其弯曲半径符合规程要求(4)箱变安装流程图:4.安装后的检查:(1)检查油漆有无损伤并在必要时补漆;仔细清洁开关柜,清除柜内所有杂物;(2)检查螺栓有无松动,尤其是母排和接地系统中的,必要时拧紧;(3)封闭因特殊需要在外壳保留的但已不再需要的孔;(4)对开关进行空载操作,应灵活、可靠,无卡滞现象;(二)、主电缆铺设1.施工准备(1)和分项工程相关的施工技术文件应齐全有效,如施工图、图纸会审纪要、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工艺评定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标准图等。

(2)参与施工的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施工技术资质,需要时应安排对该项施工作业的适应性培训,考核合格者才能准许上岗作业。

(3)本项施工作业应使用的机具性能必须满足施工特性需要,且操作安全可靠,用于检测的计量器具量程、精确度应符合测量对象的要求,且在规定的有规检定周期内。

(4)对用于施工项目的电缆进行详细检查,其型号、电压、规格等应与施工图设计相符;电缆外观应无扭曲、坏损现象。

(5)用焊料(铅锡合金)将电缆端头封好,其它电缆应用橡塑材料封头。

(6)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

(7)电缆线路所需敷设的电缆保护管应加工好并放置现场。

电缆保护管的加工应符合以下要求:1)管口应无毛剌和尖锐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2)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3)金属管应在外表涂防腐漆或涂沥青。

(8)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

2.施工环境(1)直埋电缆沟按施工图控好,其深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底砂铺好,沟内无杂物。

(2)电缆敷设宜选择无雨天气下进行,气温宜在0℃以上。

3.工艺流程图4.电缆敷设(1)电缆敷设可用人力拉引或机械牵引。

用机械的最大牵引强度宜满足表-1的规定,其速度不宜超过15m/min,且应在牵引头或钢丝网套与牵引钢缆之间装设防捻器。

(2)电缆牵引头及网套本电缆工程电缆敷设方案拟使用机械牵引的敷设方法。

用电缆网套套在电缆外护套上分散牵引力进行电缆牵引敷设。

牵引绳应通过能消扭的活节(俗称老鼠仔)与电缆头连接,严防电缆扭曲。

(3)牵引电缆用的钢丝绳不能有扭折。

电缆牵引头及网套(4)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地面摩擦拖拉。

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5)电缆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在沟内敷设应有适当的蛇形弯,电缆的两端、中间接头、穿管处、垂直位差处均应留有适当的余变。

(6)电缆之间,电缆与其它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净距,应满足规范的要求。

(7)电缆敷设应设置联络指挥系统,宜以无线电对讲机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故现场将配备四对对讲机用于现场联络。

(8)电缆敷设可用人力拉引或机械牵引,本工程中的电缆敷设将分别使用两种方法进行。

采用机械牵引可用电动绞磨或托撬(旱船法)。

电缆敷设时,应注意电缆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9)电缆与其它管道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净距,应符合下表规定。

(10)5.覆砂盖砖(1)电缆施放后检查外观应无机械损坏,多余电缆应排列整齐,电缆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2)请建设单位、监理及质量监督部门作隐蔽工程验收,作好记录、签字。

(3)电缆上面与电缆下面一样,覆盖10cm砂土或软土,然后用砖或电缆盖板将电缆盖好,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5cm。

6.回填土(1)直埋电缆回填土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

(2)回填土应及时并分层夯实。

7.埋标识牌(1)电缆在拐弯、接头、交叉,进出建筑物等地段应设明显的方位标识牌。

(2) 电缆直线段每隔50-100处应加设间距适当的路径标桩。

(3) 在两端和改变线路的弯曲处设有“高压电缆、禁止挖掘”的标识牌。

(4) 标识牌应牢固,标志应清晰,标识牌露出地面以15cm 为宜。

(三)、 配电柜安装 1. 概况临建工程内的1#业主办公区设置一台户外配电柜,为业主办公区各建筑物放射式供电,2#-7#办公四合院内各设一台户外配电柜,为院内6栋建筑物放射式供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