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定稿)

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定稿)

坚持创新提升加快调整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健康发展(2010年2月22日)同志们: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总结过去一年经济工作,表彰各类先进,部署今年经济工作任务,动员全市上下坚持创新提升,加快调整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健康发展。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讲三方面意见。

一、充分肯定过去一年经济工作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经受重大考验的一年。

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保增长促转型,保民生促和谐”工作主线,坚定信心、奋力拼搏,不仅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势头,而且在转型升级、统筹发展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

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保增长目标基本实现,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27.5亿元,同比增长9.5%。

固定资产投资227.75亿元,增长11.2%。

经济效益逐步提高,实现财政总收入54.6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57亿元,分别增长8.7%和11.5%,地方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达54.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9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762元,分别增长8.6%和9.9%。

二是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三产增加值增-1-速高于生产总值增速3.5个百分点,税收增长18%。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增长51%,新产品对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81.4%,新增行政认定驰名商标7件。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下降9.3%,完成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任务。

三是城乡面貌更加净美。

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完成旧城改造外迁户择房安置和西门路改建工程,北门商住区块初显形象;城西商务区11幢企业总部大楼主体基本结顶,汽车城、家居装饰城建设进展顺利;城东中心区块一批项目开工建设。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安排2.64亿元财政资金深入推进八大工程,创建47个市级新村、5个绍兴市全面小康示范村。

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五纹岭隧道全线贯通,诸安快速通道建成通车。

四是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民生投入进一步加大,市财政民生支出增长15.3%,占总支出的69.7%。

改造农村危旧房519户,新建农村联网公路118公里,改善近6万农民饮用水条件,完成14个老小区和12家农贸市场改造提升。

就业保障进一步加强,新增城镇就业1.23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13万人,84.8万农民参加新农合,实施城乡老年居民生活补贴制度。

社会事业进一步繁荣,完成绍兴农校迁建和职教中心组建工作,高考成绩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周末剧场和“文化诸暨、幸福万家”活动广受欢迎;新增4个省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

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事故总量、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三项指标继续保持“零增长”。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2-一是积极主动应对危机,着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我们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实,及时研究采取应对措施,千方百计扩投资、促消费、稳出口,动员全市上下打一场“保稳促调”攻坚战。

部署实施“三年千亿行动计划”,全年完成政府性投资34.81亿元、工业性投资145.1亿元、第三产业投资72.55亿元。

组织企业抱团参展针织博览会和广交会,推进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三外”经济再进全省十强。

进一步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44.01亿元,增长16%。

二是坚定不移推进转型提升,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我们注重把保增长与调结构、促转型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稳定一产、主攻二产、提升三产,努力在保增长中促转型,在促转型中谋发展。

组织编制六大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财政科技支出增长17.5%,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66项。

深入开展镇街服务业竞赛,编制完成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商贸和旅游项目建设。

三是注重激发企业信心,着力营造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我们坚持企业为基,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困、扶持、服务”,鼓励引导企业自强不息,苦练内功,政企银抱团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回升。

重视政策激励,切出2亿多元资金奖励扶持企业发展,减免缓停涉企税费2.68亿元;注重平台搭建,举办第九届袜博会、艺形珍珠国际设计展和中国·浙江绿茶大会,组织50多家企业赴京与央企国企军企对接,邀请百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诸暨行,开展投资环境和回归项目双向推介活动;强化要素保障,率先在全省实施排污权等质押贷款,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141.7亿-3-元,是上年的2.1倍,深入开展闲置土地与缺地项目对接活动;优化服务环境,全面实施项目并联审批制度。

四是切实加强民生保障,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我们坚持民生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动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增加民生投入,努力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全力办好十大惠民实事,深入开展“健康诸暨”系列活动,扎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创新加强社会管理,营造了凝心聚力、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总之,过去一年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也前所未有,我们抵御住了冲击,经受住了考验,取得了好于预期的成绩。

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二、准确把握今年经济发展的形势环境和目标要求今年是推动经济持续向好的关键之年,也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冲刺之年。

总体上看,今年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少,但不确定、不可预料因素也很多,可能是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我们将面临很多“两难”选择:既要稳增长,更要调结构;既要扩投资,又要防通胀;既要促发展,又要惠民生;既要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又要保障新增刚性支出,等等。

复杂形势和“两难”境地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深刻把握宏观经济发展环境的新变化。

放眼全球,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短期内仍难以消除,全球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金融体系风险仍然很多(如迪拜发生的债务危机,东欧、中欧面临的债务危机),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强化,大宗商品价格继续震荡走高,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将-4-是一个曲折缓慢的过程。

纵观国内,经济持续企稳向好,政策基本取向不变,市场信心明显提升。

但从发展动力看,刺激性的财政政策拉动效应可能减弱,市场需求不足问题依然突出;从发展政策看,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将从“保增长”转向“调结构”,投资主要是针对已上项目,货币政策可能趋紧,信贷投放明显放缓;从发展环境看,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通货膨胀预期上升。

总之,经济最困难时期虽已过去,但经济环境将更为复杂和不确定性。

――要清醒认识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去年,我市人均GDP首次突破7000美元,进入了平稳较快增长期和产业结构调整期,但同时也是资源要素瓶颈期和社会发展转型期,新情况新问题和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相互交织:一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大项目、好项目带动效应不强,投资对经济的支撑力有待增强(去年全市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为5.8亿元;今年摸排的10亿元以上项目有5只,但能否真正落地还有变数;去年贷款余额增长38.7%,而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11.2%,信贷资金投向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二是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制约,开发区、园区亟待提档升级(袍江新区、绍兴经济开发区正在争创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绍兴县滨海工业区、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的规模、气势均大于我市,特别是绍兴滨海新城的开发建设,则是一个更大的跨江融合平台)。

三是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作为我市出口主体的无缝钢管、紫铜管出口受到严重冲击,今年要完成出口增长目标难度很大)。

四是经济转型升级刻不容缓,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工业仍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服务业比重偏低(去年我市三产占比为33.8%,绍兴市为36.7%,全省为4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我市为44.9%,全省在80%以上)。

五是地方财政收支平-5-衡难度增加,效益性、政策性减收和民生刚性增支的矛盾越发突出(企业经济效益难以大幅提升,受政策影响房地产税收难以持续,各种政策性减收因素增加,财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但财政刚性支出大幅增加,主要是增加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

六是中心城市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新型城镇建设任重道远。

七是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压力依然很大。

总之,当前我市既面临“后危机时期”的重大机遇,也面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严峻挑战和“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激烈竞争(上虞滨江新城计入其统计数据,如果我们不采取有力措施,三五年后就有可能被追赶上)。

我们既要充满信心,更要未雨绸缪,坚定清醒有作为,脚踏实地干事业,创新提升促发展,奋力赶超求突破,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

今年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0.5%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8.5%左右,力争突破6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自营出口增长8%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和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8.5%左右。

为实现上述目标,具体工作中必须突出“五个更加”:一是更加注重转型提升。

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扩大矛盾和增加历史欠帐为代价谋求发展,努力在转型提升中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是更加注重改革开放。

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6-坚持在开放发展中赢得机遇,努力在拓展发展空间上取得新突破,加快构建发展新优势。

三是更加注重民生改善。

坚持“一切为了发展,发展为了民生”,更好地处理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努力促进社会和谐,优化发展内生环境。

四是更加注重平台构筑。

以战略思维,建设大平台,推进大项目,开拓大市场,打造大集群,培育大企业,增强跨越发展的动力引擎。

五是更加注重政企互动。

坚持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相统一,强化企业为基,全面提升对企业的服务,增强发展合力,夯实发展基础。

三、突出转型升级抓好今年各项经济工作今年的经济工作要围绕“调结构、稳增长、拓空间、重创新、促和谐”五个方面展开。

(一)坚持把调结构促转型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要坚持优化发展增量与调整提升存量并举,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特色产业城市。

一是调优提质现代农业。

以现代产业理念抓农业,促进农业资源整合、业态延伸、功能拓展。

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确保粮食安全。

编制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市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和粮食物流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