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简述龟鳖类的生活习性、濒危现状及保护

1-简述龟鳖类的生活习性、濒危现状及保护


保护级别 龟科
地龟
Ⅱ Ⅱ Ⅱ
保护级别 海龟科
端龟
Ⅱ Ⅱ Ⅱ Ⅱ
三线闭壳龟 云南闭壳龟 陆龟科
四爪陆龟 凹甲陆龟
绿海龟 玳瑁
太平洋丽龟
濒危的龟鳖扩大种群创造条件。对国内目前一些濒危 的品种,可以利用进口的龟鳖,加以收购、饲养、繁殖, 将新繁殖的群体,释放回原栖息地,以恢复扩大该种 在野外的数量。 进一步加强管理,减少人为影响。龟鳖数量的日 趋减少,很大程度上是受人为因素影响。由于龟鳖有 较高的经济价值,造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而有关部 门又未进行严格监督和控制,加速了濒危龟鳖的数量 下降。 所以,应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 和各项保护野生动物的法规,采取有力措施制止滥
第25卷第2期 2009矩
中学生物学
Middle School Biology
V01.25 No.2 2009
文件编号:1003—7586(2009)02—0003—02
简述龟鳖类的生活习性、濒危现状及保护
刘万成孙厚成


(四川省彭州市彭州中学611930)
龟鳖类隶属于爬行纲,世界现存龟鳖类257种87属12科,主要从龟鳖类动物的生活习性以
裹1国家重点保护龟鳖类动物名录 14 d,
自然环境受到破坏 中国国土虽然辽阔,但由于人口众多,活动范围
广,致使许多龟鳖的栖息地受到破坏,有的分布区域 愈加狭窄,如四爪陆龟、金头闭壳龟、鼋等,它们仅分 布在中国的某一局部地区。在中国,想在野外看到除 乌龟、鳖之外的龟鳖,已是较难的事。 3.2濒危龟鳖的保护策略 保护野生龟鳖的种群。保护野生龟鳖的种群和个 体是保护濒危动物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濒危的龟鳖 能否生存和延续它们的种群。为使龟鳖数量下降速度 有所减慢,应严格控制出售的品种,对保护种类应严 禁捕杀与出售。 建立救护和繁殖中心。成立救护和繁殖中心,为
捕、滥杀,实行对濒危龟鳖的重点保护。
一4一
万 方数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简述龟鳖类的生活习性、濒危现状及保护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刘万成, 孙厚成, Liu Wancheng, Sun Houcheng 四川省彭州市彭州中学,611930 中学生物学 MIDDLE SCHOOL BIOLOGY 2009,25(2)
龟鳖入药,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本草纲目》中
有详细记载,后来又随着马家军夺魁后,大赞鳖的神 效,使龟鳖各种营养保健品纷纷而出,但这些厂家并 不识别龟鳖的确切种类,只要是龟鳖均收购加工。 1993年11月在江苏省六合县一生产甲鱼粉厂的冰 库中见有6—7只lO kg大小的山瑞鳖。可以想象,在 其他厂家中,又会有多少鼋、金头闭壳龟、黄缘盒龟等 混入其中呢?
1.1
中图分类号Q_49 在动物界中,龟鳖类隶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 物亚门、爬行纲,世界现存龟鳖种类仅257种,分属于 87属12科。 龟鳖类可分为2个亚目:曲颈龟亚目和侧颈龟亚 目。
肉、鱼、蠕虫等为食,亦食少量植物;东南亚海栖龟类 为杂食性,食海藻、鱼类、甲壳类动物等。半水栖龟类 为食内性,黄缘盒龟、地龟等食蚂蚁、面包虫、猪肉等, 但不食鱼肉;产于东南亚的马来龟,食性单一,几乎专 吃软体动物。 陆栖龟类食植物,如黄瓜、香焦、白菜等瓜果蔬菜 及各种草类。在龟类的食性上,要算龟科、泥龟科、水 龟科最为复杂,食肉性、植物性的种类皆有之。 龟鳖类动物的食量,因种类不同、食物来源多少 而不同。一只体重2.5 kg的缅甸陆龟,在饲养情况下 一次可吃食3-4根香蕉或3根黄瓜,而一只重5009 重的龟一次仅吃食10—30 g的肉。 龟鳖耐饥渴能力很强。健康的龟鳖可5—8月不吃 食物。近代有关龟鳖类食性资料表明:龟在没有食物 的情况下,一般仍能爬行数月或健康生活。 龟鳖还有贮水抗旱的特殊本领。著名生物学家查 理・达尔文在环球旅行中,发现查塔姆岛盛产大龟,但 这里每年仅下几天雨,十分干旱,可是龟却能长期贮 水或能找到水源。 1.3龟鳖类的休眠 龟鳖类的休眠可分为冬眠、夏眠和日眠=三种,一 般认为低温是诱导冬眠的主要因素,干旱及高温是夏 眠的主要诱因,食物短缺是日眠的主要原因。 龟鳖类是变温动物,它们不像鸟类等能维持自身 体温的恒定,它们的体温完全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 此,龟鳖的活动能力、进食也完全受温度的影响。每年 的4-9月份,当温度达16—20℃以上,龟鳖开始进食、 一3一
龟鳖类的生态类型 龟鳖类动物的生态类型可分为五类:陆栖、水栖、
半水栖、海栖、底栖。海栖的龟类长期生活于宽阔的海 域,除雌龟于繁殖季节上岸产卵外,海产龟类均不上 岸;陆栖的龟类生活于陆地,不能长时间生活于深水, 即水位不能超过自身背甲的高度。 水栖的龟类生活于江、河、湖等深水区域,当阳光 充裕时,时常上岸“晒壳”,卵产于岸上,它们既能长期 生活于深水区域,又可上岸爬行,并长时间生活于陆 地,但生活环境必需有一定湿度。 半水栖的龟类仅能生活于浅水区域,即水位不能 超过自身背甲的高度,否则龟将溺水而亡;底栖的龟 鳖类能长期生活于江、河、湖等深水区域的底部,很少 上岸活动,如鳖类、鳄龟类等。 龟的陆栖与水栖是相对的,陆龟也常到浅水水域 中饮水、洗澡,但不能下水游泳;水栖龟类也常到陆地
濒危现状 生活习性 龟鳖类
及中国龟鳖类的濒危现状、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保护濒危龟鳖类动物的策略。 关键词 文献标识码E 休息、晒壳、产卵等。 1.2龟鳖类的食性 龟鳖类动物的食性有三种类型,即食肉性、植食 性和杂食性。一般来说,水栖龟类为杂食性,如平胸龟 科、鳖科、鳄龟科,龟科中的大部分成员通常以食各种 曲颈龟亚目动物的主要特点是龟鳖收缩头部时, 颈部可呈S型缩入甲壳内,只有少数龟种例外,如乎 胸龟、海产龟类等。该亚目现存10科192种,其中龟 类9科169种,鳖类1科23种,我国的龟鳖类动物均 属此亚目。 侧颈龟亚目动物的主要特点是龟类收缩头部时, 由于颈部较长(有的超过自身背甲的长度),头颈部不 能缩入壳内,头部只能横侧于两个前肢间,颈部只能 侧向体侧的腋窝中。该亚目不含鳖类,仅有龟类,且为 比较古老的类群,目前仅残存2科65种。 1龟鳖类的生活习性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xswx200902001.aspx
万 方数据
活动,25℃以上尤其活跃。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份, 温度低于lO一15℃时,或7-9月份温度高于32—36℃ 时,龟鳖眼闭、不动、全身无力,龟鳖进入冬眠或夏眠 状态。 1.4龟鳖类的繁殖习性 所有龟鳖类动物都是卵生,将卵产在陆地上。产 卵前,龟鳖用后肢挖掘8—20 em深的洞穴,然后夹紧 尾巴,进入卵穴,一个接一个产卵。龟鳖产卵时,若受 惊动也不爬动,直到产完卵为止。不同种类的龟鳖, 产卵量不同,每次产卵少则l枚,最多达200余枚 (海产龟类),产卵的数量随着雌龟鳖年龄的增加而 增加。卵呈白色,海产龟的卵具羊皮膜似的外壳,具 有韧性,呈圆球形,每粒卵重15—20 g。其余龟鳖类的 卵具有坚硬的钙质壳,无韧性,呈长椭圆形或圆球 形,卵重4—70
I Ⅱ
鳖科
鼋 山瑞鳖
I Ⅱ
棱皮龟科
棱皮龟

注:I一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Ⅱ一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根据《世界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的划分,中国 濒危龟鳖类动物濒危等级如下: 野外绝灭,如云南闭壳龟、斑鳖、黑颈乌龟。 极危,如金头闭壳龟、鼋、四爪陆龟、潘氏闭壳龟、 周氏闭壳龟、百色闭壳龟、山瑞鳖、凹甲陆龟、地龟。 濒危,如三线闭壳龟、黄缘盒龟、黄额盒龟、缅甸
g。
陆龟、锯缘摄龟以及眼斑龟属的种类。 可见,中国龟鳖类动物受到了人类的严重威胁, 我们应提高对龟鳖类的保护意识,分析龟鳖类的濒危 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 3濒危原因及保护策略 3.1濒危原因 3.1.1人类活动的直接影响 一方面由于龟鳖特有的外形结构,引起人们的好 奇心和宠爱,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对龟鳖 不正确的看法,导致人们捕杀、出售、饲养龟鳖,而龟 鳖特殊的生活习性,人们不易掌握,致使饲养出售过 程中死亡,从而造成一些种类的数量下降。 3.1.2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3.1.3
龟鳖类动物没有守巢的习性,产卵后,龟鳖动物 仅用后肢扒沙,将卵掩盖,离开产卵地,不再关心它们 所产的卵。在自然界中,龟鳖卵的孵化完全是依赖于 太阳和沙土的温暖。龟鳖卵的孵化期与气温有着密切 的关系,一般孵化期需55—80 d,若天气暖热,孵化期 短,若天气凉爽,则孵化期相对长一些,最长达l 甚至成了过冬卵。 2中国龟鳖类濒危的现状 目前已描述过的中国化石龟鳖类共9科31属 80种,现存的龟鳖种类有6科22属40种,均属曲颈 龟亚目。1989年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 录》中,属I级和II级保护的龟鳖类有12种(表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