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娱乐场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方案书

娱乐场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方案书

娱乐场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方案书二○一○年元月目录一、娱乐场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的背景介绍.............................................. - 1 -二、娱乐场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的概括描述................................................ - 2 -2.1系统的建设目标 (2)2.2系统的建设原则 (2)2.3系统建设遵循的标准与规范 (3)2.3.1 标准规范...................................................................................... - 3 -2.3.2数据交换格式标准 ........................................................................ - 3 -2.3.3 认证、授权和访问控制标准......................................................... - 4 - 2.4系统的管理范围.. (4)2.5系统的管理模式 (4)2.6设立娱乐场所治安专业网站 (5)2.7系统建设的意义 (5)三、系统特点 .............................................................................................. - 6 -3.1系统功能丰富、操作简单 (6)3.2系统的实用性 (6)3.3系统的先进性 (6)3.4系统的安全性 (7)3.5系统的可扩展性 (7)3.6可定义性 (7)3.7兼容性 (7)3.8丰富的系统承载网络 (7)四、系统设计 .............................................................................................. - 8 -4.1系统设计思路 (8)4.2系统技术路线 (8)4.3系统安全性设计 (8)4.3.1安全设计原则 ............................................................................... - 8 -4.3.2 网络安全性设计........................................................................... - 9 -4.3.3 系统安全性.................................................................................. - 9 -4.3.4 数据安全性.................................................................................. - 9 - 4.4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10)4.5系统业务功能设计 (10)4.6系统网络设计 (11)4.7通讯子系统 (12)五、系统主要功能 ..................................................................................... - 12 -5.1场所前台系统功能 (12)5.2地市级后台主要功能 (13)5.2.1信息发布 .................................................................................... - 13 -5.2.2信息查询统计与系统管理功能 .................................................... - 13 - 5.3从业人员信息采集与管理 (15)5.3.1指纹采集与识别.......................................................................... - 16 -5.3.2从业人员信息的采集过程 ........................................................... - 16 -5.3.3指纹识别与身份确认................................................................... - 17 -六、系统配置要求 ..................................................................................... - 17 -6.1市局配置要求 (17)6.2后台软件配置 (18)6.3场所前台配置 (18)6.4主要性能指标 (19)一、娱乐场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的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支付能力的提高,各类娱乐场所消费市场迅猛发展。

但由于娱乐场所流动人员多,涉“黄、赌、毒”多,成分复杂,存杂着大量鱼目混珠的闲杂人员和流氓滋事人员。

他们或者对消费者带来治安问题,或者对娱乐场所中的从业人员侵扰甚至抢劫伤害,给社会治安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此类新闻报道屡见不鲜。

然而在干警侦破案件的过程中,因从业人员故意隐瞒所谓自身隐私或已经遇害,公安干警很难得到真实的从业人员在指定时间从业的所在地点和个人具体情况,使案件侦破工作难度加大或走了大量的弯路。

同时,从业人员的身体状况也无法得知,也成了劳动卫生部门的头疼问题,因为从业人员的健康关系到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当然,这些从业人员中还不乏犯有前科或负案在逃之人,给本来安定的社会环境带来了严重隐患。

娱乐场所行业在自身管理上存在的缺陷,一方面助长了娱乐场所藏污纳垢和从业人员从事违法活动行为,另一方面,由于娱乐场所作案的隐密性,给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活动增加了难度。

如何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散布在不同地点、不同经营形式的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动态、实时、有效的管理,加大公安治安管理的执法力度,防范和严厉打击社会丑恶现象、实现“依法管理、管而不死,服务经济、治而不乱”的目的,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为此,2008年6月3日公安部103号令颁布的《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办法》中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娱乐场所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建立娱乐场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实时、如实将从业人员、营业日志、安全巡查等信息录入系统,传输报送公安机关;信息化是加强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

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作为金盾工程的基础子系统,为金盾工程建设提供重要基础信息数据支撑。

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加强阵地控制,运用科技手段强化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的有效载体。

对于本系统的建设工作,公安部高度关注,将此项工作列入公安工作要点。

为配合公安部门工作,我们深入了解公安局娱乐场所管理业务流程,对娱乐场所的分类、从业人员的特点、各种信息的规范和整个系统的架构及关键技术的研发,做了大量的调研和多方论证;并制定出具体开发方案,组建专项技术开发小组,开展系统的开发和实际编程,经过一年多的准备,特别是按照有关单位为公安部起草的《娱乐场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标准》(讨论稿),对整个系统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之后,我公司推出的《娱乐场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既符合公安部即将出台的标准,又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能为当地的治安管理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系统的设计为“二级平台、多级管理”,各市均能够对本市所有娱乐场所经营情况进行实施监控;对本市所有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动态的管理,以及有明显地提高公安机关的追逃、本市布控的能力,在本市建立起一套治安专用的信息化网络,为公安机关第一时间提供准确可靠的办案线索,提高公安机关的破案效率;此网络资源还可以与工商、劳动、消防等部门联网,真正达到资源共享,服务社会的目的,所以无论是为治安管理工作还是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娱乐场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的概括描述2.1系统的建设目标建设目标是:在充分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公安通信网络和社会的公众网络资源为依托,以各娱乐场所为数据采集点,以市局中心平台为信息的汇集点和信息共享中心,及时掌握娱乐场所及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实现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在全市范围内,实现纵向横向最广泛的信息共享与综合应用;通过中心平台的建设,对全市娱乐场所形势进行科学分析,提高公安机关对娱乐场所关注对象的管理水平,提高全局研判、决策能力,实现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实现娱乐场所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

建设信息中心平台,存储、管理、应用全市、全区娱乐场所及从业人员数据,统一规范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和数据管理进一步提高市、区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员违法犯罪人员的查控能力,提高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工作效率,提高快速反映能力和整体战斗力,为创建平安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

2.2系统的建设原则系统以《金盾工程总体方案设计》作为指导思想,以《公安部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公安信息化标准体系》为依托和基础,充分体现构架的先进性、扩展性、开放性和安全性。

具体遵循以下原则:1.采用总体规划,分步实现的策略。

在满足当地范围内应用的构架的基础上,先构架能满足现阶段业务需求功能的环境,再考虑实现提供新的或改进的业务模式的功能。

2.在系统构架设计上,遵循公安部相关标准(如信息交换标准、安全标准等等)。

3.采用数据集中存储、多级备份、权限控制等方式,提高数据的安全保密性。

数据集中存放有利于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减轻维护工作量,为数据集中应用(如数据挖掘等)提供了基础。

2.3系统建设遵循的标准与规范2.3.1 标准规范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1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GB/T 2260.2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婚姻状况代码GB/T 2659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 3304 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 11643 公民身份号码GB/T 124020 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GA/Z 02-2005公安业务基础数据元素代码集GA 59.7 涉外信息管理代码第7部分:护照证件种类代码GA 59.8 涉外信息管理代码第8部分:签证种类代码GA 240.1 刑事犯罪信息管理代码第1部分:案件类别代码GA 380 全国公安机关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A/T 517 常用证件代码信息分类代码---规定了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交换时涉及的基础信息分类代码的集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