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工程概况及工作范围………………………………2~42. 编制依据 (5)3. 施工应具备的条件………………………………5~64. 主要施工措施.................................6~14 4. 1 楼地面工程....................................6~8 4. 2 装饰工程.................................8~11 4. 3 门窗工程.................................11~12 4. 4 屋面工程.................................12~13 4. 5 防腐工程.................................13~14 4. 6 卫生洁具安装 (14)4. 7 冬季施工措施 (14)5. 主要质量要求..............................15~17 5. 1 工程质量目标 (15)5. 2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5~16 5. 3 工程质量标准 (16)5. 3 质量记录……………………………16~175. 5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图 (17)6.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要求.................................17~20 6. 1 安全目标 (18)6. 2 安全施工措施.................................18~19 6. 3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9~20 6. 4 环境保护措施 (20)6. 5安全保证体系组织机构图 (20)7.施工进度 (21)8. 成品及半成品保护要求 (21)9. 附件 (21)1.工程概况和工程范围集中控制楼装修工程主要包括楼、地面工程、门窗工程、装饰工程、屋面工程。
窗为玻璃钢窗,门为钢质防火门、木质防火门、复合钢板门、木门等。
外装修为滚涂涂料墙面,内墙装修为抹灰刷水性耐擦洗涂料,部分房间刷防腐涂料。
屋面为彩色三元乙丙防水层。
内装修做法详见下表:主要工程量2.编制依据《集中控制楼建筑图》F038S-T020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SDJ69-87《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土建工程篇《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0-200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923.施工应具备的条件3.1集中控制楼主体混凝土工程及砌筑工程施工完成并经甲方、监理验收合格,可以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2施工区域的临时道路和临时水电等满足施工使用要求。
3.3施工人员满足施工需要,并已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特殊工种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3.4水泥、砂、石、地板砖等各种原材料均已到场,同时经检查合格。
3.5施工机械设备,架木工具准备充足,满足工程进度要求。
3.7主要测量机具:3.8 劳动力配置4.主要施工措施室外装修工艺流程:外墙抹灰—外墙涂料—散水坡道;室内装修工艺流程:内墙(顶棚)抹灰—门窗安装—内墙(顶棚)涂料—楼地面施工—吊顶。
4.1楼地面工程4.1.1花岗岩地面4.1.1.1施工顺序:基层清理—素水泥浆一道—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撒素水泥浆—20厚花岗岩板4.1.1.2选用A级花岗岩板,要求棱角方正、颜色一致,不得有裂纹、砂眼等隐伤。
施工前应对花岗岩板进行筛选并应浸湿、晾干,进行排砖,拉十子线控制地面的平整度。
4.1.1.3铺贴花岗岩板要求标高准确,铺砌板材是要四角同时下落,用橡皮锤敲击平实,注意随时找平找直,要求四角平整,纵横缝隙对齐。
板材间与结合层以及墙角和靠墙、柱处应紧密砌合,不得有空隙。
板材间应接缝严密,缝隙宽度不大于1㎜。
24小时后清理板缝灰土,用与板材颜色相同的矿物颜料和水泥调成稀水泥浆灌缝,灌浆2小时后用棉丝沾原稀水泥浆擦缝,与板面擦平,同时将板面擦干净。
4.1.1.4 铺砌完成后应进行撒水养护,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严禁上人。
待达到强度后进行打蜡,以达到光滑洁亮。
4.1.2铺地砖地面4.1.2.1施工顺序:基层清理—界面剂一道甩毛—10厚1:2水泥砂浆粘结层—5-10厚地板砖4.1.2.2地板砖选用亚光防滑通体地砖。
铺砌前进行选砖,施工用砖规格尺寸方正、统一,外观质量合格,表面色泽一致。
4.1.2.3基层表面处理:将地面基层清扫干净,浇水湿润,使达到表面平整、粗糙、洁净和湿润,且无积水现象。
4.1.2.4规方、放线:先将房间规方,如小房间可以一面墙做基线,用弯尺规方;如房间较大或有柱网时,找出中心十字线,并据以排砖弹线。
同时根据+500mm水平基准线和地面标高及砖厚,在墙四周弹出水平线,以便贴饼拉出平面线。
4.1.2.5铺贴:按贴饼拉出平面线涂界面剂,用1:3水泥砂浆打底找平。
砂浆稠度应控制在35mm以内;采用水泥砂浆铺设时结合层厚度应为10~15mm。
铺砌时,一般根据排砖尺寸的弹线从中心线开始向两边或门边向里拉线铺砖,如有镶边的则应先铺砌镶边部分。
灰缝要求均匀,横线宽度可用米厘条控制,铺一皮放一根;竖线按线走齐。
留缝取出米厘条后,用1:1水泥砂浆勾缝。
随铺随即将面层上溢出的砂浆清理干净。
板块间隙应按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均应为2mm。
4.1.2.6灌浆擦缝:在砖铺贴1~2d后,要清除板缝灰土,按砖色配制成相应的水泥浆进行擦缝或勾缝压缝,然后将砖面擦试干净,在湿润条件下养护,并禁止上人,直至达到一定强度。
4.1.3水泥砂浆地面4.1.3.1施工顺序:清理基层—素水泥浆一道(掺建筑胶)—20-30厚1:2.5水泥砂浆赶光压实。
4.1.3.2基层清理后应撒水湿润,水泥砂浆层应按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要求设置分格缝。
在较薄处(小于10 mm)应设置钢丝网片。
4.1.3.3摊铺水泥砂浆后,即进行振实。
在水泥初凝前完成抹平、终凝前完成压光。
要求抹压三遍,先用木抹子扳实、刮平,等表面收水后随即铁抹子第一遍压光,待水泥砂浆开始凝结铁抹子第二遍压光,当水泥砂浆凝结压第三遍要求压实、压平、压光。
4.1.3.4面层压光24小时后开始养护,用塑料纸进行覆盖并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4.2装饰工程4.2.1一般抹灰工程4.2.1.1施工顺序:内墙抹灰为清理基层—砼表面及砼加气块表面水泥浆(掺建筑胶)一道甩毛—1:1:8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1:2.5水泥砂浆面层;外墙抹灰为清理基层—水泥浆(掺建筑胶)一道甩毛—1:3水泥砂浆抹平,表面扫毛—1:1:0.2水泥、砂、建筑胶滚涂拉毛。
4.2.1.2基层处理主要内容有:预埋件、预留洞口留设位置、数量是否齐全,凹凸不平处应修补平整,修补棱角,砖墙表面除去尘土、油污、余浆,在电线埋槽、构造柱、过梁等部位设置钢丝网片,每边压100宽,内外墙均设。
应浇水湿润砖墙表面。
4.2.1.3砼柱、梁及加气砼砌块墙面一层掺加10%的108胶水泥浆甩毛,以提高基层的附着力和防止吸收抹层的水分,避免造成干裂。
4.2.1.4抹灰前应标筋,利用冲筋来控制抹灰层厚度。
4.2.1.5底层抹灰用杠尺刮平,应分层作业,一遍刮平,最后一遍压实,底层抹灰厚度为12mm左右,面层抹灰厚度在8mm左右。
4.2.1.6室内窗口、门口、墙面和柱的阳角处均应做护角,采用1:2水泥砂浆,在阳角两侧不少于50mm宽,高度不小2m。
护角必须顺直、光滑,与大面抹灰接茬平整。
4.2.1.7底层砂浆达到六、七成干后即可抹面层。
罩面时用铁抹子压光一次,但须在终凝前压光,达到光滑、洁净、接茬平整。
预留孔、洞槽位置要正确方正、整齐、光滑。
管道后面抹灰应平顺。
4.2.1.8阴阳角找方:应对墙面四角规方,找平,立线吊垂。
阴阳角用方尺规方。
使阴阳角处方正、清晰美观。
待抹灰干后进行涂料工程。
4.2.1.9外墙面抹灰:抹灰前必须先修补脚手架眼堵严,墙面清理干净。
然后用细铁丝从女儿墙顶沿建筑物两端分别向下做垂直线,把抹灰厚度控制到最薄。
再根据已做好的垂直线向中间各部位做灰饼,保证建筑物一侧抹灰表面控制在同一垂直面上。
用掺有108胶的素水泥浆拉毛,该道工序应提前3—4天施工待拉毛水泥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开始用1:3水泥砂浆打底抹平,表面扫毛,再用1:1:0.2水泥、砂、建筑胶滚涂拉毛。
4.2.2涂料工程4.2.2.1内外墙涂料为水性耐擦洗涂料,防腐涂料为过氯乙烯。
涂料工程应在抹灰、吊顶、地面及电气工程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进行。
4.2.2.2涂料刷涂前应对基层进行处理,满刮腻子两遍、砂纸磨光。
一般要求两遍涂料。
涂料采用滚涂法:将蘸取漆液的毛辊先按W方式运动将涂料大致涂在基层上,然后用不蘸取漆液的毛辊紧贴基层上下、左右来回滚动,使漆液在基层上均匀展开,最后用蘸取漆液的毛辊按一定方向满滚一遍,阴角及上下口采用排笔刷涂找齐。
4.2.3吊顶工程4.2.3.1工艺流程:弹顶棚标高水平线—划龙骨分档线—安装主龙骨吊杆—安装主龙骨—安装次龙骨—安装罩面板4.2.3.2弹顶棚标高水平线:根据楼层标高水平线,用尺竖向量至顶棚设计标高,沿墙、柱四周弹顶棚标高水平线。
划龙骨分档线:按设计要求的主、次龙骨间距布置,在已弹好的顶棚标高水平线上划龙骨分档线。
4.2.3.3安装主龙骨吊杆:弹好顶棚标高水平线及龙骨分档位置线后,确定吊杆下端头的标高,按主龙骨位置及吊挂间距,将吊杆无螺栓丝扣的一端与楼板预埋钢筋连接固定。
未预埋钢筋时可用膨胀螺栓。
4.2.3.4安装主龙骨:1)配装吊杆螺母。
2)在主龙骨上安装吊挂件。
3)安装主龙骨:将组装好吊挂件的主龙骨,按分档线位置使吊挂件穿入相应的吊杆螺栓,拧好螺母。
4)主龙骨相接处装好连接件,拉线调整标高、起拱和平直。
5)安装洞口附加主龙骨,按图集相应节点构造,设置连接卡固件。
6)钉固边龙骨,采用射钉固定。
设计无要求时,射钉间距为1000mm。
4.2.3.5安装次龙骨:1)按已弹好的次龙骨分档线,卡放次龙骨吊挂件。
2)吊挂次龙骨:按设计规定的次龙骨间距,将次龙骨通过吊挂件吊挂在大龙骨上,设计无要求时,一般间距为500mm~600mm。
3)当次龙骨长度需多根延续接长时,用次龙骨连接件,在吊挂次龙骨的同时相接,调直固定。
4)当采用T型龙骨组成轻钢骨架时,次龙骨的卡档龙骨应在安装罩面板时,每装一块罩面板先后各装一根卡档次龙骨。
4.2.3.6安装罩面板:在安装罩面板前必须对顶棚内的各种管线进行检查验收,并经打压试验合格后,才允许安装罩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