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1摘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煤炭企业顺应低碳发展世界潮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神宝能源公司作为神华集团在呼伦贝尔地区开发露天煤矿的子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始终做到“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从生产各个环节和企业发展全过程入手,追求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美丽与发展双赢,走出了一条具有神宝特色的绿色矿山建设之路。

公司生态文明建设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肯定,树立了中央企业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美丽,发展,双赢背景煤炭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能源。

2013年,我国煤炭占一次能源供应比例高达67.5%2。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将仍然是我国能源的主力军。

但是,过去多年来,煤炭行业始终处于一种传统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煤炭大规模开发利用与绿色低碳发展的国际潮流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尖锐矛盾。

特别是2013年以来,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对人民生活、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近年来,国家对煤炭能源革命提出明确要求,环保及相关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人民群众对煤炭清洁发展提出更高希望。

因此,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清洁生产和产业升级,顺应低碳发展的世界潮流,实现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煤炭行业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神宝能源公司作为神华集团的子公司,在世界闻名的呼伦贝尔草原上开发露天煤矿受到的外界关注度更高,面临的环保责任更重大。

公司在开发建设露天煤矿的过程中,始终做到“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确立了以“为社会提供安全、绿色、经济能源”为使命,以“开发与保护并举、治理与修复并重”为理念,以“高碳产业,低碳发展,建设美丽神宝”为目标的发展战略,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1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简称神宝能源公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

始建于1980年,2002年完成有限责任公司改制,2005年末并入神华集团。

属国有控股,社会法人、自然人参股的股份制煤炭企业。

公司现有职工总数2502人,总资产65亿元,已经取得资源总量23亿吨。

现有一号露天煤矿、筹建中的二号露天煤矿,有两套地面生产系统,煤炭破碎能力5000吨/小时,23公里的自备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滨州线接轨,铁路装车能力1200节/日以上,运输能力3000万吨/年以上。

2数据来源:《2014年世界能源统计报告》,英国BP石油公司于2014年6月发布。

责任行动公司以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目标,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提出“三个到位”总体思路,从生产各个环节和企业发展全过程入手,努力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美丽与发展双赢。

1.提升理念,明确思路,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科学的理念和思路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

公司提出“开发与保护并举、治理与修复并重”、“复垦绿化零死角”、“生产到哪里,复垦绿化到哪里”等理念。

明确以“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美丽与发展双赢”的目标,提出“三个到位”总体思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三个到位”总体思路,即认识到位,全面落实十八大“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部署、呼伦贝尔市“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的发展战略、神华集团“建设世界一流综合能源企业”的统一要求,打造绿色矿山,保护美丽草原,建设一流企业;措施到位,按照整体规划,逐步实施的原则,编制《露天煤矿绿色生态示范工程建设规划》,坚持生产到哪里、绿化到哪里,浇水养护到哪里,做到绿化零死角,全面恢复生态原貌;资金到位,坚持加大投资力度,专项提取绿化复垦费用,高标准实施绿化环保工程,做到环保投入不欠账。

为确保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开展,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环保工作组织机构,专门成立了复垦绿化公司,全面负责公司绿色生态矿山建设的推进和实施;还将节能环保工作纳入各单位“五型企业”建设绩效考评体系,将环保工作与薪酬挂钩,对目标责任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出台了《节约能源管理办法》、《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

2.加大复垦绿化力度,对草原生态进行修复2013年,公司提出了“复垦绿化零死角”的理念,进一步加大复垦绿化力度,以露天煤矿排土场和工业场区为重点,坚持做到生产到哪里,复垦绿化到哪里,从排土、整型、种植、浇灌、养护五个环节着手,在技术、措施、资金方面加强保障,提高复垦绿化的效果。

2.1加强技术保障与科研院校联合,开展了《呼伦贝尔酷寒草原区露天煤矿开采生态与水资源保护关键技术研发及工业示范》研究项目,重点研究酷寒草原露天开采生态修复及地下水系平衡控制技术、排土场整形与土壤改良技术、快速高效植被恢复与灌溉技术等,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

2.2 加强措施保障露天煤矿在排土环节将珍贵的腐殖土单独存放,将排土场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排弃;整形环节按照草、林、农物种要求,对排土场进行整形施工,铺撒腐殖土;种植环节采用“乔、灌、草”立体结合、“乔灌混交”等方式,进行种草和植树,并选取合适地方进行油菜和蒲公英等农作物种植;灌溉环节,将疏干水用主管路输送至排土场蓄水池,利用痕量灌溉等关键技术进行灌溉;养护环节,按照三年养护期标准,落实责任,保证植被成活率。

2.3加强资金保障截至2013年底,公司露天煤矿累计完成土方剥离量6.5亿立方米,土地复垦绿化累计投入资金1.65亿元,完成工业厂区和排土场绿化面积1230万平方米,植树5.9万棵(株)。

尤其是近两年,在受宏观经济影响、企业效益下滑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做到环保投入不欠账。

2014年,计划投资3750万元用于露天矿土地整形和复垦绿化建设。

3.高标准建设环保工程,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投资9231.75万元加强环保设施建设。

在露天矿工业场区建设污水处理厂,将露天煤矿疏干水处理后达标后用于国华电厂发电、露天矿绿化浇灌、工业厂区洒水降尘等,实现循环利用;购置100吨洒水车等大型洒水降尘设备,对露天矿排土及运煤道路24小时不间断洒水降尘;建设地销煤场封闭工程,在地面生产系统装车站安装干雾抑尘装置,在胶带机系统安装喷雾降尘和无动力除尘装置,使作业场所粉尘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优化采剥方案设计,缩小采坑和作业区域面积等措施,将粉尘污染控制到最小;从煤炭破碎、存储到装车实现全过程封闭运输,装车后喷洒固化剂,避免了运输途中煤尘污染。

4.淘汰落后产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据企业实际,公司确定并实施了“淘汰落后的井工生产工艺,集约规模化发展露天矿,保证安全生产和发展接续”的总体方针。

2006年,下大力气关闭了生产方式落后、能耗指标高、安全系数低的最后3座井工生产矿,彻底结束了公司井工开采的历史。

与此同时,大力推进集约规模化露天煤矿建设,提升现代化装备水平,淘汰小型高耗能设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实现了由落后的井工生产工艺向规模化露天开采方式的结构调整。

几年来,先后投入26亿元,购进大型剥采运配套设备,建设封闭式煤炭破储装一体化生产系统,使生产、运输、破碎、筛分、存储到装车的整个过程粉尘污染降到最低,煤炭资源回收率达到了97%以上。

5.承担历史遗留塌陷区3治理,践行央企社会责任上世纪80年代,宝日希勒地区300多个小煤窑泛滥,无序开采、过度开采,形3煤矿采煤之后留下的下陷的地域。

成了塌陷坑2300余个,塌陷区涉及影响范围约19.06平方公里,给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003~2006年,公司陆续申请中央及自治区财政矿山环境治理专项资金600万元,自筹匹配资金285万元,分三期实施了矿区铁路沿线地面塌陷治理工程,治理面积1.25平方公里,填埋塌陷坑224个。

2010~2012年,投入资金4500万元,对小煤窑采空区进行物理勘查和治理,累计勘查面积3.08平方公里,治理未塌采空区214个,填埋塌陷坑536个。

2013年又投入资金500万元,与自治区、市、旗三级政府共筹资4000多万元,共同完成最后一期小煤窑塌陷区治理,彻底结束了宝日希勒矿区小煤窑塌陷区外露的历史,恢复了草原原始地貌。

6.建设开放式的环境管理模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地把环保工作向社会开放,主动接受公众的监督,让外界公众真正、全面了解公司环保工作现状,构建了社会共同参与、监督促进的开放式环境管理模式。

2013年,公司举办了“神华企业开放日-美丽草原行”活动,邀请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等9家主流媒体到公司现场考察绿色矿区建设情况。

2014年8月,中国企业报协会考察团共计70余人来到公司,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现场考察。

各家媒体对公司矿山复垦绿化、履行社会责任、治理历史形成冒顶坑等工作给予了真实报道,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也为地方经济的和谐发展汇集了正能量。

履责成效近年来,在神华集团的正确领导下,神宝能源公司肩负起保护草原生态环境,高效开发露天煤矿,还草原一片绿色的使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到安全发展、绿色发展、清洁发展。

2005年以来,公司累计向社会输送了1.53亿吨特低硫、特低磷、高发热量的绿色环保煤炭。

累计投入资金1.65亿元,完成工业厂区和排土场绿化面积1230万平方米,植树5.9万棵(株)。

采取干雾抑尘、喷雾降尘、无动力除尘,胶带机防冻粘、煤场封闭工程等措施,使作业场所粉尘得到了有效控制。

近年来,没有出现过1例尘肺病患者。

通过建设水处理系统,将处理后达标的水实现循环利用,对零排放。

为了确保达到国家环保指标,2014年公司下决心,将彻底关闭2个自有小型电厂,人员向其他岗位平稳分流,实现达标排放的目标。

同时,加大矿容矿貌整治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花园式场区,提高文明生产水平。

建设开放式环境管理模式,从2013年开始,连续两年与社会各界媒体举办采访活动,正面的、积极的展示了公司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公司先后获得了“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先进企业”、“全国煤炭环境保护优秀单位”、“中华环境友好煤炭企业”等荣誉称号,成为本地区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企业。

结语在呼伦贝尔这片美丽的大草原上,开发大型露天煤矿的同时,维护好、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是中央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神宝能源公司将长期坚持“美丽和发展双赢”的原则,加大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工作力度,努力建成安全、高效的绿色生态示范露天煤矿,在开采大自然赋予丰富的煤炭资源的同时,留绿色于后代,还美丽于草原,真正做到可持续健康发展,努力为神华集团建设“世界一流煤炭综合能源企业”和本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