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港湾站设计规范(汇总)

公共港湾站设计规范(汇总)

在中小城市,停车区的长度视所停主要车辆类型而定。通过该站的车型 在两种以上时,均按最大一种车型的车长计算停车区的长度。
注:BK670 型车长 16.82 米 SK670 型车长 16.55 米 BG670 型车长 16.88 米
分析:该标准中所提及的车型与我市现状车型差别较大,在此不予采用。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第十一章第二节对停车场的设计作
托。
3.交叉口进口道车道见 6.2.7 条。
11
广州市深港湾公交中间站设计标准研究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第公交车辆为“普通汽车”(长 12m, 宽 2.5m),对照车型分类,第 11.2.8 条中确定的平行式及垂直式停车位宽 均为 3.5m。
1.2 一般而言,公共汽电车中间站的形式包括普通式、浅港湾式、深港湾式等多 种形式,如下图所示。
图 2.1 公共汽电车中间站形式
浅港湾式公交站通常的做法是在道路外侧拓宽一个车道,以减少公交车为乘 客服务时与道路上其他车辆的交叉影响,从而提高道路利用效率,提高公交 服务水平。
9
广州市深港湾公交中间站设计标准研究
在满足需求的同时,也必须要注意节约原则,不能超越需求随意扩大规模, 滥用土地,造成资源浪费。
深港湾公交中间站的最终受益者还是广大乘客,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除要 关注车辆通行之外,也要注意乘客的集散条件,尽量营造规范、合理、安全 的,以人为本的交通环境。
协调发展原则要求深港湾公交中间站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公共交通的发展需 求,也要符合综合交通发展,以及其他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
第二部分 图 表 ......................................... 5 第三部分 条文说明 ....................................... 7
第一章 总则 .....................................................9 第二章 平面设计 ................................................10 第三章 其他要求 ................................................25
表 3.3 连续车位时各车位效率
停车位序数 1 2 3 4 5
效率 100% 85% 60% 20% 5%
总有效泊位数 1.00 1.85 2.45 2.65 2.70
注:该表来源于 HCM(Highway Capacity Manual):2000
结合《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87)》、《城市道路设计规 范》(CJJ 37-90),以及我市近年来的公交中间站设计经验,在此确定停车 区内各车位长度为 15 米,每车位连续施划,停车区前后直接与人行通道相 连。
深港湾公交中间站由于要设置多个服务通道,相对于其他形式的公交中间站 而言,它需占用更多的土地资源。所以,只有在车辆停靠多,旅客乘降量大, 实在有必要时,才能设置此种形式,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1.3 深港湾公交中间站的设计首先得以满足需求为原则,而且,由于其占地多, 投资大,在设计的时候,不仅要使车站能满足当前需求,也要使其满足未来 一定时期内的发展需求,实际操作中以 5 年预测数(估计数)为依据。
深港湾公交站设计的几个关键参数(如曲线半径、港湾宽度等)均与公共汽 电车运营特点、车辆动力性能、车辆外形尺寸等有密切的关系,当这些因素 发生较大变化时,车站的设计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本标准研究是以广州市 道路及公共汽电车运营实际为背景,结合国家相关规范而进行的。当车辆性 能、车辆尺寸等有较大变化,或是将本标准应用于其他城市时,条文中所推 荐的数值须做必要的修正。
2.3 车行通道的车位连续设置要与车辆的停靠需求相结合,一般而言,需求越大, 所需要设置的连续车位数也就越多。考虑到需要设置深港湾式的公交站点往 往需求较大,故在此设定单一车行通道的连续车位数不小于 2 个。
单一车行通道的连续车位也不宜设置过多,连续车位过多会导致旅客跑步赶 乘,场面混乱,从而影响旅客安全,而且当前车客多后车客少时也会导致后 车的无效等待,从而降低车位的利用效率。考虑车站效率与安全因素,结合 相关研究,在此限定单一港湾的连续车位不超过 3 个。
广州市深港湾公交中间站设计标准研究
第一部分 条文
1
广州市深港湾公交中间站设计标准研究
2
广州市深港湾公交中间站设计标准研究
第一章 总则
1.1 为科学、合理地指导我市深港湾公交中间站设计,结合现有道路设施状况及 公共汽电车车型实际,根据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制定本标准。
1.2 深港湾公交中间站是一种具有多个服务通道的公交中间站,宜设置在单位时 间内车辆停靠数多(线路多、发车频率高)、旅客乘降量大、用地条件较为 宽裕的地方。
定。机动车车道宽度见表 4.3.1。
机动车车道宽度
表 4.3.1
车型及行驶状态
计算行车速度 (km/h)
车道宽度 (m)
大型汽车或大、小型汽车混行
≥40 <40
3.75 3.50
小型汽车专用线
3.50
公共汽车停靠站
3.00
注:1.大型汽车包括普通汽车和铰接车。
2.小型汽车包括 2t 以下载货汽车、小型旅行车、吉普车、小客车及摩
停车视距计算中的安全距离 停车视距计算中的安全距离一般取 5~10m。
13
广州市深港湾公交中间站设计标准研究
第四部分 附 件 ........................................ 27
附件 1:广州天河城深港湾公交中间站简析..........................29 附件 2:加减速段起终点计算速度的确定............................31 附件 3:广州新候车亭生产制造技术规格书 GG-0308 ..................35
出了要求,确定“普通汽车”停车位的长度为 13 米:根据第 11.2.6 条,我 市现行公交车辆为“普通汽车”(长 12m,宽 2.5m);对照车型分类,第 11.2.8 条中确定该类型车辆的垂直式停车位长 13m,宽 3.5m,平行式停车位长 16m, 宽 3.5 米。
分析:对比停车场与公交中间站,车辆的行停条件会有所不同:1)对 于垂直式停车位而言,车辆行停不考虑前后车辆的影响(只考虑左右车辆), 而公交中间中必须考虑前车影响;2)对于平行式停车位而言,其设置必须 满足前后车辆均静止时车辆的驶离要求,必须为车辆驶离车位预留较大的空 间,而在深港湾公交中间站的各港湾中,队列中的车辆行驶受前车制约,前 车不固定。因此,该标准在此仅作参考。
第三章 其他要求
3.1 应在候车廊处参照相关规范要求设置候车亭及导乘系统。 3.2 应在候车廊及港湾内缘曲线处设置人车分隔护栏。 3.3 应在深港湾公交中间站内按标准施划标志、标线。 3.4 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无障碍设施。 3.5 应按规范要求在站内及其周边设置环卫设施。
4
广州市深港湾公交中间站设计标准研究
3
广州市深港湾公交中间站设计标准研究
表 2.7 深港湾公交中间站曲线半径取值
圆曲线 曲线半径推荐值 曲线半径限制值
R1(m) 45 35
R2(m) 62 48
R3(m) 53 41
注:表中各符号对应的控制要素见图纸部分中图 2。
R4(m) 104 80
2.8 双港湾、三港湾、四港湾式公交中间站的几何设计各要素取值可参照深港湾 公交中间站规模控制表,平面图示例请参见图纸部分图 3、图 4、图 5。
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中的相关要求,考虑到近年公交车 辆的外形尺寸逐步加大,为使车辆能够更为顺畅地通过每个港湾,建议将深 港湾公交中间站中每个港湾的宽度取为 3.75 米,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可取 3.5 米。
广州市现状车型尺寸:
选择广州市现有的尺寸较大车型作为典型车型:
表 3.2 典型车型的外形参数(单位:mm)
广州市深港湾公交中间站 设计标准研究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 广州市交通运输研究所
二 OO 六年五月
目录
第一部分 条 文 ......................................... 1
第一章 总则 .....................................................3 第二章 平面设计 .................................................3 第三章 其他要求 .................................................4
深港湾公交中间站是相对于浅港湾式公交中间站而言的。在某些大型的客流 集散点,停靠车辆多,乘降旅客多,公交车辆之间、公交车辆与其他车辆之 间的交叉影响很大,仅在道路外侧拓宽一个车位的做法已不能满足要求,需 建立多个服务通道,使更多的车辆可以同时在站为旅客提供乘降服务。这种 由多个服务通道组成的大型公交中间站,即为深港湾公交中间站。
1.3 深港湾公交中间站的设计须遵循需求适应、土地节约、人车安全、协调发展 等原则。
第二章 平面设计
2.1 深港湾公交中间站的功能分区包括减速区、停靠区与加速区,主要几何控制 要素包括曲线半径、港湾宽度、候车岛宽度等,如图纸部分中图 1 所示。
2.2 各港湾按单一车道设计,宽度推荐值为 3.75 米,条件受限时可酌情缩减, 但不得小于 3.5 米。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87)》对停车区的划定作
12
广州市深港湾公交中间站设计标准研究
了要求,停车区长度=车位数×(铰链车车长+5)+5: 第 2.2.10 条 中途站候车廊前必须划定停车区。在大城市,线路行车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