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力异常推断解释的方法

重力异常推断解释的方法

5、地质体形状和物性的简化
形状的简化:
把大致规则的地质体认为是规则的地质体, 把复杂的地质体视作若干简单形体的迭加。
物性的简化:
把密度大致均匀的地质体认作密度完全均匀 的地质体。
第四章 重力异常推断解释的方法
第一节 重力异常推断解释的一般方法
第二节 解正问题的基本公式 第三节 几种规则形状地质体正反问题的解法
一、均匀球体 1、解正问题的基本公式:
D g GM 2 2 3/ 2 (X D )
该公式的求取途径? 解三度体正问题的基本公式; 利用重力异常的实质。
第三节 几种规则形状地质体正反问题的解法 一、均匀球体 1、解正问题的基本公式 2、 Δg正问题讨论 3、Δg反问题讨论
一、均匀球体 2、 Δg正问题讨论 求Δgmax 当x=0时, Δgmax =
第三节 几种规则形状地质体正反问题的解法 一、均匀球体 二、水平圆柱体 三、垂直台阶 四、垂直脉
五、无限水平板
六、一个密度分界面正反问题的解法
第三节 几种规则形状地质体正反问题的解法
五、无用
五、无限水平板 (一)、正演公式
g 2Gh
五、无限水平板
六、一个密度分界面正反问题的解法
第三节 几种规则形状地质体正反问题的解法 二、 水平圆柱体 (一)、Δg的基本公式 (二)、 Δg正问题讨论 (三)、 Δg反问题讨论
二、水平圆柱体 (一)、Δg的基本公式
二、水平圆柱体 (一)、Δg的基本公式 水平物质线代替 较长的水平圆柱体
三、垂直台阶 (二)、正问题讨论 Δg曲线的梯度将随埋 深的增大逐渐减小。
Δg曲线随D的变化
1
第三节 几种规则形状地质体正反问题的解法 三、 垂直台阶
(一)、正演公式
(二) 、正问题讨论 (三)、反问题讨论
三、垂直台阶 (三)、反问题讨论 1、台阶位置的确定
剖面图上1/2Δgmax 的横坐标; 平面图上重力梯级带
6、不断解释
二、主要内容
2、定性解释和定量解释相结合
定性解释:就是根据各种异常图件和其他已 知资料作出引起异常的一般地质 原因的判断。
二、主要内容
2、定性解释和定量解释相结合
定量解释: 在定性解释确定引起异常的基础上,
通过公式计算或模拟实验来确定引起
异常的地质体的 埋深、 质量、形状、
大小及其他产状要素。
(二)、 Δg正问题讨论
2GD g 2 X D2
求Δg的最大值
求剖面图上曲线的 对称轴
(二)、 Δg正问题讨论 Δg曲线上任一点的确定
2GD g 2 X D2
Δg曲线在剖面图和 平面图上的形状
(二)、 Δg正问题讨论
g max
GM 2G 2 , g max D D
(二)、正演公式的两个实际应用
1、求正问题方面的应用 1) 、内容
2)、图例分析
3) 、实例分析
2)、图例分析
(二)、正演公式的两个实际应用
1、求正问题方面的应用 1) 、内容
2)、图例分析
3) 、实例分析
3)、实例分析
P93
五、无限水平板
(二)、正演公式的两个实际应用 1、求正问题方面的应用 2、求反问题方面的应用
第四章 重力异常推断解释的方法 第二节 解正问题的基本公式 一、三度体、二度体、一度体的理解
二、基本公式
第二节 解正问题的基本公式 二、基本公式 三度体的基本公式:P80(1.5.3)~(1.5.8) 二度体的基本公式: P81(1.5.9)~(1.5.13)
第四章 重力异常推断解释的方法
第一节 重力异常推断解释的一般方法
(二) 、正问题讨论 (三)、反问题讨论
三、垂直台阶 (二)、正问题讨论 剖面图上Δg的形状
x 时,g max 2Gh x 时,g min 0 1 x 0时, g g max 2
三、垂直台阶 (二)、正问题讨论 平面图上Δg的形状 一系列与台阶走向 平行的直线,在台 阶正上方附近等值 线最密集(重力梯 级带)
二、主要内容
2、定性解释和定量解释相结合 定性解释和定量解释是必不可分的 。
二、主要内容
1、从已知到未知
2、定性解释和定量解释相结合 3、正问题和反问题相结合 4、综合地质解释 5、地质体形状和物性的简化
6、不断解释
二、主要内容
3、正问题和反问题相结合 正问题: 由已知地质体来计算和分析它所引起 的异常的分布和变化特点的过程。
第四章 重力异常推断解释的方法
第一节 重力异常推断解释的一般方法
第二节 解正问题的基本公式 第三节 几种规则形状地质体正反问题的解法
第一节 重力异常推断解释的一般方法
一、准备工作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 重力异常推断解释的一般方法
一、准备工作 1、充分收集和研究测区及邻区的所有地质 及地球物理工作及其成果。 2、充分收集和研究测区及邻区的各种岩石 的密度资料及其变化规律。
6、不断解释
二、主要内容
4、综合地质解释 在定性和定量解释的基础上,综合地质和
其它资料,对异常源建立的完整的地质---物理
模型进行详细的地质推断。
二、主要内容
1、从已知到未知
2、定性解释和定量解释相结合 3、正问题和反问题相结合 4、综合地质解释 5、地质体形状和物性的简化
6、不断解释
二、主要内容
第二节 解正问题的基本公式 第三节 几种规则形状地质体正反问题的解法
第三节 几种规则形状地质体正反问题的解法 一、均匀球体 二、水平圆柱体 三、垂直台阶 四、垂直脉 五、无限水平板
定性分析 自学 实际应用 详讲
六、一个密度分界面正反问题的解法
第三节 几种规则形状地质体正反问题的解法 一、均匀球体 1、解正问题的基本公式 2、 Δg正问题讨论 3、Δg反问题讨论
一、均匀球体 1、 Δg正问题讨论
g max GM
D
2
x1/ n D
3
n 1
2

当M不变,D增大 A倍, Δgmax 减少1/A2倍, X1/n增大A倍。即 Δg 曲线变得越来越平缓。
一、均匀球体 1、 Δg正问题讨论
Δg球在剖面图和平面图上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几种规则形状地质体正反问题的解法 一、均匀球体 1、解正问题的基本公式 2、 Δg正问题讨论 3、Δg反问题讨论
第一节 重力异常推断解释的一般方法
一、准备工作 3、进行必要的实地调查和补充测量工作。
4、绘制必要的辅助性图件。
第一节 重力异常推断解释的一般方法
一、准备工作 二、主要内容
二、主要内容
1、从已知到未知
2、定性解释和定量解释相结合 3、正问题和反问题相结合 4、综合地质解释 5、地质体形状和物性的简化
2、Δg反问题讨论 求解反问题是以相应的正问题为基础的
求球体球心在地面的投影位置
求球心埋深 求剩余质量M和球体实际质量M` 求剩余密度б或球体半径R 求球体顶面埋深h
2、Δg反问题讨论 求解反问题是以相应的正问题为基础的
求球体球心在地面的投影位置
根据Δg球在平面图和剖面图上的特点确定
第三节 几种规则形状地质体正反问题的解法
五、无限水平板
(一)、正演公式
(二)、正演公式的两个实际应用
五、无限水平板
(二)、正演公式的两个实际应用
1、求正问题方面的应用 2、求反问题方面的应用
(二)、正演公式的两个实际应用 1、求正问题方面的应用
1) 、内容
2)、图例分析
3) 、实例分析
(二)、正演公式的两个实际应用 1、求正问题方面的应用 1) 、 内容 利用无限水平板重力异常公式能计算已知 闭合度的构造或其它已知顶底高差的任意 地质体可能产生的重力异常的最大值。
二、主要内容
3、正问题和反问题相结合 反问题: 根据异常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来研究 确定地质体的埋深、形态、大小及产状 的问题。
二、主要内容
3、正问题和反问题相结合 解反问题是以解正问题为基础的; 解反问题是重力资料解释的目的。
二、主要内容
1、从已知到未知
2、定性解释和定量解释相结合 3、正问题和反问题相结合 4、综合地质解释 5、地质体形状和物性的简化
'
2、均匀球体Δg反问题讨论 求解反问题是以相应的正问题为基础的 求剩余密度б或球体半径R
4 3 M R 3
3 M 当已知时,R 3 4 3M 当R已知时, 3 4R
2、均匀球体Δg反问题讨论 求解反问题是以相应的正问题为基础的 求球体顶面埋深h h=D-R
第三节 几种规则形状地质体正反问题的解法 一、均匀球体 二、水平圆柱体 三、垂直台阶 四、垂直脉
第四章 重力异常推断解释的方法 第二节 解正问题的基本公式 一、三度体、二度体、一度体的理解
二、基本公式
第二节 解正问题的基本公式
一、三度体、二度体、一度体的理解
地质体沿X、Y、Z三个方向都是有限大小的 → 三度体 地质体沿任意两个方向有限,另一个方向无限的 → 二度体
地质体沿任意一个方向有限,另两个方向无限的 → 一度体
曲线上任一点的确定:
x1/ n D
3
n 1
2
一、均匀球体 1、 Δg正问题讨论
D GM 2 2 3/ 2 (X D )
当D不变,剩余质量不变,则 Δg曲线不变;
一、均匀球体 1、 Δg正问题讨论
D GM 2 2 3/ 2 (X D )

当D不变,剩余质量(M)增大A倍, Δg也增大A倍;
三、垂直台阶 (三)、反问题讨论 2、当已知剩余密度 时,求Δh(垂直 台阶的厚度)
g max h 2G
三、垂直台阶 (三)、反问题讨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