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7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细则根据南理工教[2017]375号关于开展推荐2018届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
通知、南理工教[2014]413号关于印发《南京理工大学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的实施办法》的通知等文件制定本工作细则。
一、学院推免工作小组成员
(一)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何勇
成员:袁军堂、杨国来、汪惠芬、罗勇、各专业负责人、赵灵、成畅、杜建宾(二)推免生遴选工作监督小组
组长:袁军堂
成员:周长省、谈乐斌、陆宝春、陈雄
二、指标分配原则
1、今年分到学院指标:92人。
2、根据学院学生人数和学科专业情况确定各专业推荐指标。
3、校级机械类培优班学生推免工作由教育实验学院组织,不占学院指标。
4、研究生支教团计划名额,不占学院指标。
满足条件并愿意申报的学生,由教育班协助,积极向相应单位自行申请。
三、成绩评定排序方法与推荐条件
1、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2、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推免成绩评定按综合成绩排序:
(1)前三年课程平均成绩(包括所有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名列专业排名前30%(支教团40%),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无不及格课程者有资格参加免试排名,前三年课程平均成绩以第一次考试成绩为准(补考、重考等成绩不计算在内),成绩计算方法参照学校规定执行;
(2)排名时综合考虑课程平均成绩、实践能力、社会工作等,其中,课程平均成绩所占权重为85%,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含授权专利、公开发表论文、科技获奖等)所占权重为10%,文体特长及社会工作等所占权重为5%,具体加分明细见附件;
(3)鉴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计算前三年学习成绩均分时,不计校内大学英语成绩,以国家四级(或六级)统考成绩为准进行计算,按8学分计,国家大学英语四级统考达到460分,或者六级达425分,在英语四级和六级均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择高计算,计算方法相同;
(4)基础扎实,主要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平均成绩优良;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及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课程设计及实验课成绩优良,只允许有两个“中”或者仅有一个“及格”。
3、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对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竞赛奖励的学生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
4、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
5、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6、身体健康,达到体育教学要求,符合国家硕士生招生体检标准。
7、满足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可以适当放宽第2条第(3)项所列条件的限制,英语四级
成绩放宽至425分:
(1)获得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励(以学校每年公布立项的竞赛为准);
(2)平均成绩≥85,或专业排名特别靠前(前10%,包括所有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8、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或全国科技竞赛二等奖及以上获得者,经三名以上本校本专业教授公开联名推荐,学院推免工作小组审核后,上报学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严格审查,可不受综合排名限制,但学生有关说明材料和教授推荐信要进行公示。
四、说明
1、各专业的录取工作遵循“择优录取,宁缺勿滥”的基本原则,如某专业符合推荐条件的人数少于给定的名额时,学院将把该专业的名额重新分配到学院重点学科且生源充足的专业。
2、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的总指标具体分到各专业方向;若其中某方向符合推荐条件的人数少于最终分配的指标数,则将多余的指标作为奖励分配至卓越工程师班级。
3、列入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校级培优班学生经学校考核合格可获得推荐免试资格。
4、推荐工作按照学校要求将在符合推免资格学生中按学校分配名额的1:1推荐。
5、根据教育部要求,2014年起,推荐、接收工作在时间上互不交叉,推荐工作统一于每年的9月25日前结束。
6、推免工作严格遵照时间节点进行,一旦超过规定时间,视为自动放弃。
7、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学生必须与学院签定承诺书,不得办理出国留学手续,也不得办理相关就业手续。
8、被推荐免试的学生到规定截止时间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资格即失效。
9、入学前未取得学士学位或本科毕业证书,或受到处分的,取消录取资格。
五、推荐程序与日程安排
1、9月12日,学院确定“2017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细则”并上报教务处备案。
2、9月13日,学院召开“推免领导小组会议”,并公布学生综合排名结果,学生向所在学院提出推免申请,提交《南京理工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申请表》。
14日确定拟推荐名单并公示,并上报教务处备案。
3、9月15日以后,学校将审定的名单公示。
对有异议的学生,学校将查明情况,反馈处理。
4、9月25日以后,学校将审定后的推免生名单上报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简称“推免服务系统”)。
推免生按要求在“推免服务系统”完成报考、录取阶段等相关的工作。
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可自主多次平行报考多个招生单位及专业。
机械工程学院2017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小组
2017年9月12日
附件:
综合排名加分细则
综合排名时课程成绩占85%,加分项最高不超过15分,其中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含科技获奖、授权专利、公开发表论文等)最高加分不超过10分,文体特长及社会工作等最高加分不超过5分,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文体特长及社会工作等具体加分说明如下:
1 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获奖加分说明
1.1 竞赛获奖分值奖励标准
1.2 竞赛获奖排名顺序加权系数
1.3 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分级分类情况一览表
注:1)不包含在上表中的其余课外科技活动酌情加分最高不超过0.1,学生科技获奖酌情加分最高不超过0.2分,由学院专家委员会评定;
2)竞赛分类及项目选择由领导小组每年认定一次;
3)同一竞赛成绩获多级奖励,只计算最高级别奖励,不予累加;
4)考虑到表中序号为“1.8”、“1.9”及“2.10”的竞赛项目参加人数超过10人,获奖学生加分时排名加权不按照“1.2 竞赛获奖排名顺序加权系数”进行计算,而是根据贡献大小分级后确定加权系数。
各
(1)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工作量大小,确定学生加分等级,获得学生加分权重系数;
(2)根据“1.3 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分级分类情况一览表”获得该竞赛的分类级别;
(3)由“1.1竞赛获奖分值奖励标准”获得该竞赛的奖励分值;
(4)将该奖励分值乘以该生的加分权重系数,即为该学生所得加分。
2 授权专利加分说明
2.1 授权专利分值奖励标准
2.2 授权专利作者顺序加权系数
注:需为已授权专利,专利发明人数和顺序为去除指导导师后的人数和顺序。
3 发表论文加分说明
3.1 论文分值奖励标准
3.2 论文作者顺序加权系数
注:已见刊的论文必须有刊物封面、目录和正文复印件,已录用未见刊的论文必须提供录用通知、版面费发票复印件或版面费缴费记录,论文作者人数和顺序为去除指导导师后的人数和顺序。
4 文体特长社会工作类加分说明
表1 社会工作加分细则
1.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科学技术协会、红十字会、社团联合会第一负责人参照院级团委学生会部长
加分,其他不加分;
2.所有学生干部任职,同时期兼职不累计加分,只计最高分;
3.须出示加盖公章的支撑材料证明相关任职资历;
4.社会工作累加从第一学期开始计算;
5.获得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年度人物”、省级及以上“身边好青年”等没有配额的荣誉的加0.5分,同
一时期一名学生只加一次分。
注:1.新生类比赛均不加分。
2.所有获奖均从第一学期累加。
注:1. 新生类比赛均不加分;
2. 集体项目包括:16*100、10*100、4*100、4*400、健身操、跳绳、舞龙舞狮、球类比赛、广播
体操、十佳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等,具体以当年比赛中所设的正式项目为准;
3. 所有获奖均从第一学期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