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nternet基础与应用

Internet基础与应用

«基础与应用»教案(总学时: 30学时)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教学设想:1. 学时:2学时2. 课型:新授课3. 重点与难点:(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

教学目标:1. 教学知识点:(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基本组成。

(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应用及分类。

(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体系机构2. 能力训练要求:(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结构。

教学方法:讲解→课堂练习→答疑→作业教学过程:一. 计算机网络1. 网络的定义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功能相对独立的多台计算机通过专门的通信线路或设置互联起来所形成的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数据传输系统。

2. 网络的功能(1). 资源共享(举例)(2). 数据传输(举例)(3). 分布式处理(举例)3. 网络的分类(1). 局域网()(网吧)一般用于连接一个房间、一个办公楼、一个校园,距离在几十公里以内(2). 城域网()(百灵)一般用于连接一个城市,距离在几公里到几十公里(3). 广域网()(互联网)一般用于连接若干城市、地区、国家,距离几十公里到几千甚至几万不等。

二. 的产生与发展1.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将四台主机连接起来,称为2. 1983年,分解为(军用)和(民用)两部分3.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组建,提出分层接入思想4. 1989年,正式改名为5. 1991年,网络的商业化正式开通,世界上许多大公司加入6. 1994年,中国接入三. 的基本服务1. 电子邮件()2. 文件传输()3. 远程登陆()4. 服务(信息的获取与发布等)5. 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6. 其他(网上交流、网上娱乐、等)四. 基本概念1. ( ,万维网):是以超文本标记语言(:)和超文本传输协议(:)为基础的一种向用户提供包含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在内的信息浏览系统。

2. ( ):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是的核心协议,是一个协议集,包括近百个协议,始于1972年。

是保证信息在网络间的可靠传送而不被损坏。

保证信息按分组时所标明的地址准确的转送到目的地。

3. ( ):文件传输协议,确保用户文件在不同计算机之间安全可靠传输的一种协议。

4. :主页,指个人或机构的基本信息页面,相当于一个目录,用户可通过主页访问有关的信息资源。

5. ( ):统一资源定位器,一般由使用的协议,要访问的服务器主机,要访问的路径及文件名三部分组成。

例如:其中“”是协议,“”是要访问的服务器主机,“”是文件路径。

3. 小结。

4. 作业与上机练习:参见复习思考题。

第2章基础知识教学设想:1. 学时:3学时2. 课型:新授课3. 重点与难点:(1) 通信基础。

(2) 常用协议。

(3) 常用接入方式。

教学目标:1. 教学知识点:(1) 的产生与发展。

(2) 通信基础。

(3) 域名系统。

(4) 分布系统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5) 提供的服务与其接入方式。

2. 能力训练要求:(1) 了解域名系统与提供的服务。

(2) 了解分布系统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3) 了解下一代与6知识。

(4) 通信基础。

(5) 掌握常用协议与接入方式。

教学准备:1. 已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 安装配置的视频。

3. 建立拨号连接的视频。

4. 安装配置虚拟拨号软件的视频。

5. 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设置。

教学方法:讲解→范例操作与分析→课堂练习→答疑→作业教学过程:一. 浏览器简介1. 定义:是一种用来访问服务的一种客户端程序。

用来访问因特网上站点中的所有资源和数据,是的多媒体信息查询工具。

2. 常用浏览器:(1). 美国微软公司的()浏览器(2). 美国公司的浏览器(3). 火狐()浏览器(4). 傲游() 浏览器(5). 随E()浏览器二. 浏览器1. 启动方法(1). 双击桌面图标(2). 单击任务栏的中图标(3). 开始/程序2. 打开网页(1). 文件/打开/输入网址/确定(2). 在地址栏中定光标/输入网址/回车(3). 单击网页中的超链接3. 基本术语(1). 地址①能够唯一标识接入的各台计算机的地址编号②组成:由四组数字组,每组取值范围为0-255,用圆点隔开。

(2). 域名地址①与地址一一对应的计算机的名称②域名组成:主机名.单位名.网络名.顶层域名a. 顶层域名:国家地区代号。

如,中国,日本,韩国,香港等b. 网络名:单位性质。

如,商业机构,教育机构,政府机构等c. 单位名:单位名称或代号。

如,山木网站d. 主机名:服务器类型。

如,服务器三. 浏览器的基本操作1. 工具栏按钮(1). 前进/后退(2). 停止/刷新2. 收藏夹(1). 添加到收藏夹①将光标移至地址栏网址前的图标上,左键拖至工具栏“收藏夹”按钮即可②收藏/添加到收藏夹(2). 整理收藏夹收藏/管理收藏夹/创建、移至文件夹,删除,重命名3. 保存、打印、发送网页(1). 保存当前网页:文件/另存为/设置文件名,类型,编码(简体中文件)/保存(2). 保存网页图片:右击图片/图片另存为(3). 打印当前网页:文件/打印(4). 发送网页:文件/发送/电子邮件页面(设置账户后面讲到,简单提下)四. 浏览器的基本设置1. 设置主页(1). 主页:指每次启动浏览器时自动显示的页面。

(2). 设置方法:工具选项/常规选项卡/①使用当前页:当前正在浏览的网页②使用默认页:微软中国网站③使用空白页:空白页2. 临时文件(1). 临时文件:用来存储最近访问过的网页,再次打开这些网页时浏览器会自动从临时文件夹中提取相关信息,减少等待时间。

但会占用磁盘空间。

(2). 设置临时文件夹:工具选项/常规选项卡/单击“设置”/将磁盘空间调小,移动、查看文件夹等(3). 删除临时文件夹中的:(4). 删除临时文件:3. 设置工具栏(1). 显示或隐藏工具栏:查看/工具栏/标准按钮,地址栏,链接等(2). 自定义工具栏:查看/工具栏/自定义4. 设置自动完成功能(1). 自动完成指在网页上填写一些表单时,让自动记下所填写内容,下次填写自动调出。

(2). 设置方法:工具选项/内容选项卡/单击“自动完成”进行设置,清除表单,清除密码等4. 小结。

5. 作业与上机练习:参见复习思考题。

第3章信息浏览与搜索教学设想:1. 学时:4学时2. 课型:新授课3. 重点与难点:(1) 使用浏览与搜索信息。

(2) 网页的保存、脱机浏览与打印。

(3) 提高上网浏览的效率。

教学目标:1. 教学知识点:(1) 的基础知识。

(2) 使用浏览与搜索信息。

(3) 网页的保存、脱机浏览与打印。

(4) 提高上网浏览的效率。

(5) 保证上网浏览时的安全性。

2. 能力训练要求:(1) 了解的基础知识。

(2) 了解脱机浏览网页的方法。

(3) 掌握使用浏览与搜索信息的方法。

(4) 掌握提高上网浏览的效率的方法。

教学准备:1. 已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 将计算机接入。

3. 安装浏览器。

教学方法:讲解→范例操作与分析→课堂练习→答疑→作业教学过程:一. 电子邮件1. 定义:利用计算机的通信功能实现普通信件传输的一种技术2. 特点:(1). 快捷高效:一般几秒钟即可发送(2). 费用低:(3). 安全:电子邮件不会丢失,如对方无法收到,会自动退回(4). 灵活:收发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接收(5). 功能多样:不仅可以接收和发送文字,而且还能够接收和发送图片,声音及动画等3. 邮件地址的格式用户名@服务器名,例如1634. 邮件传输协议(1). 3(2).二. 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1. 登陆提供邮件服务的网站。

例.1632. 单击“注册3G免费网易邮箱”3. 输入用户名4. 输入密码等相关信息,单击“注册账号”(红色星号为必填项)5. 注册成功,单击“进入3G免费邮箱”三. 使用方式收发邮件1. 收邮件:进入邮箱后,单击“收信”后点击主题查看信件2. 写邮件:进入邮箱后,单击“写信”(1). 输入收件人地址,多个地址用逗号分隔(2). 抄送:(3). 密送:(4). 添加附件(5). 输入邮件正文/单击“发送”3. 转发邮件4. 回复邮件5. 删除邮件四. 使用邮件客户端程序收发邮件1. 启动开始/程序2. 创建账户(以163邮箱为例)(1). 工具/账户/单击“添加”选择邮件/输入显示名/输入邮件地址/设置接收发送邮件服务器/设置账户名和密码/完成(2). 选定已添加的账户/单击“属性”/在服务器选项卡中选择“我的服务器要求验证”。

单击“设置”选中“使用与接收邮件服务器相同的设置”(3). 如果需要在网站上保留邮件备份,需在高级选项卡中选择“在服务器上保留邮件副本”3. 发送邮件(1). 在主窗口工具栏中单击“创建邮件”按钮/输入收件人,主题,内容等(2). 支持纯文本和多信息文本两种格式的邮件。

纯文本只有一种字体和磅值;而多信息文本可设置多种字体颜色还可以插入图片等。

格式菜单/多信息文本或纯文本。

(3). 使用信纸:格式/应用信纸(4). 插入附件:插入/文件附件(5). 单击“发送”按钮或文件/发送邮件4. 接收回复邮件(1). 接收邮件:单击工具栏“发送/接收按钮”(2). 回复邮件:打开邮件,阅读完后可单击工具栏“答复”按钮回复5. 设置邮件规则工具/邮件规则/邮件/选择规则条件/选择规则操作/在描述区域中设置具体的邮件规则/设置名称/确定例如:收到主题行中包括“自动回复”字样的邮件则自动移到已删除文件夹中4. 小结。

5. 作业与上机练习:参见复习思考题。

第4章上传与下载文件教学设想:1. 学时:2学时2. 课型:新授课3. 重点与难点:(1) 使用下载文件。

(2) 使用下载或上传文件。

(3) 使用进行点对点下载。

教学目标:1. 教学知识点:(1) 使用浏览器下载文件。

(2) 使用下载文件。

(3) 使用下载或上传文件。

(4) 使用进行点对点下载。

(5) 使用下载流媒体。

2. 能力训练要求:(1) 了解使用下载文件的方法。

(2) 了解使用下载流媒体文件的方法。

(3) 掌握使用浏览器和下载文件的方法。

(4) 掌握使用下载或上传文件的方法教学准备:1. 已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 将计算机接入。

3. 安装浏览器及所需的下载软件。

教学方法:讲解→范例操作与分析→课堂练习→答疑→作业教学过程:一. 谷歌1. 网址:2. 基本搜索(1). 搜索既包含A又包含B的资料可以输入A空格B例如:搜索关于男装西装的资料。

输入“男装西装”(2). 搜索包含A且不包含B的资料可以输入A空格例如:搜索不包含西装的男装资料。

输入“男装–西装”(3). 搜索或包含A或包含B的资料可以输入例如:搜索关于男装或西装的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