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情况报告近年来,南召县花卉苗木产业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领导下,及时理顺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打造“河南领先、国内先进”的花木强县这一目标,以中原经济区、生态南阳建设为契机,走绿色路、打玉兰牌,按照“城镇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农村花园化、全域绿色化”的要求,以“十大园”和“百公里玉兰长廊”为重点,积极与精准扶贫、生态文明、美丽乡村、观光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实现由种植辛夷“卖药”到培育花木“卖树”到打造集景观、休闲、文旅等一体化的生态观光苗圃“卖景”的产业“三级跳”,积极探索“规划引领+科研合作+品牌打造+产业融合”的科学发展道路。

南召县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是北树南迁、南花北移的天然驯化基地,能满足多种不同生态要求的树种生长繁育,是北方苗木交易的主要集散地之一;是中国著名花木——望春玉兰的原生地、主产区,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辛夷之乡”,国家质检总局认定的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中国林学会命名的“中国玉兰之乡”,国际木兰协会授予的玉兰产业“卓越贡献奖”。

我县连续多年被市政府授予“全市花卉苗木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南召玉兰培育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项目被授予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苗木类),南召县玉兰种质资源的调查利用与产业发展项目荣获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南召玉兰也被评为南阳知名农业品牌、南阳农业十大品牌,授予神农奖。

目前,南召县花卉苗木面积已达到40万亩,产值30亿元,其中玉兰种植面积已达32万亩,位居南阳市第一、河南省前列。

全县花木产业从业人员已达11.5万余人,花木专业合作社200余家,花木生产专业村55个,专业经纪人队伍6000多人,省级龙头企业9个,市级龙头企业10个,国家级花木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12家。

初步形成了以玉兰花木为主、适应北方种植的多种花木并存、有较大行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产业格局。

xx年,南召县聘请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专家高起点编制了《南召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xx-2020)》,在对国内外发展趋势、南召县发展现状,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玉兰为主打特色品种,采用“三区一道”的形式进行区域布局。

“三区”即示范区、核心区和辐射区,“一道”指花木景观大道;示范区规划了八个花木示范园,核心区包括云阳、皇后、小店、城郊、留山等乡镇,辐射区为其余乡镇;花木景观大道即一条横贯东西的S331、两条纵穿南北的G207(南召县城)和S231(云阳镇)。

规划经多次征求意见,于xx年4月顺利通过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农学部主任尹伟伦,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启翔,南召县县长王放,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院院长包满珠,中国花卉协会联络部副处长孔海燕,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马履一,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所长李丰军,河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杨秋生,河南省林业厅造林处副处长姚国明,河南农业大学教授赵天榜,南阳市林业局副局长齐宗俭等相关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组的评审,为南召县花木产业发展提供了宏观性、方向性、指导性的决策依据。

近几年,南召县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河南农业大学、南阳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开展了广泛科技合作,对南召玉兰进行全方位系统研究。

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与南召县共建的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库已完成选址、正在进行规划。

同时,为便于全国玉兰专家、玉兰代表城市(市花市树)、玉兰产业基地县、玉兰企业等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学习,汲取全国玉兰研究先进经验,提升南召县中国玉兰之乡、中国辛夷之乡 * 力和知名度,南召县作为发起人积极向中国林学会树木学分会建议搭建交流平台,举办中国玉兰研讨会及成立全国性的玉兰组织。

xx年4月,在南召县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南召)玉兰研讨会,此后分别于xx年3月、xx年3月,连续承办了第二届、第三届中国玉兰研讨会。

xx 年7月7日,中国林学会树木学分会决定成立玉兰学组。

2019年3月份,由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主办的玉兰种质资源保护与产业创新高端研讨会在我县成功举办。

通过交流全国玉兰学术研究成果,探讨玉兰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与会专家对南召县玉兰产业的实地考察、把脉问诊和建言献策,有力地推动了南召县玉兰产业的发展。

此外,还积极邀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靳晓白、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青林、西安植物园研究员王亚玲、中国林科院林业所研究员郑勇奇、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研究员姜景民、美国乔治亚大学终身讲席教授(资深教授)张冬林、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处长张东林、山东省林科院院长徐金光、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杨喜田、郑州市黄河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总工韩新华等国内知名专家培训以玉兰为主的花木知识。

南召县也组织专家巡回各乡镇进行花卉苗木实用技术培训,从xx年以来,累计培训4.2万人次。

通过努力,南召县林业技术人员住持或参与制订了全国林业行业标准《辛夷栽培技术规程》、《藤本月季栽培技术规程》和河南省地方标准《辛夷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玉兰育苗技术规程》以及南召县地方标准《南召玉兰育苗技术规程》等规程。

南召县林业技术人员共参与培育林木良种10多个,获得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市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奖励20多项,公开发表30多篇。

8个玉兰品种权申请已经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受理。

2019年3月份,丹霞似火、二月增春、小店佳粉、千纸飞鹤、红玉映天5个玉兰新品种通过了国家林草局新品办专家组的实审。

xx年3月份以来,南召县通过“花卉杯”竞赛、打造花木生态精品示范园、花木园区与美丽乡村、观光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等政策激励,以及举办玉兰花会等活动推介交流,共培育省级花木产业集群1家(南召锦天园林花木产业化集群),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2家(河南省南召县华龙辛夷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南召县锦天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省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家(南召华龙辛夷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南阳四季美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南召新旺玉兰生态园有限公司、河南联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阳市宝天紫金农林有限公司、南召县锦天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南阳圣荣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农业产业化市重点龙头企业12家(南召县华龙辛夷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南召县锦天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南召县锦宇园林有限公司、南阳圣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

国家级示范社1家(南召县兴达无公害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12家。

xx年11月份被中国林学会树木学分会授予中国玉兰之乡;xx 年1月,南召县被南阳市政府授予“xx年度全市苗木花卉工作先进单位”;xx年12月,南召花木网被河南电视台授予河南省优秀花木交流平台;xx年1月,南召玉兰被评选为“南阳农业十大品牌”,被南阳市品牌带动委员会、品牌节组委会授予“神农奖”;xx年2月,南召县被南阳市林业局授予“xx年度全市花卉苗木发展先进单位”;xx年3月,南召玉兰被南阳市知名品牌推进委员会授予“南阳知名农业品牌”;xx年5月,南召玉兰培育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项目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xx-xx年度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苗木类)”;xx年3月,南召县被国际木兰协会授予玉兰产业“卓越贡献奖”;2018年10月,《南召县玉兰种质资源的调查利用与产业发展》项目,被河南省林业厅授予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南召县花木产业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南召被誉为“玉兰故乡、天然氧吧”。

尤其是玉兰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链:生物制药、研发红茶、生态旅游,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同时,积极开展扶贫结对活动。

4月份,与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签订了《南召玉兰科技攻关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7月份,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顾晓君、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院长张浪等一行七人到我县考察了玉兰产业,并签订了《南召县野生玉兰保护地建设规划编制项目委托协议》、《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南召玉兰试验基地共建协议》,举行了“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南召玉兰试验基地”揭牌仪式。

承诺将南召玉兰在上海的玉兰小镇——崇明岛竖新镇试种推广,并且可以把南召玉兰作为优选树种在上海推荐,应用到上海国土造林绿化中。

实现强强联合、互相高攀、步步登高,从产业、从科技创新角度把南召玉兰打造成核心产业,在上海提供市场。

与沪结对,为南召玉兰抢占上海,进军华东市场提供坚实基础。

7月份,新郑市林业局局长郑彩霞带领退耕办、廊道建设科、廊道管护科等科室负责人到我县考察调研玉兰产业。

郑局长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 * 关于开展结对帮扶贫困县工作的要求,尽快按照两地党委、政府达成的初步意见,积极开展林业“结亲”帮扶工作,要依托郑州市绿化工程建设,全力推动南召县花木产业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将南召县作为新郑市绿化工程建设苗木的首选购买地;二是尽量根据南召县现有苗木种类、规格进行设计造林绿化工程;三是积极促进新郑市好想你、华北苗木等重点林业企业与南召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发展、推动产业扶贫。

通过对南召县以玉兰为主的花木产业发展的调查、利用、分析和总结,我们认为近几年南召县花卉苗木产业在产业规划的引领下,坚持发展玉兰、突出特色的原则,通过与中国林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等高等科研院校合作强化科研力量,不断培育新品种、研发新技术;通过建设花木精品示范园区、打造玉兰花木长廊、举办玉兰节会等一系列措施发展推介玉兰产业,打造一批以玉兰为主的品牌及龙头企业、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南召玉兰 * 力和知名度;通过花木园区与精准扶贫、生态文明、美丽乡村、观光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以及产品的深加工(玉兰精油、玉兰红茶等),不断拉长产业链条,丰富玉兰文化的内涵,提升产业的凝聚力和发展动力。

通过实践,充分体现了“规划是基础,科研是核心,品牌是关键,融合是方向”的花木产业发展思路。

因此,提炼出了走“规划引领+科研合作+品牌打造+产业融合”的科学发展道路。

南召县是望春玉兰的原生地,全国辛夷的主产区。

全县中低山区均有分布。

《河南省志》第五十八卷记载,“辛夷花应用始于元末明初。

主产于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一带,以南召所产质地最佳”。

《南召县志》记载,元明之间,广为栽植。

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南召县至今仍保留有500年以上的玉兰天然植物群落。

全县胸径在100厘米以上的望春玉兰就有1616株,其中最大一株胸径达200多厘米、树龄1000余年,被誉为“玉兰王”。

1983年,县人大将玉兰花定为南召的“县花”。

2018年,市人大将望春玉兰定为南阳的“市树”。

据调查,南召县现有苗木种类约300种。

主要品种有望春玉兰、二乔玉兰、紫玉兰、黄玉兰、白玉兰、荷花玉兰、女贞、五角枫、三角枫、红叶石楠、中华石楠、栾树、黄山栾、桂花、七叶树、香樟、木瓜、杜仲、紫薇、银杏、黄栌、树形月季等74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