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式镇流器电路图大全

电子式镇流器电路图大全

电子变压器工作原理图电子变压器就是开关稳压电源。

它实际上就是一种逆变器。

首先把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然后用电子元件组成一个振荡器直流电变为高频交流电。

通过开关变压器输出所需要的电压然后二次整流供用电器使用。

开关稳压电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等优点,所以被广泛用在各种电器中。

开关稳压电源的原理较复杂。

下面一种电子变压器电路图的分析,输入为AC220V,输出为AC12V,功率可达50W。

它主要是在高频电子镇流器电路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一种变压器电路,其性能稳定,体积小,功率大,因而克服了传统的硅钢片变压器体大、笨重、价高等缺点。

电子变压器电路图:电子变压器工作原理电路如图所示。

电子变压器原理与开关电源工作原理相似,二极管VD1~VD4构成整流桥把市电变成直流电,由振荡变压器T1,三极管VT1、VT2组成的高频振荡电路,将脉动直流变成高频电流,然后由铁氧体输出变压器T2对高频高压脉冲降压,获得所需的电压和功率。

R1为限流电阻。

电阻R2、电容C1和双向触发二极管VD5构成启动触发电路。

三极管VT1、VT2选用S13005,其B为15~2 0倍。

也可用C3093等BUceo>=35OV的大功率三极管。

触发二极管VD5选用32V 左右的DB3或VR60。

振荡变压器可自制,用音频线绕制在 H7 X 10 X 6的磁环上。

TIa、T1b绕3匝,Tc绕1匝。

铁氧体输出变压器T2也需自制,磁心选用边长27mm、宽20mm、厚10mm的EI型铁氧体。

T2a用直径为0.45mm高强度漆包线绕100匝,T2b用直径为1.25mm高强度漆包线绕8匝。

二极管VD1~VD4选用 IN4007型,双向触发二极管选用DB3型,电容C1~C3选用聚丙聚酯涤纶电容,耐压250V。

此电子变压器电路工作时,A点工作电压约为12V;B点约为25V;C点约为105V;D点约为10V。

如果电压不满足上述数值,或电子变压器电路不振荡,则应检查电路有无错焊、漏焊或虚焊。

然后再检查VT1、VT2是否良好,T1a、T1b的相位是否正确。

整个电子变压器电路装调成功后,可装入用金属材料制作的小盒内,发利于屏蔽和散热,但必须注意电路与外壳的绝缘。

引外,改变T2 a、b二线圈的匝数,则可改变输出的高频电压。

老款20W电子镇流器电路图此镇流器是用两只高速开关三极管MJE13005制作的20W日光灯电子镇流器。

鸿光牌电子镇流器电路图鸿光牌电子镇流器号称“无污染”,经销商说这种镇流器在工作时不会对其他电器造成干扰(普通电子镇流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谐波,若滤波电路不佳,就会使这些谐波进入电网,对其他家用电器造成影响),只要灯管不漏气,就是断了灯丝的灯管也能使用,而且节能效果显著。

禁不住经销商的诱惑,笔者购买了两个这种镇流器。

试用后,觉得其效果还可以。

用调压器调节输入电压在160~240V时均能点亮灯管,亮度也与使用普通电感镇流器相差无几(至于能否点亮断丝灯管,笔者没有试验)。

将其拆开后,发现其内部电路相当简单,现介绍给读者,供有兴趣者仿制。

该镇流器电路如附图所示。

电容C1、C2为降压电容,D1~D4为整流二极管,C3、C4为启辉电容。

R1、R2为限流电阻。

220V电源电压经过D1~D4、C3、C4组成的倍压整流电路后,a、b两端电压可达600V以上,这一电压完全可以使灯管H启辉点亮。

按:正确地说,这是一个四倍压整流电路,在灯管未启辉或未装灯管时,a、b两端电压可达4×√2×220≈1200V。

这种电路的优点是,因为根本未对灯丝预热,故断丝也无妨,即使两端均已断丝的灯管仍可再利用。

其缺点是,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不能一次启动点亮,需开/关电源多次启动才能点亮。

此外,它不一定“节能”,因其限流电阻R1、R2的耗散功率不一定小于镇流器的有功功率。

读者如要仿制,C3、C4以取耐压630V为宜。

40W电子整流器电路图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的低价国产电子整流器。

笔者为了分析其线路,购买了一个40W的电子整流器并画了线路,如下:在上图中,市电从A1,A2接入,D1-4构成全桥整流,C1,C2串联分压并作滤波。

后面两个三极管和电感L1-3等组成半桥式高频振荡器。

D5-6是保护三极免于损坏。

电感L4和C6构成谐振回路,灯管电离导通后L4作为阻流用。

元件选用电阻电容三极管按图示即可。

电感L1-3用3根单芯PVC线绕在外径10mm 内径6mm高5mm的环型磁芯上,L1-2绕2T,L3绕三圈,注意同名端的接法。

L4是用EI-19的磁芯制作的,由于笔者没有拆该元件,所以对线径匝数未知,从一些资料查出在200-300T左右。

双管节能灯电子镇流器双管节能灯电子镇流器电路是家中常用的照明工具。

电子镇流器的主要电路型式1、常用的镇流方法(1) 电阻镇流电阻镇流器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电阻镇流的工作效率低,要确保电阻镇流电路正常工作,应使电源供电电压不低于2倍的灯工作电压。

实用中应用不多。

(2) 电容镇流电容镇流只有在很高的供电频率下才能很好地工作,如果交流供电频率太低,则会在交流供电的每半个供电周期内产生很大的峰值电流,具有镇流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电容镇流器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3) 电感镇流电感镇流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镇流方法,但它的损耗比电容镇流要大,但是灯电流在50Hz交流供电频率下的失真较电容镇流要小得多,使用时需配用启动器。

电感镇流器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电感镇流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的气体放电灯应用场合。

电感镇流具有以下特点:①相对电阻镇流损耗低。

②电路简单。

但是也有以下的缺点:①由于电路中有一个电感,所以灯电压、灯电流之间有一个相位差,从而造成电路的功率因数较低(一般在0.5左右)。

②灯的启动点火电流较大,一般是灯额定工作电流的1.5倍。

③灯工作电流对电源供电电压的变化较敏感,故镇流效果不太稳定。

④电感镇流器的体积和质量较大。

(4) 电容、电感镇流电容、电感镇流电路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

在电容、电感镇流电路中,要求电容的容抗要比电感的阻抗要大,这种镇流电路和电感镇流电路时的工作情况不同,这时灯的工作电压(电流)超前电源电压一定的相位,所以又被称为超前型镇流电路。

电容、电感镇流电路有较好的稳定特性,但是重复点火能力较差。

这是为何当灯的电流过零时,电源电压的峰值和灯电压的方向正好相反的原因。

(5) 高频交流电子镇流器在以上4种镇流方法中,目前电感镇流式电子镇流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采用高频交流电子镇流器可以提高灯管的发光效率,没有电感镇流器特有的 50Hz 工频噪声,减小了镇流器的体积和质量。

高频交流电子镇流器和普通电感镇流器在使用时可以互换,易于实现智能控制(如DALI),在工厂、办公楼、家庭等应用场合,高频交流电子镇流器有很大的市场。

一个性能优良的高频交流电子镇流器电路的工作原理框图如图5所示。

从电子镇流器的噪声角度而言,电子镇流器的工作频率应大于20kHz,但是从降低镇流电感磁芯的高频损耗的角度而言,电子镇流器的工作频率又不能选得太高,一般不应大于100kHz,并且这个工作频率的大小还和具体的灯管型号有关,同时还应考虑到电子镇流器在高频工作时产生的高频干扰信号对工作于红外工作频段的家用电器等的影响。

例如对工作于RC5系统的红外遥控电路它工作于36kHz,所以电子镇流器的工作频率不应工作在18kHz或36kHz,现在30~40kHz这个频率范围已基本被红外遥控系统使用,所以在设计电子镇流器时,不应选择这个工作频率范围。

2、电子镇流器的分类(1) 根据电子镇流器的供电方式分类按电子镇流器的供电方式划分,电子镇流器可以分为直流供电的电子镇流器和交流供电的电子镇流器两大类:①直流供电的电子镇流器。

直流供电的电子镇流器常用于以下的应用场合。

·应急照明系统,例如交流供电骤然断电时,利用蓄电池供电的照明,工作原理框图分别如图6(a)~(e)所示。

·公共交通工具,例如汽车、轮船和飞机等应用场合。

·小型家电,例如手电筒等。

·一般直流供电电压为12V、24V、72V和110V或更高等应用场合。

②交流供电的电子镇流器。

交流供电的电子镇流器直接采用交流市电供电,和直流供电的电子镇流器相比多了一个交流市电输入整流电路,并且电子镇流器的DC/AC变换电路的直流供电电压为300V左右,而电子镇流器的直流供电电压根据需要选择的范围较宽。

(2) 根据电子镇流器的应用分类:根据电子镇流器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单灯、双灯或4灯应用的电子镇流器。

电子镇流器的双灯应用电路工作原理框如图7所示。

②独立式电子镇流器或和灯结合为一体的电子镇流器(CFL)。

③预热启动或冷启动工作方式的电子镇流器。

④具有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补偿)功能的双级/单级变换电子镇流器。

⑤采用无源功率因数校正(补偿)的电子镇流器。

⑥电子镇流器按其是否可以调光又可分为可调光电子镇流器和非可调光电子镇流器两大类。

一些常见的电子镇流器和控制器产品如图8~图13所示。

3、电子镇流器的基本电路从工作原理而言,电子镇流器是一个电源变换电路,它将交流输入市电电源的波形、频率和幅度等参数进行变换,为灯负载提供供电电源,并且要求这个灯负载供电电源电路应能满足灯负载对灯丝预热、点火、正常工作和在灯负载电路有故障状态的保护功能要求。

常用的电子镇流器直流/交流变换电路(DC/AC)如图14所示。

4、电子镇流器的工作原理与发展电子镇流器的典型技术指标有:功率因数、总谐波失真(THD)、波峰因数(CF)、灯管的灯丝预热(如灯丝预热时间、灯管预热电压)、灯管开路电压、灯管点火电压、灯管工作电压等参数。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研制和生产电子镇流器的单位日益增多,为改变许多生产单位无标准生产的混乱局面,提高电子镇流器产品的质量,当时的轻工业部于1989年8月9日发布了ZBK74011(管形荧光灯用交流电子镇流器的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专业标准,并于1990年2月1日开始实施。

1990年3月,又发布了ZBK74012(管形荧光灯用交流电子镇流器的性能要求),于1990年10月1日开始实施,但是考虑到当时生产的电子镇流器谐波含量都严重超标,因此,ZBK74012-9标准中关于谐波含量的规定要求,推迟到1993年开始执行,以便使企业在推迟期内高设法将产品的谐波含量技术参数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

ZBK74011和ZBK74012这两项标准虽然是参照IEC928和IEC929标准制定的,但是考虑到我国电子镇流器的实际水平,对一些条款作了一定的保留。

为了确保电子镇流器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国家技术监督局在1994年7月发布了GB15143-94(管形荧光灯用交流电子镇流器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及GB/T15044-11(管形荧光灯用交流电子镇流器性能要求)两项国家标准,这两项国家标准分别等同采用 IEC928(1990)和等效采用IEC929(1990),其中前者为强制性标准,后者为推荐标准,均于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