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闲置物品捐赠交流平台的建设方案

儿童闲置物品捐赠交流平台的建设方案

儿童闲置物品捐赠交流平台设计思路
很多家庭的小孩已经上小学了,家里有着大量孩子穿过的衣物、玩具和图书,这些东西小孩子已经不用了,但在家里还占着地,仍掉吧,太可惜了,里面盛满了孩子的记忆。

小孩子长的快,衣服基本就穿了半年。

尤其是这些儿童图书,别的小朋友也都能用,当时都是从书店原价买的,一本都几十块,仍了太可惜了。

儿童闲置物品捐赠交流平台(中心)就有它存在的意义了。

爱心物品的传递就是爱心的传递,爱心本来应该是有情的,哪如何让这份感情融入到产品中呢?就是交流。

人类通过语言、表情、手势等方式来表达和传递信息,又通过交流升华感情。

用交流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想法,那么信息的交流也应该是产品的语言。

爱心妈妈捐赠两本书和一件衣为例,对于捐赠者来说也很希望能看到物品流转的过程:
1,爱心妈妈捐赠了图书2本和一件衣物,图书分别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十万个为什么”,衣服是孩子穿小了的羽绒服。

2,捐赠物品从志愿者或慈善代收机构送往总部。

3,从总部发往专业的清洗消毒点,进行消毒。

4,通过对接,两本图书发往A地,一件衣服发往B地。

5,一件衣服送给了B地的一个叫妞妞的小女孩。

6,两本图书送到了A地一名叫壮壮的小男孩子手里。

7,收到了一张工作人员与妞妞穿着小羽绒服照的照片,照片里妞妞甜美的笑着。

8,在平台上收到一封邮件,打开邮件后是一封感谢信。

是妞妞妈妈写的,看过信后,爱心妈妈心里一片温暖。

9,爱心妈妈在平台上关注了妞妞妈妈并加为好友,并开始了两位母亲的聊天之旅……
10,爱心妈妈在自己的需求里发了一份需要一本小学一年级教科书的需求。

于是壮壮妈联系了他,并把书通过平台邮寄了过来。

从此两地互相关注、互相帮助、相互了解、相互沟通让平台更加有价值,更有人性。

如果让收到物品的年轻妈妈能够说上一段感谢的话,写上一段感谢的文字,都会是对爱心妈妈的一份支持。

这还是浅层次的,如果通过这次爱心捐赠,让捐赠者爱心妈妈与受捐者年轻妈妈间搭建起一个情感交流平台是不是更好呢?再深一点思考,爱心传递后如果能够让两个孩子间建立起自己的友谊呢?不仅可以让大孩子看到自己的物品在小孩子家里发挥了价值,会让孩子们更有爱心,更容易融入到将
来的社会,还能让大孩子与小孩子间建起一个交流平台,共同成长,互相关注。

物品的传递不重要,让爱心和正能量传递下去才更重要,再通过交流让正能量传递下去。

情感是产品的升华、是产品的灵魂,如何让这个平台变得有感情、有思想,更有人性呢?
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都有着一颗八卦的心,尤其是女人。

“儿童闲置物品捐赠交流平台”上增加“说你身边的故事”或“孩子的成长记录”环节,妈妈们可以谈谈孩子的教育,谈谈自己的生活需求,讲讲自己的故事,或者晒晒孩子的成长,都会成为大家的话题,成为话题后产品也就跟着一起潜移默化的被推广了。

帮助他人我们会很快乐,这是人的另一个本性。

“儿童闲置物品捐赠交流平台”本身就是一个帮助他人的平台,所以这种平台会很容易被推广,当别人知道是一个帮人的平台,很多人会不求回报的帮忙分享。

如何在平台上再加上“帮助热线”、“爱心传递”之类的栏目,在更好的获取用户需求时,还能更多的帮助他人。

那样,产品就不单单的只是情感层面了,而变成了“大爱”,它将会更容易打动人,获取支持和点赞。

在“儿童闲置物品捐赠交流平台”中可以加上“儿童教育分享”、“听妈妈讲故事”等栏目,在栏目里分享一些优秀的教育思想,加上些益智游戏或加上一些孩子爱听的音乐、故事,都是对妈妈和孩子来
说有价值的,通过这些有价值的内容来黏住用户,让用户天天想着你,而不仅仅有物品需要转让时才会想起我们。

“儿童闲置物品捐赠交流平台”可以展示用户的爱心,只要我们平台帮助用户实现这种愿意,用户就会常常过来继续献出爱心。

如果在平台上加上接受捐赠者的感谢信,被捐赠者穿着你给的衣服的图片,并有个栏目把它们晒出来,是不是就有这样的效果,捐赠者和被捐者都会很愿意分享这些图片和信件的,同时也会从中得到快乐。

我们无处不是生活在比较的环境下,在“儿童闲置物品捐赠交流平台”可以加上“爱心积分”、“晒一晒”等功能,让产品来满足用户的比较心理,顺应内心、抓住内心。

有些话用户是不太好意思说出口的,那就需要有一种方式帮助用户以第三方身份说出心声。

“儿童闲置物品捐赠交流平台”提供“用户感谢信”或“赠送历史”通过别人的感谢及自己赠送的物品,是否可以展示出你的爱心一面,你的善良一面,还是要注意,这一切都不是自己说的,都是第三方平台、专业人士评的,你说这是不是更有面子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