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学主题医学知识
白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生物学特性:
圆形、卵圆形、G+有假菌丝。
出 芽 细 胞
白色念珠菌 革兰染色 400X
白色念珠菌厚膜孢子 米粉吐温80培养基400X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所致疾病
1、皮肤、粘膜感染 皮肤:腋窝、腹股沟、肛门周
围、会阴、指(趾)间。 粘膜:新生儿鹅口疮、阴道炎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真菌的结构
单细胞真菌结构
• 酵母菌
外形与细菌很相似 以出芽方式繁殖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基本上都是由菌丝和孢子组成
菌丝(hypha):孢子生出嫩芽,称为芽管。 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称为菌丝。 有隔菌丝(大部分病原性丝状菌) 无隔菌丝
孢子(spore):真菌的生殖结构,是由生殖 菌丝产生的。
真菌败血症(fungemia)。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主要致病性真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深部真菌感染
新生隐球菌
生物学特性:
•圆形酵母型 •肥厚荚膜 •无假菌丝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主要引起肺和脑的急性、亚急性 或慢性感染。
隐球菌肺炎 X线显示右肺中野有大片阴影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真菌特点一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左图:真核细胞
右图:细胞器 (×32000) 及模式图
真菌特点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部分为单细胞,大多数为多细胞 菌丝体,有孢子。
单细胞真菌
多细胞真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相性真菌:有些真菌可因环境条件改变而 发生丝状菌或酵母两种形态的互变
人体内或在含 有动物蛋白的 培养基中37℃
普通培养 基中 25℃
酵母菌型
丝状菌
真菌特点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繁殖方式多样,能
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
上图:无性繁殖; 中、下图:有性繁殖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性中毒症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5. 真菌毒素与肿瘤 如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菌落
黄曲霉纯培 养镜下形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 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 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 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 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 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
真菌的分类
单细胞真菌 呈圆形或卵圆形,称酵母菌
(yeast)。 无菌丝或假菌丝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多细胞真菌
由菌丝和孢子,交织成团, 称丝状菌或霉菌。
犬小芽孢癣菌的 大分生孢子 (箭头所指)特 征是厚壁且顶端 呈钩状弯曲, 内 为8-10个横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感染类型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浅部真菌感染:
侵犯皮肤及其附属器官 (毛发、爪甲)
• 深部真菌感染:
侵犯皮下组织、内脏器官 及中枢神经系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局限性真菌感染: 侵犯特定器官、组织。
全身性真菌感染: 疾病一开始就侵犯深部组织
或病变从局部开始进一步发展,侵 犯各脏器、组织形成感染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真菌的有隔、无隔菌丝(40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孢子
芽胞
作用
抵抗 力
真菌繁殖结构
不 强 , 加 热 60~70℃ 短时间即可死亡
细菌休眠结构, 抵御不良环境
强,有的可耐 100℃数小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真菌的繁殖
依靠孢子及菌丝进行繁殖 繁殖方式:无性繁殖(芽生、裂殖、萌管、
甲醛较敏感。 抗真菌的抗菌素:灰黄霉素、制霉菌素、
两性霉素和克霉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致病性
1. 致病性真菌感染 主要为外源性真菌
2. 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 主要为内源性真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 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 吸入或食入菌丝或孢子
4. 真菌性中毒症 摄入真菌或真菌毒素引起急、慢
真菌的定义
真菌是一大类具有细胞壁和真核结构,不 分根、茎、叶,以寄生或腐生方式存在于自然 界中,能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的低等生物。其 中一部分为单细胞,大多数为有分枝或不分枝 的菌丝体及孢子组成的多细胞微生物。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真菌与人
菌物界
与植物界和动物界并列为真菌界。
与经济活动关系密切。
大多对人无害,甚至有益,少数 (约300余种)引起人类疾病,包括 致病、条件致病、产毒以及致癌的 真菌。
真菌与细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大小 真菌:大,光学显微镜放大100-500倍; 细菌:小,光学显微镜放大900-1000倍。
结构和组成 真菌细胞壁:糖苷类、糖蛋白 蛋白质、几丁质的微原纤维。 细菌细胞壁:肽聚糖
隔殖) 有性繁殖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一般细菌培养基上 可生长,检查时常用沙保 (sabouraud) 培养基。
最适宜pH4~6 最适宜温度22~28℃、 37℃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霉菌和酵母菌培养特征的区别
────────────────────
霉菌
酵母菌
────────────────────1-4周形成
菌落
24-48小时
丝状菌落
酵母型(类酵母型)
多细胞真菌菌落
单细胞真菌菌落棉絮状、Βιβλιοθήκη 毛状、 粉末状与细菌菌落类似
────────────────────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酵母型菌落
隐球菌菌落
白色假丝酵母菌菌落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霉菌菌落
绒毛状
棉絮状
粉末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单细胞真菌
假菌丝: 单细胞真菌在出芽繁 殖后,芽管延长不与 母细胞分离形成。
类酵母型菌落: 假菌丝由菌落向下生 长,深入培养基中。
抵抗力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对干燥、阳光、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有 较强抵抗力。
不耐热:60℃ 1小时可杀灭菌丝和孢子。 2%石炭酸、2.5%碘酊、0.1%升汞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