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烟标设计的图形与工艺探析

烟标设计的图形与工艺探析

烟标设计的图形与工艺探析
作者:王永辉
来源:《视界观·上半月》2019年第06期
摘要:首先对烟标设计中的图形表现方式进行具体分析,随后以几个方面为出发点对烟标设计中应用的工艺进行探究。

对今后烟标设计的发展提供可行性较高的建议,突出了艺术和现实的双重融合,实现了物质和精神的高度统一,使其充分展现我国的烟草文化。

关键词:烟标设计;烟标图形;工艺探究
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作为烟草文化的主要代表,烟标不仅可以强化社会大众对品牌的认知,而且还可以宣传烟草文化。

在各国文化交流逐渐频繁的今天,烟标的设计图形和工艺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文化底蕴丰富,才会设计出代表性较强的烟标设计作品。

一、烟标中的图形设计方式
烟标,顾名思义,就是烟草的商标,在早期文献《烟标鉴赏》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烟草标志不仅是一种外包装,也是文化进步后的产物,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烟标图形的设计方式具有抽象和具体两种,抽象的烟标设计图案以动物為主,如咸宁卷烟厂的小银狐烟,以狐狸活灵活现的形象获得了社会大众的青睐;再如南洋烟草股份公司的白金龙烟和黄金龙烟,龙是我国古代天子的象征,国民认同感较强。

具体的烟标设计图案以现实为主,如安徽卷烟厂的黄山烟、贵阳卷烟厂的黄果树烟、红河烟草的云烟等等应用了祖国大好河山的设计元素;再如以我国国宝为设计图标的小熊猫烟、咸宁卷烟厂的小银狐烟等等。

另外,许多的设计人员也将我国文化的元素作为烟标的图案,如四平卷烟厂的兵马俑烟、上海卷烟厂的敦煌烟等等。

黄鹤楼烟的商标设计就是非常成功的案例,运用黄鹤楼将荆楚时期的文化以抽象的形式展现出来,以点线面的抽象形象来寄托设计人员的情感。

另外,一些设计人员也重视多元化艺术的融合应用,如版画形式设计的三炮台烟、优化形式设计的老刀烟等等。

[1]
以女性为代表的烟标设计是1930年代上海卷烟厂比较流行的图案,其原因在于上海的外来人口较多,性别构成比例严重失衡,因此用女性的形象来博得男性的青睐。

这些女性穿着比较时髦,动作各式各样,包括骑车、穿婚纱、拿东西等等;表情变化比较明显;服装穿着比较新潮。

在烟标设计中加入女性设计元素,能够利用受众群体的客观效果,将内心深处的想法展现出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同时女性形象的具体变化也将社会对欣赏女性美的标准衬托出来,代表着社会的开放程度。

二、设计烟标的具体工艺
1.烟标设计中的色彩搭配工艺。

一般情况下,若消费者被商品吸引的时间达到5秒以上,且在之后没有对其他商品产生好感,就会转而选择其他的替代商品,烟卷产品的选择亦是如此。

所以,在进行烟标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要以全面的角度对受众群体的消费行为和购买习惯进行综合的分析,将其内心真实的想法进行捕捉。

若应用色彩对比明显且生动的颜色对烟标进行设计,就会获得消费者较多的视觉关注度。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烟标设计运用的色彩没有特色、搭配比较混乱,就不能够维护烟标设计后的整体性,无法达到想要获得的效果。

例如:紫色和绿色的融合应用、红色和蓝色的融合应用、黄色和紫色的融合应用等等。

人类视觉神经在接触这些颜色时,往往在色彩的削弱原理下产生视觉疲劳的感觉,降低烟卷公司的品牌形象。

可以在这些削弱性较强的颜色搭配中加入白色或金色对线条进行勾勒,突出图案的整体性。

例如:新郑卷烟厂的香烟烟标金芒果,就是加入了金色元素对整体进行优化,这样既可以突出自身的品牌特点,也可以增强人们的视觉感受。

人类的视觉神经对色彩感知非常明显,这是由于眼球的组成结构比较特殊,有一个小窝在视网膜的中心,帮助我们在白天黑夜看清比较小的物体,积极的应对外部环境的视觉冲击。

研究表明:人们在白天对黄色的物体识别比较敏感,因此一些设计人员将黄色作为设计的主体颜色,如喜梅烟等,加大色彩对人类的视觉影响。

而红色比较热情和醒目,消费者容易感受到品牌的整体氛围,被接受性较强,如软硬包中华烟,该品牌上市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这种香烟是民族品牌的主要代表,红色象征着热情和庆祝。

由此可见,简单富有生机才是最成功的烟标设计。

[3]
2.烟标设计中的外包装选材工艺。

通过对烟草市场上的外包装进行统计,我们可以发现外包装的材质可以分成铁盒包装、软包装、硬包装、塑料包装等等。

其中属于纸包装的是软包装和硬包装,由于生产设备的局限性,因此硬包装的香烟数量要多过软包装的数量。

再加上烟卷的工业化生产限制,烟卷的规格和设计形式不会轻易变更。

此外外包装生产设备的限制无形中降低了款式的创新能力,烟卷和外包装想要更新难上加难。

从外包装纸张选材的角度来看,选择种类较多,特色性较强,从根本上强化了烟标设计工艺的质感,如金色卡纸、银色卡纸、镭射卡纸等等,这些卡纸的应用丰富了原有的白色卡纸,营造了良好的视觉欣赏环境。

同时在印刷工艺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人们对烫金工艺、折光工艺、压纹工艺等好感度不断增加,许多烟草生产厂家都在应用这些工艺来更换自己的外包装,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局面。

虽然这种发展现状能够促进烟草事业的发展,但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较多的负面影响,如香烟的价格较高、包装夸张等等。

同时某些材料的大幅度应用也不符合环保理念的出发点。

[3]
实质上,烟标设计包装的华丽程度并不是吸引受众群体购买的重点,而外包装的名称设计样式和图形配合才能够将烟草公司的设计理念衬托出来。

例如:中华烟的“中华”字号适中,放置位置明显,能够第一时间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同时这两个字采用了我国国粹书法,代表了我国文化的传统美德。

三、结论
综上所述,各个品牌烟标中的名称已经超越了一般名称的作用,既能够从根本上优化我国的烟标设计能力,还可以将时代的发展趋势映射出来,是我国烟草事业发展的代名词。

因此,设计人员必须要将烟草标志作为领域文化的主要传播对象,并对其进行无线延伸,为我国烟草标志设计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江锐,烟标设计的图形与工艺探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2 (07):62-63.
[2]马珏,烟标设计中色彩运用分析[J].中国报业,2018,451(18):106-107.
[3]李风平,烟标设计中的图形与色彩赏析[J].艺术品鉴,2017(1):1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