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并沟线夹发热故障实例分析与探讨
摘要: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架空输电线路并沟线夹发热故障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并沟线夹;发热故障;原因分析;处理对策
一、前言
随着社会工业和居民用电量的大增,输电线路的安全用电越来越备受全社会
的关注和重视。
而在生活中或者是生产中,经常会出现跳线接头发热的现象,甚
至还会引起一系列的线路问题,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不可小觑。
某地段架空线路一
直处于大负荷运行,为保证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线路运行人员对该线路进行了特巡,在巡查中,输电人员对各耐张杆塔的跳线连接点进行红外线成像测温工作。
测试中发现某杆A相跳线面向大号侧第二只并沟线夹有明显发热,最高点温度达72.7℃,环境温度为29.0℃,设备正常点温度为29.1℃,经计算得相对温差为
99.6%,测试时线路负荷为:76MW,电流为:399A;该杆A相跳线靠大号侧第
一只并沟线夹有明显发热现象,最高点温度达:141.6℃,环境温度为32.7℃,设
备正常点温度为35.7℃,经计算得相对温差为:99.2%,测试时线路负荷为:
81MW,电流为:430A。
而且随着负荷增加发热点温度还会提高,必需尽快采取
有效手段和方法消除缺陷,否则,将会影响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
下面通过这个
故障实例分析并沟线夹发热的原因及处理对策,以供同仁参考。
二、架空线路并沟线夹发热故障原因分析
一般情况下,架空线路的跳线采取 2 个并沟线夹过流的方式(见图1),
而只有其中一个线夹可能发生发热问题。
因此在故障处理过程中,认为由于某个
线夹接触不好而产生过热问题,因此只对发热线夹进行处理,但是处理之后的发
热故障仍然反复出现,没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考虑另一线夹
的接触电阻问题,假如某个线夹的接触电阻较小,而另一线夹的接触电阻略大,
那么就不会产生发热问题。
以接头发热的来源来看,如果不能及时散热,那么接头温度就会越来越高,那么散热与发热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温升不再呈直线上升趋势,而是采取指数曲
线上升方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达到稳定状态。
对于稳定状态下的温升值(△T)公式分析如下:
△T=PRr (1)
在公式(1)中,P代表热流,Rr 代表接头热阻力(K/W);当温度提升并
达到稳定状态之后,电流经过接头位置,就会产生热流,公式分析如下:
△T=I2RRr (2)
在公式(2)中,I代表电流,Rr 代表经过每瓦热流过程产生的稳定温升值;且 P=I2R。
也就是说,经过传导、辐射或者对流等方式对外散发热量,其散热的
速度较快,那么经过同等的热流 P 引发稳定温升的△T值降低,即热阻力减少。
对于接头温度的温升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接头的电阻(R)、负荷电流(I)和散
热量的热阻(Rr)。
假设线路中负荷电流与热阻值处于不变,而 2个线夹的电阻
分别用 R1、R2代表,处于并联状态下,那么在电流与热阻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线夹 2 的温度上升状况与数值大小相关,其中 R1 值越大,△T2 也就越大。
据此
可以判断,当某一个线夹发热是,并不完全由于其自身的接触故障,也有可能受到另一线夹的接触电阻影响。
若想解决线夹爱发热的故障问题,可以将 2个线夹彻底清洗,保持其清洁度、干燥度,同时涂抹一层导电油脂,安装后即可正常运行。
本次架空线路跳线并沟线夹发热情况出现后,检修人员登杆检查发现杆A 相跳线尾线有散股;跳线发热温度高于并沟线夹的温度;杆位于农田中间且附近有间食品厂,污染较严重,从相片看,跳线附有侵蚀性污染物,并沟线夹表面也有严重的污染物;从外观上看并沟线夹质量比较差,线夹表面色泽较黑且有轻微坑洼。
根据实践证明,架空线路中线路金具的热缺陷较多,集中在耐张线夹、四分裂变三分裂连接导流板、跳线线夹、接续管等机械连接部分。
统计近几年来检测到的外部热故障的几千个数据,可以看到线夹和刀闸触头的热故障占整个外部热故障的77%,它们的平均温升约在30℃左右,其它外部接头的平均温升在20-25℃之间。
造成过热的原因:
(1)氧化腐蚀。
由于外部热缺陷的导体接头部位长期裸露在大气中运行,长年受到日晒、雨淋、风尘结露及化学活性气体的侵蚀,造成金属导体接触表面严重锈蚀或氧化,氧化层都会使金属接触面的电阻率增加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2)导线接头松动。
导体连接部位在长期遭受机械震动、抖动或在风力作用下摆动,使导体压接螺丝松动;
(3)安装质量差。
如接头紧固件未紧到位;安装时紧固螺丝上下未放平垫圈或弹簧垫圈,受气温热胀冷缩的影响而松动;线夹与导线接续前未清刷,没有涂电力复合脂,或复合脂封闭不好,使潮气侵入造成氧化使接触电阻变大而发热;铝导线与铜接点连接未加铜铝过渡接头;线夹结构不好,导线在线夹端口受伤断股;线夹大小与导线不配套,输电线连接点前后截面及导流能力不匹配;线夹结构造成的磁滞涡流损耗发热。
三、架空线路并沟线夹发热故障处理对策探讨
(1)提高金具质量。
变电所母线及设备线夹金具,根据需要选用优质产品,载流量及动热稳定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特别是设备线夹,应积极采用先进的铜、铝扩散焊工艺的铜铝过渡产品,坚决杜绝伪劣产品入网运行。
(2)采取预防氧化措施。
设备接头的接触表面要进行防氧化处理,应优先采用电力复合脂(即导电膏)以代替传统常规的凡士林。
(3)接触面处理。
接头接触面可采用锉刀把接头接触面严重不平的地方和毛刺锉掉,使接触面平整光洁,但应注意母线加工后的截面减少值:铜质不超过原截面的3,铝质不超过5。
(4)紧固压力控制。
部分检修人员在接头的连接上存有误区,认为连接螺栓拧的愈紧愈好,其实不然。
因铝质母线弹性系数小,当螺母的压力达到某个临界压力值时,若材料的强度差,再继续增加不当的压力,将会造成接触面部分变形隆起,反而使接触面积减少,接触电阻增大。
因此进行螺栓紧固时,螺栓不能拧得过紧,以弹簧垫圈压平即可,有条件时,应用力矩板手进行紧固,以防压力过大。
(5)优化工艺程序。
制定连接点安装的技术规范程序。
根据造成连接点过热的不同类型,制定不同的工艺规程。
安装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采用爆压的线路金具故障率比采用液压的高很多,如广东架空线路接续金具采用液压后,故障率明显下降。
(6)落实各种检测手段。
对于运行设备,运行值班人员要定期巡视连接头发热情况。
有些连接点过热可通过观察来确定,比如运行中过热的连接点会失去金属
光泽,导体上连接点附近涂的色漆颜色加深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该线路并沟线夹发热故障经检修人员登杆检查后,经调度批准停电消缺,输电班人员立即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抢修,更换了发热相全部的跳线并沟线夹更换为导电良好的节能线夹,在更换线夹时,采用磨沙纸对跳线进行打磨,消除污垢,安装时并涂上导电脂。
处理方案完全按分析结果进行,在线路恢复供电后,输电人员继续对该两处设备进行红外成像测温,结果发热处并沟线夹温升已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李洪涛.浅谈高压输电线路的状态诊断与检测[J] .广东科技,2010(10)
[2]GB 50233-2005,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S].
[3]DL/T 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S].
[4]DL/T 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