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顺序.ppt
• 就全文而言,先逐段概括要点再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 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 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
• 例如 • 《苏州园林》一文的主体部分(第二至第九自然段):第二段总体概
括苏州园林的特征“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 图画”,第三段写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第四段写它讲究假 山池沼的配合,第五段写它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第六段写它讲究近 景远景的层次。那么第三至六段可以归并为一个大的层次,对苏州园 林的特点从四个主要方面具体说明。而第七至第九段分别从每个角落 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和房屋的色彩美等方面作补充。这一大的层 次从次要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这样分析,清晰地显示出文章 采用了先总后分的结构,并按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说明了苏州园林的 共同特点。
逻辑顺序
•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 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 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 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 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 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 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有优良传统, 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 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 了有利条件。
知识回顾
常见的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介绍事物发展变化过程,或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为次序,或以 事物从早到晚、从古至今的时间为序,或以某事物制作的步骤、 演变的过程为顺序。 空间顺序: 就是按照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自左而 右,或由前到后,或从外到里,或由某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开 去呈辐射式对事物作介绍。 逻辑顺序: 是指按照事物内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来进行 说明的一种顺序。常用的逻辑顺序包括以下六种:从现象到本 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 具体(或从一般到个别),从主要到次要。
以空间顺序说明的语段常会出现 “东”“西”“南”“北”“里”“外”“ 左”“右”等方位词。
以逻辑顺序说明的语段常会出现“首 先”“其次”“再次”等表示由主到次的逻 辑顺序的词。
三、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
• 就一个语段而言,先将段落分成几个层次,然后概括每层的主要内容, 最后把层意衔接起来就很容易弄清说明顺序了。
• 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 →高;上→下;内→外;东西南北中; 四周→中央……
• 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尤其介绍建筑物的结构。
如何判断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⑶逻辑顺序:依据事物之间或某一事物各部分
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说明。
☆逻辑顺序
主要→次要 现象→本质 浅→深(简单→复杂;低级→高级 ) 概括→具体 一般→个别 特点→用途 原因→结果(结果→原因)
注意:
• 针对不同的说明对象,我们应用不同的说 明,但实际上这几种说明顺序也不是截然 分开的,而常常是综合运用,只是以哪种 说明顺序为主罢了。
时间顺序
例1:《中国石拱桥》 • 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
种形式的公路桥和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1961年,云南省 建成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 米。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 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近 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 达150米。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 越性。
•
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
• ③龙卷风的风力极大.在龙卷风中心附近,水平风速每秒可达100米以上, 极端情况下可达300米.十二级台风的风速相当于每秒30米,要和龙卷 风相比,自然就大为逊色了.如此罕见的巨大的风,造成的破坏是非常惊 人的.当它触及地面时,可以把人畜开玩笑似地卷到天空再扔下来,它可 以“倒拔垂柳”,摧毁建筑物,甚至可以把坚固的高楼大厦拦腰斩 断.1956年9月24日,上海曾出现过一次龙卷风,它竟然把一个三四层楼 高的100吨的储油罐举到15米的高空,然后把它甩到100米远的地 方.1925年,美国曾出现过一次强大的龙卷风,造成2000多人的死亡.为 什么龙卷风的风力这么大?主要是龙卷风内的空气大量逸散,使龙卷风 中心的空气十分稀薄,气压很低,与外围空气的气压差特别大.(A)台风中 心的空气与它外围的空气平均每100公里气压差为20毫巴(压强单位), 而龙卷风中心与它的外围空气只相差20米,气压差就达20毫巴.(B)难怪 龙卷风的风力要比台风大好多倍.
方法指导
一、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 一般对实体性的事物,包括建筑物、
名胜等的结构或布局的介绍,多以空间为 序;一般事理性的说明文常会运用逻辑顺 序;像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工艺流程,事 物的历史沿革等,一般都以时间顺序说明。
二、注意标志性的词语
以时间顺序说明的语段,在文中一般会 出现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词语。
说明文顺序
•说明顺序
• 时间顺序 • 空间顺序 • 逻辑顺序
如何判断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 说明。
• 古—今。(朝代、季节、时间……) • “过后”,“不久”……
பைடு நூலகம்何判断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 (2)空间顺序:按事物空间结构的 顺序来说明。
•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例2:《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 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到了近代,随着造纸工业的发展和印刷技术 的提高,印书花样翻新,如油印、石印、铅印、胶板彩印、影印,以 及静电复印等,于是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书。
空间顺序
例1:《故宫博物馆》
•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 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 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 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 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 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 龙、降龙,多姿多态,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 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