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的症状有哪些?
—与自闭症的治疗
一、孤独离群,不与其他人建立联系。
自闭症儿童喜欢独处,对父母没有依赖性,有些患儿在婴儿时期就有反应,不喜欢别人抱,在别人抱起时便会哭闹。
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不与他人产生目光接触。
同时,有些自闭症儿童还会表现为感觉反应迟钝,会有自伤自残的行为。
还有些对某些图像和声音特别敏感,例如在听见汽车或者电钻声音的时候就会使劲捂着耳朵或者跑开。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坎纳于1943年首次提出的。
帮孩子从自闭中走出来
二、言语障碍突出。
大多数自闭症儿童言语很少,情况严重的甚至没有言语,即使在别人大声呼喊他的时候也不做任何应答。
有些虽然可以发声,但是却无法完成情景交流,只能发出简单重复的声音。
还有些患儿会表现为说话声音很小或者发音不清晰,只有和他熟络的人才能理解他的意思。
另外有些还会在先前表现为言语能力正常,但在3岁至4岁半的时候出现言语能力的突然衰退,从而失去了情景交际的能力。
三、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
自闭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或自己在地上转圈,喜欢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对有故事情节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
一些患儿坚持每天走同样的路线去幼儿园,如有变动就会有大哭大闹等明显情绪不满的反应。
此外,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也有可能有下列相关的特征:
自闭症儿童在情感与行为方面由于沟通上有困难,加上未能适应转变,所以比较容易受情绪或环境因素刺激,表现冲动或有伤害性的行为。
社交方面自闭症儿童很少与别人有目光接触,也不会注意别人的表情和情绪变化,更难从别人的言语,行为推断别人的想法,意愿和意图或理解别人的感受。
有时候会有不恰当的情感表现和社交行为,例如在别人不开心时大笑,在某些场合说些不恰当的话,或未能与人分享快乐。
自闭症的治疗
一、缺乏交流和关爱是自闭症儿童的病源所在,家长要积极地创设机会与孩子沟通。
每天保证有固定的时间单独跟孩子交流。
家长可选择在饭后、睡前与孩子交谈。
时间控制在15至20分钟内,因为这段时间孩子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
谈话的内容要以孩子喜欢的话题为准。
平时,选择一些能激发孩子交往愿望、培养良好交往技能的读物进行亲子阅读。
还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亲子游戏,以唤醒孩子对交往的渴望。
二、父母、长辈以及家园间的教育方法不一致是自闭症的催化剂,内外统一教育观念很重要。
教育方法不一致的表现有:祖辈溺爱,认为孩子胆小、内向是个性的表现,长大了自然会好;父母严格,采取一切手段干预孩子的行为。
这样做不仅使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使之更加严重。
此时,家长要做的是多角度地观察孩子,与同龄孩子做相应的比较,客观地评价孩子,找到差异,反思自己的教养方法。
多向孩子的老师了解相关情况,听听老师的建议。
三、自卑是自闭症儿童的强力杀手,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品质。
自闭症的孩子往往会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不如别人,因此一个表扬、鼓励对于一个自闭症儿童来说,意义非常大。
成功体验对自闭儿童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因此,家长要降低标准,为他创设成功的机会,努力去挖掘、放大他的优点,如:孩子自己吃饭时,哪怕吃得满地都是饭粒,也要肯定地说:“你会自己吃饭了,好厉害!”只要是行为意义积极的,都及时给予口头肯定、鼓励。
四、缺乏交往能力是自闭症儿童的最大障碍,应积极为孩子创造交往空间。
自闭症的孩子喜欢躲在角落里,不愿与人交往,或缺乏交往的技巧。
家长应创设一切机会,放手让孩子去接触身边可以接触的人,开阔视野,丰富经验。
节假日多带孩子去公园玩耍或者参加同龄孩子的聚会。
如有条件的家庭还可在家中养些小动物,让孩子在养育动物的过程中,减轻交往的恐惧,提高交往能力。
放松心情、放平心态,除去消极的意念,积极地试用以上的方法,来帮助孩子走出封闭狭隘的空间,走向广阔的天地。
作者:王传芳
相关介绍:
王传芳女士,国内特殊教育资深教师、中国特殊教育网专栏写手。
从事特殊儿童教育行业六年有余,长期致力于特殊儿童教育培训与辅导的一线工作。
从事特殊儿童教育六年来,王传芳女士曾帮助大量自闭症儿童接受特殊的辅导与培训工作,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辅以特殊的富有特色的培训,帮助众多问题儿童小朋友走出困境,为每一名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成环境。
关于王传芳自闭症教育辅导中心
百度官方名片介绍:/view/43058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