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硫酸铵溶液饱和度

硫酸铵溶液饱和度


3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51班
第一节 沉淀的基本原理
沉淀法也称溶解度法。
其纯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是:

根据各种物质结构的 差异 (如蛋白分子表面的疏水基 团和亲水基团之间比例的差异)来改变溶液的某些性 质(如pH、极性、离子强度、金属离子等),就能致 使抽提液中有效成分溶解度的变化。
则可通过选择适当的抽提溶剂使欲分离的有效成分最 大溶解,而杂质最小溶解;或者相反。从而达到分离 的目的。

有机溶剂沉淀法


等电点沉淀法
其它沉淀剂沉淀法:聚乙二醇(PEG),十六烷基三 甲基溴化铵(CTAB),LiCl,精胺,钙盐。
23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2012-8-31
第三节 核酸沉淀法
有机溶剂沉淀法

乙醇

优点:对盐类沉淀少,沉淀中所含迹量乙醇易挥发 除去,不影响以后实验。
பைடு நூலகம்

缺点:需要量大,一般要求低温操作。
V :表示需要加入的硫酸铵溶液体积(ml) V0 :表示原来溶剂的体积(ml)
S1与S2同上
2012-8-31
S3 :表示需要加入的硫酸溶液的饱和度
11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硫酸铵分级沉淀示例:
各溶解度区段的沉淀效果(尿素酶):
名称 硫酸铵饱和度/ %(25℃) 沉淀物酶活力单位/ U 0~25 0 25~35 112 沉淀效果 35~45 6850 45~55 3020 55~65 27
钙盐沉淀法:

在核酸提取液中加入一定体积比(一般为1/10)的10%氯化 钙溶液,使DNA和 RNA均成为钙盐形式,再加进1/5体积 的乙醇,DNA钙盐即形成沉淀析出。
26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2012-8-31

异丙醇

优点:需体积小,速度快,适于浓度低、体积大的 DNA样品沉淀。一般不需低温长时间放臵。 缺点:易使盐类、蔗糖与DNA共沉淀.异丙醇难以

挥发除去。所以,最后用70%乙醇漂洗数次。
2012-8-31 24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第三节 核酸沉淀法
等电点沉淀法:

脱氧核糖核蛋白的等电点为pH4.2;核糖核蛋白的等电点 力pH2.0-2.5;tRNA的等电点为pH5。所以将核酸提取液 调节到一定的pH,就可使不同的核酸或核蛋白分别沉淀 而分离。

盐析的缺点:样品继续纯化时须脱盐。

硫酸铵的缺点是铵离子干扰双缩脲反应,为蛋白 质的定性分析造成一定困难。
9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2012-8-31
第二节 蛋白沉淀法
1. 盐析法
硫酸铵盐析

固体法。在大体积粗制品溶液中逐步加入固体硫酸铵 ,当达到一定饱和度时,蛋白质便可沉淀下来。 饱和溶液法。较固体法温和,但不适用于大体积样品 ,会导致样品体积大量增加。
2012-8-31
12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调整硫酸溶液饱和度计算表
2012-8-31
13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 蛋白沉淀法
1. 盐析法
盐析的影响因子:
① 蛋白质浓度对盐析的影响:蛋白质浓度过大,盐析时
发生共沉现象,分离效果不好;蛋白质浓度太稀,耗
盐量过大,蛋白质回收率也低。一般控制样品液蛋白 浓度在0.2%-2%为宜。
2012-8-31
18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 蛋白沉淀法
3. 蛋白质沉淀法
针对某一类或某一种蛋白的沉淀法,常见沉淀剂有:

碱性蛋白质:多价阳离子的碱性蛋白质,如鱼精蛋白 ,除能有效沉淀核酸外,还能沉淀某些蛋白质。

凝集素:凝集素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对糖蛋白中糖 链末端序列具有明显、特异的凝聚力。该法反应条件 温和,特异性高。 重金属:重金属盐(如铅盐、汞盐)作为蛋白质沉淀 剂,也能将蛋白质或酶沉淀。但应控制条件,并尽快 透析除去重金属,防止变性。
5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2012-8-31
第二节 蛋白沉淀法
1. 盐析法
原理:

根基蛋白质在稀盐溶液中溶解度会随着盐浓度的增高 而上升(盐溶)

但当盐浓度增高到一定数值时,其溶解度又逐渐下降 ,直至蛋白质析出(盐析)。
盐析的发生在于盐浓度增高到一定数值时,使水活度 降低,进而导致蛋白质分子表面电荷逐渐被中和,水 化膜逐渐被破坏,最终引起蛋白质分子之间相互聚集 并从溶液中析出。
2012-8-31
4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第一节 沉淀的基本原理
蛋白沉淀法:


盐析法
有机溶剂沉淀法 蛋白质沉淀法

聚乙二醇沉淀法 选择性沉淀法 结晶沉淀法
核酸沉淀:

有机溶剂沉淀法 等电点沉淀法 其它沉淀剂沉淀法:聚乙二醇(PEG),十六烷 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LiCl,精胺,钙盐。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2012-8-31
16
2012-8-31
17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 蛋白沉淀法
2. 有机溶剂沉淀法
常用溶剂:甲醇、乙醇、丙酮。
优点:有机溶剂沉淀法分辨能力比盐析法高,沉淀不用脱 盐,过滤比较容易。 缺点:对某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容易引起变性失活 ,操作常在低温下进行;分离效果差,共沉作用大;离子 强度及离子种类对其也有影响。
2012-8-31 21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6. 结晶沉淀法
影响结晶的因素:

纯度。各种物质在溶液中均需达到一定的纯度才能析出结晶, 这样就可使结晶和母液分开,以达到进一步分离纯化的目的。 浓度。结晶液一定要有合适的浓度,结晶的大小、均匀度和结 晶的饱和度有很大关系。


pH。pH的变化,可以改变溶质分子的带电性质,是影响溶质 分子溶解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结晶液所选用的pH 与沉淀 大致相同。 温度。冷却的速度及冷却的温度直接影响结晶效果。

2012-8-31
19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 蛋白沉淀法
4. 聚乙二醇沉淀法
聚乙二醇(PEG)和右旋糖酐硫酸钠等水溶性非离子型聚 合物可是蛋白质发生沉淀作用。该法条件温和,不易使蛋 白变性,且沉淀完全,应用范围广。
5. 选择性沉淀法
根据各种蛋白质在不同理化因子(如温度、酸碱度和有机 溶剂等)作用下稳定性不同的特点,用选择性沉淀法,使 杂蛋白变性,而欲分离的有效成分则存在于溶液中(或者 发生可逆性沉淀),从而达到分离有效成分的目的。
② 离子强度和离子类型对盐析的影响:离子强度越大,
蛋白质的溶解度越低,越容易产生盐析现象;离子半 径小而价数高的离子在盐析方面影响较强,离子半径 大而价数低的离子对盐析影响弱。
2012-8-31 14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盐析的影响因子:
③ PH对盐析的影响:蛋白质所带净电荷越多,溶解度
越大;在净电荷为零时,溶解度最低。一般将PH值 调到蛋白质等电点附近,这样有利于盐析。
硫酸铵盐析
固体法
g = 533(S2-S1)/(100-0.3S2)
g = 541(S2-S1)/(100-0.3S2)
S1:表示需要达到的百分饱和度
(20 ℃)
(20 ℃)
S2:表示原溶液中的百分饱和度
g:1升溶液中需加入固体硫酸铵的克数
饱和溶液法
V = V0(S2-S1)/ (S3-S1)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2012-8-31
6
2012-8-31
7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2012-8-31
8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 蛋白沉淀法
1. 盐析法
盐的选择

一般蛋白沉淀时选用硫酸铵,原因:

溶解度大,对温度不敏感 分级效果好 有稳定蛋白质结构的作用 价格低廉,废液可以肥田
15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节 蛋白沉淀法
2. 有机溶剂沉淀法
原理:

有机溶剂对许多溶于水的小分子生化物质以及核酸、 多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都能发生沉淀作用。 有机溶剂的沉淀作用主要是降低溶液的介电常数从而 增强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溶解度降低。 对于具有表面水层的生物大分子来说,有机溶剂可破 坏溶质分子表面的水膜,使这些大分子脱水而相互聚 集析出。不同溶质要求不同浓度的有机溶剂,因此可 用有机溶剂进行分步沉淀。
时间。结晶的形成和生长需要一定时间,不同化合物结晶时间 长短不同。 晶种。不易结晶的生化物质常需加晶种。有时用玻璃棒摩擦容 器壁也能促进晶体析出。
22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2012-8-31
第三节 核酸沉淀法
核酸分离纯化应维持在0-4℃的低温度条件下,以防 止核酸的变性和降解。为防止核酸酶引起的水解作 用,可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乙二胺四乙酸 (EDTA)、8-羟基喹啉、柠檬酸钠等以抑制核酸酶的 活性。 常用的沉淀分离法有:
聚乙二醇(PEG)

优点:可用不同浓度的PEG选择沉淀不同相对分子质量 的DNA片段。应用6000相对分子质量的PEG进行DNA沉 淀时,使用浓度与DNA片段的大小成反比。 注意:PEG沉淀一般需加0.5mol/L的NaCl或10 mmol/L的 MgCl2。要接着加乙醇沉淀核酸或用氯仿抽提除去DNA 沉淀中PEG。
生物化学技术原理及应用
南京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章 沉淀法
沉淀法是纯化生物大分子常用的一种经典方法。该 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一般包括盐析沉淀、有机 溶剂沉淀和选择性沉淀等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