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分公司员工安全学习手册配电室一、配电室的安全要求1、配电室应配有效的灭火器材;2、设臵安全遮拦,悬挂相应的警告标志;3、定期作预防性试验;4、绝缘靴、绝缘手套、绝缘棒、验电器必须定期检查试验,并整齐地放于干燥处;5、无人值班的配电室必须加锁;6、配电室内外不得存放杂物及易燃易爆物品,各通道应畅通无阻。
二、配电室的安全操作1、配电室的电气设备操作时,必须两人同时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2、单人值班不得参加修理工作;3、停、送电操作必须执行工作票制度,严禁口头传达;4、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值班人员不能判明原因时必须向电气负责人报告,不准自行处理;5、电气设备停电后,在拉开刀闸和采取安措之前,不得触及设备或进入遮拦内,以防突然来电。
三、特殊情况处理1、雨、雪、雾天巡视时,必须穿绝缘鞋;2、雷雨天气不得靠近避雷器;3、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工作人员应与故障点保持一定距离,室内10米以上,室外8米以上,雷雨天气应原理20米以上。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指政府或企业为降低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对危险源的评价和事故预测结果降低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对危险源的评价和事故预测结果为依据而预先制定的事故控制和抢险救灾方案,是事故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有时称为事故应急响应计划。
1、应急演练的目的①、测试预案是否充分满足事故救援的需要。
②、检验人员与装备是否与事故规模匹配。
③、让相关人员充分了解自己的职责和有关救援工作的步骤。
④、提高人员的熟练程度,提高人员应对事故的能力。
⑤、使应急组织各部门只见更好地相互配合。
⑥、提高与外部事故应急部门的协调能力,达到快速、有序、有效的效果。
⑦、发现预案的缺陷及不足之处,以使改进。
2、应急演练的方式①、应急演练可以包括基础演练、专业演练、战术演练及自选课目演练等方式。
②、应急演练的类型包括单项演练,组合演练和全面演练(或称综合演练)等。
③、应急演练还可以按照桌面理论演练和实战演练进行。
3、应急演练的准备工作①、制定演练计划,确定演练的目的、原则、规模。
参加演练的单位或人员、时间、地点、演练的性质和方法。
②、确定时间跨度以及公众参与演练的程度。
③、设臵演练情景。
④、将演练事项列表形成文件发给参加者,以便其了解演练内容和形式。
4、应急演练的注意事项①、在情景设臵时,应该尽量考虑到将遇到的不利和特殊条件。
②、负责人应该有完整的应急演练记录,作为评价的参考资料。
③、可以邀请非受训部门应急人员参加为应急演练过程和结果提供参考意见。
④、应该尽量避免给生产和社会生活造成干扰。
5、编制事故预案的目的目的是控制和紧急事件的发展并尽可能消除事故,将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6、编制事故应急救援的必要性为有效预防和降低突发事故的规模和程度,国家在《安全生产条例》、《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要求政府、企业分别制定相应的预案。
7、事故救援需要尽管事故预防体系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但是无论事故预防体系多名完善,只要危险存在,就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按照预定方案有条不紊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是控制事故扩大、降低经济损失、减少人员伤亡的有效措施,因此,制定事故预案是事故救援的需要。
8、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意义通过事故预案的实施,可以降低突发性事故的危害程度,减少事故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①、通过预案的编制,可以发现事故预防系统的缺陷,更好地促进事故预防工作;②、当发生事故时,有效的应急救援方案指导人们沉着救灾,有序疏散,避免惊慌失措,手忙脚乱;③、按照预定方案实施有条不紊的应急救援工作,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9、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答:(1)报警:及时报警是有效地进行事故救援的前提和保证。
任何处于事故现场或者发现事故的人员均有义务进行报警。
员工应熟悉报警的程序和方法,必要时,将联系方式的表格粘贴于报警电话旁。
所有员工应熟悉并掌握以下内容:向谁报告;报告的内容;报警电话及其他报警方法;报警后应如何应对。
(2)报警的内容: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发生单位;事故类型(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事故范围、程度;人员伤亡情况;报警人的姓名、联系电话;现场其他情况。
(3)通讯:通讯质量是保证预案执行、事故救援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讯是事故报警到实施现场指挥各个环节的必备工具。
通讯程序和通讯装备的配备必须考虑:同组应急队员之间的联系;事故指挥者和应急小组之间的联系;指挥机构与现场指挥之间的联系;应急救援系统各组织机构之间的联系;指挥机构与疏散出场外的人员之间的联系;指挥机构与新闻媒体之间的联系。
10、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的初步工作:(1)接到报警后,在规定的时间到达事故现场;(2)迅速划定区域,一般划分为:危险区域、缓冲区域、安全区域。
(3)明确标识出区域的界限,并对进出区域的人员、车辆进行管制。
(4)指派专家组、技术人员进行危害评估短时间内判断危害后果,预测事故发展趋势。
(5)判断应急的等级与规模,初步决定启动预案的级别。
11、事故发生后的现场的指挥工作:(1)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2)协调各应急小组工作,包括明确应急小组进入的时机、人员、携带的设备等;(3)保持与各应急小组的通讯联系,及时了解救援进度。
(4)检查现场应急救援人员的行动是否符合预案的规定;(5)保证现场人员的安全;(6)指挥人员疏散;(7)保证与指挥中心的联系,及时通报现场情况;(8)协调后勤方面,保障各应急小组的物资供给;(9)指挥搜寻和营救工作;(10)决定是否启动外部支援;(11)预案中未涉及的的异常情况的报告和处理。
11、所有救援人员与现场指挥的关系:(1)所有救援人员均应及时向现场指挥汇报本小组的进展情况、异常情况和是否需要支援以及后备人员进入现场需要的准备和进入时机等。
(2)任何人员均应听从现场指挥的命令,保证现场具有统一的指挥和良好的秩序,保证按照事先制定的预案执行,以防发生混乱使事故扩大。
12、疏散的指挥:现场指挥根据气象监测的结果确定疏散的的路线、集合的地点,并以明确的方式告知被疏散者;与现场救援无关的人员,听到疏散信号或者现场的指挥后,按照指挥或者标识的路线进行疏散;如果有毒性物质泄漏,疏散的过程要做好防护。
对受伤人员进行特殊的保护。
13、疏散过程的注意事项:听从指挥有序疏散非常重要,尤其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防止人流逆向流动,造成相互拥挤、踩踏或降低疏散速度;当预先规定的路线改变时,应听从现场指挥的命令进行撤离;对撤离到安全避难点的人员进行清点,以确保完全撤离,对未到达的人员,应通知现场指挥,以便具备条件时继续搜救;防止已经走出事故区域的人员因各种原因返回;人员应该横向穿过泄漏区下风向,以减少在危险区的暴露时间;夜间应该开启照明装臵以保证照明,并设立清晰的疏散标志,使疏散人员容易辨识逃生方向;如果事故未能有效控制,指挥机构应该按照预案的计划,预先确定和通知可能会受到影响的区域的人员,准备撤离。
不安全心理识别与调适一、消极情绪识别与调整1、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其能引发的后果:心情不好精神差,思绪乱作一团麻;紧急情况眼前现,手足无措太可怕;情绪低落易惆怅,身也疲惫心也慌;操作规程全不记,引发事故把人伤。
2、消极情绪控制及调适训练:语言调节说镇静,听听音乐也轻松;心有压力要倾诉,精神宣泄求平衡;换位思考变视角,眼前一亮心气高;努力工作效益好,远离事故平安保。
二、不良性格识别与调适:1、不良性格的表现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意志薄弱不刚强,优柔寡断遇事慌;感情冲动易焦虑,大喜大悲变无常;反应迟钝能力差,安于现状不进取;心胸狭窄又自负,斤斤计较报复强。
2、不良性格的控制及调适训练:性格可塑有方法,健康典型来对照;待人宽厚又平和,切忌狭窄和暴躁;教育学习和实践,胸怀坦荡性格好;前进路上无坦途,阳光心理阳光道。
三、侥幸心理的识别与调适:1、侥幸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可能引发的后果:侥幸心理埋隐患,不顾危险去蛮干;一次得手便得意,不知灾祸在眼前;误识事故不关己,违章早已成习惯;不怕一万怕万一,闯下祸来悔已晚。
2、侥幸心理的控制及调适训练:认识事故规律性,偶然之中含必然;规章制度严执行,消除隐患就不难教育培训经常化,克服侥幸少危险;工作认真效果好,警钟长鸣保安全。
四、惰性心理的识别与调适:1、惰性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惰性心理养懒汉,缺少创新不钻研;因循守旧自得意,难改陈规老习惯;只图省心又省力,宁愿将就凑合干;规章程序不执行,引来事故酿灾难;2、惰性心理的控制及调适训练:意识培养最重要,危险预知常训练;技术指示要更新,破除陈规旧观念;五、逆反心理的识别与调适:1、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思想偏激心逆反,你要我做就不干;对抗情绪心易烦,叫我向北偏向南;规章制度一百条,阳奉阴违我也敢;又逞英雄又逞能,其实只是一莽汉;2、逆反心理的控制及调适训练:参与管理与商讨,热情鼓励加引导;循循善诱讲事理,尊重他人最重要;和风细雨润心田,语重话长不急躁;思想畅通路路通,齐奔安康大目标;不安全行为识别训练不安全行为识别训练1:错误:客货混载错误:未经许可开动、关停或移动机器错误:违章驾驶机动车错误: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错误:未系安全带不安全行为识别训练2:错误: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臵实效错误:侥幸心里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错误:拆除安全装臵错误:机械运转时做清扫工作错误:使用无安全装臵的设备不安全行为识别训练3:错误:用手替代手动工具错误:用手清除切屑错误:施工现场的消防器材周围3m内存放物品错误:开关箱周围存放杂物错误:多人操作时没有统一指挥人员不安全行为识别4:错误:冒险进入涵洞错误: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明火错误:未戴安全帽错误:在危险区域内工作错误:未经安全管理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不安全行为识别5:错误:在平台护栏上倚坐错误:机器运转时做修理工作错误:在起吊物下停留错误:不用插头直接将电线金属丝插入插座错误:作业中思考与工作无关的问题不安全行为识别6:错误:未戴护目镜错误:操作旋转设备的女工将发辫露在工作帽外错误:操作带有旋转零部件的机器时戴手套错误:未穿防护鞋错误:明火作业前未处臵作业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保护你的呼吸(一)——呼吸系统所受的危害工作环境存在许多不可见的有害物质,若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长期暴露其中而不能采取措施,就会引发职业病。
一、认识呼吸危害●粉尘:固定物质粉碎后产生的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固体颗粒。
●烟:物质(如金属)熔化、气化后迅速产生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微小固体颗粒,粒度小于1微米。
●雾:悬浮于空气中的微小液滴,由蒸汽冷凝或液体喷洒形成。
●有毒气体:常温常压下以气态形式存在的有害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