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
1.审查批准政府预算草案的机构是()。
A.本级人大
B.本级党委
C.本级纪委
D.本级法院
A B C D
答案解析:人大是立法机构,与本级政府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审查批准本级政府预算草案。
2.《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开始施行的时间为()。
A.2013年1月1日
B. 2013年12月31日
C.2014年1月1日
D.2014年12月31日
A B C D
3.下列各项不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A.暂付款项
B.存货
C.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D.暂收款项
A B C D
答案解析:《规则》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应收及暂付款项、存货等”。
4.2014年《预算法》共()条。
A.76
B.106
C.101
D.90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共计11章,101条。
5.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借方登记的会计科目为()。
A.固定资产
B.资产基金
C.累计折旧
D.累计摊销
A B C D
答案解析:见《制度》1501 固定资产。
6.下列选项中有权就预算、决算中的重大事项或者特定问题组织调查的机关是()。
A.各级人大
B.各级政府
C.各级审计部门
D.各级党委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84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就预算、决算中的重大事项或者特定问题组织调查,有关的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和提供必要的材料。
7.报送各级人大审查和批准的预算草案应当细化。
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基本支出应当编列至()级科目。
A.类
B.款
C.项
D.目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46条规定:报送各级人大审查和批准的预算草案应当细化。
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至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基本支出应
当编列至款;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至项。
8.在法律体系中,预算法素有()之称。
A.宪法
B.政治宪法
C.经济宪法
D.财政基本法
A B C D
答案解析:《预算法》素有“经济宪法”之称,号称经济领域内的根本大法。
9.政府和单位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A.预算法定原则
B.先有预算,后有支出
C.事后报账
D.赤字预算原则
A B C D
答案解析:《预算法》第32条,明确了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预算管理原则。
10.人大代表对于预算草案,有()权。
A.批准权
B.质询权
C.监督权
D.发言权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85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时,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者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依照法律规定程序就预算、决算中的有关问题提出询问或者质询,受询问或者受质询的有关的政府或者财政部门必须及时给予答复。
11.下列选项中,属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财政职能定位表述的是()。
A.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
B.财政是理财安邦的重要工具
C.财政是财政部门收支管理的工具
D.财政是政府收支的主要载体
A B C D
答案解析: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
12.各级政府的预算调整方案,必须经过()的批准。
A.党委
B.人大
C.审计
D.纪委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69条规定: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乡、民族乡、镇预算的调整方案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未经批准,不得调整预算。
13.中央国库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
A.代理
B.经理
C.办理
D.代办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62条规定:中央国库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地方国库业务依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办理。
14.由基建账套并入的在建工程成本,应设置的会计科目为()。
A. 固定资产
B. 在建工程
C. 在建工程---基建工程
D. 在建工程---待摊投资
A B C D
答案解析:见《制度》1511 在建工程。
15.行政单位对符合负债定义的债务确认的时点为()。
A. 支付款项偿还债务
B.确定承担偿债责任时
C.债务能可靠进行货币计量时
D.确定承担偿债责任,且债务能可靠进行货币计量时
A B C D
答案解析:见《制度》第二十七条。
16.财政部应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的()日前,将中央预算草案的初步方案提交全国人大财经委进行初步审查。
A.30
B.45
C.60
D.90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44条规定:财政部应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的45日前,将中央预算草案的初步方案提交全国人大财经委进行初步审查。
17.单位出售物资,在物资已发尚未收到款项时,借记:“应收账款”,贷记科目为()。
A.银行存款
B.存货
C.待处理财产损溢
D.其他应付款
A B C D
答案解析:见《制度》1212 应收账款。
18.“现金日记账”登记的要求是()。
A.每月终了,应当计算当月的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B.每日终了,应当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C.每季终了,应当计算当季的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D.每年终了,应当计算当年的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A B C D
答案解析:见《制度》1001 现金。
19.下列不属于对负债管理要求的是()。
A.分类管理
B.积极举债
C.及时清理
D.控制规模
A B C D
答案解析:负债的管理要求:分类管理,即行政单位应对不同性质、不同种类的负债分别进行管理。
控制规模,即行政单位应严格控制负债规模。
及时清理,即行政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对负债进行清理。
20.制定行业财务制度的依据是()。
A.《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B.《企业会计准则》
C.《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D.《经济法》
A B C D
答案解析: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是制定行业财务制度的依据,其一经修订,要求教育行业财务制度做出适应性调整。
21.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比例设置预备费。
A.2%-4%
B.1%-3%
C.4%
D.5%
A B C D
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第40条规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22.行政单位购买的印花税,核算使用的科目是()。
A.应缴税费
B.应缴财政款
C.经费支出
D.其他应付款
A B C D
23.行政单位会计核算方法采用()。
A. 收付记账法
B. 借贷记账法
C. 增减记账法
D. 上述三项中任选一项
A B C D
答案解析:见《制度》第十条。
24.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自()起开始施行。
A.2014年8月31日
B.2015年1月1日
C.2014年10月31日
D.2016年1月11日
A B C D
答案解析:《决定》明确新《预算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25.无偿调出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为()。
A. 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等科目
B. 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
C. 借记“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等科目
D. 借记“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
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科目
A B C D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