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果树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
2008-06-13 14:32:00 作者: 来源:
目前,果实品质是果树栽培技术的中心目标,只有优质,才能提高果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果实品质的关键,首先是选择品种,做到适地适树,在此基础上应用栽培技术调控有很大作用。
现介绍如下。
一、创造良好树体条件
1、合理的群体结构:群体结构是枝叶量、枝类、覆盖率和透光度等因素的总称。
山东烟台苹果、红富士苹果树冠覆盖率分别为61.4%、74.1%、86.5%,直射光透射率分别为29.4%、18.3%和9.8%,果实平均着色指数分别为85.1%、79.5%、72.4%,提出每公顷枝量不超过2250万条为宜。
2、合理的负载量:留果量过多,果实往往发育不良,单果重降低,畸形果增多,果实色泽风味不良;但留果过少,导致树势偏旺,果实明显贪青、着色不良。
生产上多数情况是严格进行疏花疏果,控制叶果比,使果实在树冠上分布均匀,并注意精选留果的位置去改善果实品质。
3、科学的肥水管理:对果树增加有机肥的施入量,平衡施肥,加强钾、铁、钼、硼、锌等矿质营养的补充,控制施氮量,使之达到合理范围是改善果实品质的又一重要措施。
4、搞好辅助授粉:人工辅助授粉除能保证坐果外,还有利于果实增大端正果形。
充分授粉能使授粉良好,可促进子房发育,增加幼果在树体养分分配中的竞争力,使果实发育快,单果重增加;同时增加果实中种子的数量,使种子在各心室内分布均匀,使果实本身营养分布均衡,果形端正。
授粉时要选择好父本,授粉的父本品种不同,对果实大小、色泽、风味、香气等有重要的影响,即花粉直感,在可能的条件下要有所选择,以利促进果实品质。
5、合理使用农药和其他喷施物:农药及一些喷施物如使用不当,往往会影响果面清洁和果实形状。
二、改善果实品质措施
1、套袋:果实套袋是提高果实外观质量和降低农药残留量的先进技术之一。
要
按专家的指导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纸袋套袋。
如果用不合标准的纸袋套袋,可导致入袋病虫严重发生,还会使果梗被蜡烫伤,造成果实脱落,另外纸质不良时,雨淋后,纸袋被粘在果面上,易造成果实畸形,因此不能采用劣质袋套袋。
果实套袋在幼果期进行,着色品种需要采前30天左右拆袋,可先拆开下口使袋呈伞状,经3-5天再全部拆下,套内绿色品种的果袋可一直套到采收再拆。
2、摘叶和转果:在果实成熟前20天左右摘除贴住果实或其周围2-3片叶,能增加果面对直射光的利用率,从而可提高着色度。
摘叶早虽着色好,但对果实增大不利。
为使果实阴面着色,可在阳面着色后将果实阴面转向阳光直射的一面。
3、树下铺反光膜:于果实着色前,树下铺设银色反光地膜,以改善树冠内膛和下部的光照,从而能达到果实全面着色的目的,同时还可提高果实的含糖量。
铺膜时间在果实进入着色期前期。
4、喷果面保护剂:喷高脂膜、石蜡乳剂等,可减少果面锈斑或微裂,能提高果面光洁度。
5、延迟采收与分期采收:适当晚采有利于提高果实的含糖量,增加着色度。
有些同树种、同品种的果实成熟期也不同,分期采收能使其品质发育到最好程度,前期果实采收后,晚熟果实的品质会迅速提高。
为了培育优质果,可将大部分果实先行采摘,留少量果实延迟采收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