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五日目录1.方案概述 (4)1.1 设计原则 (4)1.2 设计要求及技术指标 (5)2.基本要求与配置 (6)2.1 基本要求 (6)2.2 交通监控类型原理 (6)2.2.1 DDN远程监控方案 (7)2.2.2 WLAN无限连接监控方案 (8)2.3设备配置 (10)3.系统结构组成 (10)3.1方案结构图 (10)3.2工程描述 (12)4.产品说明 (12)4.1摄像产品介绍 (13)4.1.1技术特点 (14)4.1.2技术参数 (15)4.2网络视频编/解码器(DSN-M4T/R) (16)4.2.1主要特点 (16)4.2.2技术指标: (17)4.3传输设备介绍(XQ-54M-5.8 5.8G 无线室外网桥) (18)4.3.1产品特点: (18)4.3.2应用方式 (18)4.3.3技术指标 (19)4.4、有讯网络DWL-2000AP+A 无线AP (21)4.4.1产品特性和优势: (21)4.4.2参数 (21)4.5、系统管理平台 (23)4.5.1、功能概述 (25)4.5.2、系统构成 (25)5.系统主要指标 (31)5.1视频系统 (31)5.2录像存储 (31)5.3系统维护 (31)6.方案特点 (32)7.配置清单 (33)1.方案概述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以综合管理软件为核心,结合嵌入式视频服务器,实现了基于网络的点对点、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的远程实时现场监视、远程遥控摄像机以及录像、报警处理等,通过兼容模拟视频设备实现模拟视频系统与数字视频系统的数字化统一管理。
众所周知,采用无线网络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采用无线网络技术可省去布线的麻烦,可以让信号覆盖到有线网络不能延伸到的地方,可以节约维护成本等。
本方案中设计使用DSN-M4T编码器将前端摄像机输出的模拟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和告警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前端的无线传输设备(5.8G无线网桥)与监控中心进行传输,在监控中心的视频服务器(PC机)上通过CC SERVER软件解码,实时显示在计算机显示器上或通过视频解码器连接到监视屏幕实现多画面监控。
录像由客户端PC机通过软件实时完成。
并且告警信号经过软件处理在监控中心有声光显示或直接进行告警后录像存储。
1.1 设计原则在此方案设计中,以下原则贯穿于设计工作中的全部过程:1、可靠性原则:监控系统的可靠性是监控系统具有实用性的前提,是监控系统应急、防范及事后举证的保证。
2、实时准确的原则: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将被监控对象发生的事件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及时地反映上来。
因此实时性与准确性的原则贯穿在系统设计的各个方面。
3、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保证系统设计的先进性,又要保证系统设计的实用性。
选用的设备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产品,同时考虑系统的总体成本以及实际的气候、地理条件,比较模拟监控、有线网络、无线网络、数字存储等诸方面的特点,为用户提供最合理的建议方案。
4、灵活扩展原则:为了使现有的系统在将来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当前的投资在以后不被浪费,这就需要系统具有充分灵活的适应能力和高度的可扩展性能。
采用Anykey 9554使系统后续升空间很大,以便于系统将来的扩容及与升级。
5、便于维护原则:这是为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考虑的。
系统工程实施结束交付使用以后,应该便于各种日常维护工作,能够方便地进行软件的重新配置、系统的自检与恢复、硬件备品备件的更换和软件系统的升级。
6、安全性原则:安全性一直是网络及系统管理的薄弱环节之一,而用户对网络安全的要求又相当高,因此安全性原则非常重要。
监控系统中主要有以下几大安全问题:数据的私有性(保护监控系统的数据不被侵入者非法获取);授权(authentication)(防止非法侵入者在监控系统上发送错误信息);访问控制(控制对网络资源的访问)。
相应的,在本方案的网络结构和软件设计的安全管理部分中包括了对授权机制、访问控制、加密和加密关键字的管理,另外还建立了系统登陆、操作的安全日志,便于系统的维护和检查。
在软件的功能中,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目的是防止未授权用户非法使用、破坏监控系统,避免由此造成的对系统的破坏或重要数据(如配置数据)的泄密,或者进行未经授权的数据篡改甚至直接对设备操作导致重大故障。
因此软件中提供了用户登录/注销管理、显示用户标识与权限、增加/删除用户标识、权限及口令、观察操作历史记录、值班日志管理以及用户名密码加密存储等多项手段来保证系统安全。
1.2 设计要求及技术指标依据甲方要求和现场的实际情况,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设备选型、功能配置力求先进、实用、经济并且系统具有可扩展性。
(1)图像质量主观评价:≥4分(五级损伤制评分标准)(2)信噪比: ≥40dB(3)图像水平清晰度:彩色系统≥330线(4)工作环境温度:-15︒C~ 60︒C2.基本要求与配置2.1 基本要求由远端监控点、中继站和近端监控点所提供的以太网接口进行传输及相应的网络视频服务器设备进行编码,提供视频(或音频)的录制、查询、回放,为相关用户提供服务。
2.2 交通监控类型原理在各种各样的道路监控方案中,应用的设备基本上一样,都是利用编码器、工控机、摄像机、等专用硬件设施,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软件系统的配置。
但是他们所实现的功能却基本上一样,都是在十字路口或其他相应的地点安装360°全景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获取周围360°或270°的视场方位,并且进行连续的实时监控。
通过360°全景监控系统的摄像机在路口抓拍违章车辆,当车辆“超速”或“闯红灯”时,系统自动对车辆的图像进行抓拍,将车辆的号牌、车辆的类型、颜色、车速等信息记录在存储设备中,以供交通违章处理部门审查。
通常要求具有远程监控功能,图像清晰、存储量大和系统稳定等要求。
另一个重要不同就是监控点与控制、管理中心的网络连接方式不同。
传统的视频监控及报警联网系统受到当时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电视监控系统大多只能在现场进行模拟监视,联网报警网络虽然能进行较远距离的报警信息传输。
但是,传输的报警信息简单,不能传输图像,交警无法及时准确的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报警事件确认困难,系统效率很低。
其实,在交通,电力等分布式管理的行业,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是很成熟的。
因此,交通的远距离网络监控是行业管理的必要手段和可能手段。
传统的远距离监控,图像传输一般采用视频线或微波进行传输,这样容易受到地形等方面的限制,且造价极高,用户难以承受。
因此,应用和推广上都有较大的障碍。
计算机系统的应用、普及,网络通讯技术及图像压缩处理技术以及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安全技术防范行业能够采用最新的计算机、通讯和图像处理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数字图像,可为实现远程图像监控及联网报警系统提供高效可行而且价格低廉的解决方案。
在交通行业中,可充分利用其现有的网络环境与技术条件,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建成高效可靠的远程视频监控与联网报警的智能监控系统,为企业的安全防范、高效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技术保障。
根据实际环境和应用需求网络的连接方式可以选择E1之类的2M E1(DDN)、光纤以太网、WALN无线传输等。
当然这不同的传输方案决定了所选用的设备也不可能完全一样,至少这些设备都得支持相应的传输介质连接方法,也就是有相应的接口。
下面仅以目前应用最广的DDN专线和WLAN无线连接方式的道路监控系统方案进行简单分析,2.2.1 DDN远程监控方案这样一个方案中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道路监控点(通常应用于道路卡口)和监控管理中心。
而且两个部分所用的主要设备都是编码器,它是用来进行视/音频编码、解码的。
以上方案的基本原理如下:首先由监控点的摄像机拍摄违章车辆的模拟视频图像/音频,这个模拟信号一路不用转换直接传输到监控点的工控机,供监控点管理员使用,另一路需先经过监控点的编码器进行编码,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在数字计算机网络中传输。
通过传输介质到达监控中心后,由监控中心的编码器对所接收到的数字图像/音频信号进行解码,这样就还原了原来的模拟视/音频信号。
这时解码还原后的模拟视/音频信号可以由监控中心的管理员通过工控机调用,同时还要通过硬盘录像机对所接收的数字视/音频信号无需解码直接保存。
在这种方式中,由于采用的是2Mbps的DDN专线连接方式,带宽在目前来说并不是很宽,对于比较繁忙的道路监控系统来说,显然效果不是很好。
另外,要注意的是,方案中所用的编码器一定要支持DDN网络通信方式,具体可向经销商了解,否则根本用不上。
以上只是从大的方面来介绍整个监控原理的。
其实在所有道路监控系统中,最关键、应用设备最复杂的部分还是监控点。
而在这些监控点中,又以各种道路卡口所应用的设备最为复杂。
道路交通治安卡口监控系统是指依托道路上特定场所如收费站、交通或治安检查站等卡口点,对所有通过该卡口点的机动车辆进行拍摄、记录与处理的一种道路交通现场监视系统。
通常是由机动车辆感应、车辆拍摄、图像记录、图像处理与信息管理以及辅助光源与辅助支架等几个部分组成。
至于录像机、麦克风等设备的连接通常是采用RS232/422/485串行电缆连接,RS422/485串行电缆最长传输距离可达1KM以上,完全可以满足监控摄像机与监控点编码器的连接需求。
卡口系统不仅可以用于监视道路交通状况如交通流量、速度和通畅程度等,而且还可以通过对所拍摄记录的机动车辆和其它道路交通信息的分析、处理特别是车辆及其车牌信息的自动识别与处理,实现对交通违章、肇事逃逸和嫌疑车辆等的查控与处置,扼制并打击一些显见性违规违法行为,消除各种隐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2.2 WLAN无限连接监控方案由于城市交通路口监控点和交通控制中心一般相距较远,且分布位置较分散,利用传统网络布线的方式不但成本非常高,建设周期长,而且可扩充性、灵活性差,一旦需要增加或者减少被监测点,将会带来新的施工周期。
无线网络可以将多个被监测点与交通控制中心连接起来,且搭建迅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起无线网络链路。
利用无线网桥最远可以支持50公里以上的桥接。
为了保证视频压缩文件的稳定传输就必须有足够的网络带宽,不同的视频压缩文件对网络带宽的要求各不相同,为了达到更好的视频质量,网络带宽就更为重要。
目前无线网络标准协议IEEE802. 11a/IEEE802.11g都可实现54Mbps的传输速率,而IEEE802.11a+、IEEE802.11g+标准的传输速率更是达到了108Mbps,完全能够保证采用MPEG-4格式的数字视频流稳定可靠地进行传输,达到无线视频监控的目的。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路口由视频信息采集点、无线传输系统、交通控制中心三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