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92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行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为闭合复位组,42例行切开复位桡骨远端掌侧钢板内固定术为切开复位组。

结果:9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

闭合复位组优、良、可、差分别为20、21、6、3例,优良率82.0%;切开复位组优、良、可、差分别为18、19、4、1例,优良率88.1%,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92,P>0.05)。

两组患者6周时影像学测量及8周时腕部功能情况比较,切开复位组优于闭合复位组(P<0.05)。

结论: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对于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固定不如内固定精确,桡骨茎突长度、掌倾角、尺倾角复位后存在一定的丢失。

橈骨遠端骨折是指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以内的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腕部骨折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约占成人全身骨折的15%[1],治疗不当容易导致腕关节慢性疼痛和功能障碍[2]。

治疗上多以传统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为主,但随着现代人对骨折复位要求的增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逐渐增多,通过对本院自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9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运用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桡骨远端掌侧钢板内固定术两种方法治疗,现将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9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男59例,女33例;年龄26~83岁,平均53.7岁;损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3例、车祸伤16例、滑倒摔伤63例;就诊时间:最短0.5 h,最长10 d,平均3.2 d;AO分型:A3型34例,C1型28例,C2型16例,C3型14例。

其中50例行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为闭合复位组,42例行切开复位桡骨远端掌侧钢板内固定术为切开复位组。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影像学检查全部病例行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CT检查;②明确诊断,全部病例均为单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③AO分型为A3、C1、C2、C3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

本研究所选病例均经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2)排除标准:①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及局部皮肤条件差者;②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如尺骨远端骨折、腕舟骨骨折者;③既往有腕部陈旧性损伤者。

1.3 方法1.3.1 闭合复位组以Colles骨折为例,患者仰卧治疗床上,助手握住患者腕部,另一助手握住患者前臂上段,拔伸牵引1 min,术者双手拇指按住骨折远端,其余四指握住患者尺桡骨近端,双拇指下压的同时其余四指上提骨折近端并嘱第一助手掌屈尺偏腕关节,同时维持掌屈尺偏位,透视监测见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后,用自制杉树皮小夹板四夹外固定,三角巾悬吊患肢,固定时间4周,定期换药调整夹板松紧度,2、4周时复查DR片。

1.3.2 切开复位组患者取仰卧位,臂丛麻醉满意后,常规术区皮肤消毒,铺无菌手术巾,上臂上止血带,取腕部掌侧切口长6~8 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分开桡侧腕屈肌及掌长肌肌腱,将正中神经牵向尺侧,拇长屈肌腱牵向桡侧,显露旋前方肌桡骨起点并切断,显露骨折,如用小骨折块先用直径1.5 mm克氏针临时固定,关节面塌陷予以撬平后用异体骨或自体髂骨植骨,直视下复位见骨折端对位良好,桡骨茎突长度恢复,掌倾角及尺倾角恢复,予以桡骨远端掌侧解剖钢板固定,依次分层缝合,留置术口引流条,加压包扎,术后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3 d。

1.4 疗效评价参照Jakim等[3]标准进行评分,主观指标(疼痛和功能)30分,客观指标(活动度、握力和畸形)30分,影像检查(掌倾角、尺倾角、桡骨茎突长度及关节改变)40分,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以下)。

1.5 观察指标通过两组患者8周时腕部伸屈功能情况与6周时影像学测量桡骨茎突长度、桡骨掌倾角及尺倾角进行对比分析。

1.6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92例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闭合复位组优良率为82.0%,切开复位组为8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92,P>0.05),见表2。

两组患者6周时影像测量及8周时腕部伸屈功能情况比较,切开复位组优于闭合复位组(P<0.05),见表3。

3 讨论桡骨远端骨折是腕部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4],好发于中老年人,對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有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闭合手法复位支架外固定或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或克氏针内固定支架外固定等[5]。

目前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尚未有统一的标准,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的历史源远流长,大多数的桡骨远端骨折常选用保守治疗方法,尤其对于Colles骨折,非手术治疗疗效明显[6]。

周劲松等[7]认为复杂桡骨远端骨折采用中医非手术治疗仍为主要治疗手段。

特别对于老年患者,陈杰等[8]认为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不一定要解剖复位,可予以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从而避免手术的风险及并发症。

张睿强[9]认为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远期手腕功能恢复基本一致。

本研究通过两组患者的对比分析,在功能上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无明显差异,而且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具有方法简单、损伤小、费用低、患者痛苦较小、骨折愈合好、腕关节功能恢复好[10],但保守治疗在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固定治疗过程中存在桡骨茎突长度、掌倾角及尺倾角的部分丢失,骨折愈合常遗留一定的腕部畸形,对于部分中青年患者比较难以接受。

近年来随着骨科内植物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手术治疗恢复患者腕部良好功能已取得共识,更多患者接受手术治疗[11]。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可获得较坚强的固定,徐文停等[12]研究提出对于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优于手法复位外固定,特别应用鎖定钢板,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是目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最流行、应用最广的方法[13],在固定早期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对早期功能恢复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手术的创伤,内固定物的高昂费用,且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增加了患者的痛苦[14],手术治疗特别对于老年患者仍较难于接受,为了减少手术创伤,近年亦提出了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内固定术后由于钢板的支撑,桡骨茎突的长度、掌倾角及尺倾角较少丢失,张勇等[15]认为采用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对于维持术后桡骨远端长度及腕关节功能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总之,桡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肯定,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是否有更好的长期疗效仍不确定[16]。

因此在选择手术治疗时应从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对功能、外观的要求及自身的经济情况等多方面予以考虑。

通过对本院9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后的随访及分析,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对于不稳定型骨折的固定不如内固定精确,在桡骨茎突长度、掌倾角、尺倾角复位后存在一定的丢失,但操作简单、损伤小,适合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稳定可靠,对不稳定型骨折若闭合复位有再移位趋势应适当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年龄、骨折类型选择治疗方法,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1] Davis D I,Baratz M.Soft tissue complications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J].Hand Clinics,2010,26(2):229-235.[2]朱小虎,周临东,张惠法,等.桡骨远端骨折治疗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4):453-454.[3] Jakim I,Pietense H S,Sweet M B.External fixation for intra articular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radius[J].J Bone Joint Surg Br,1991,73(2):302-306.[4]郭世明,石玲玲,郭志明,等.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医正骨,2015,27(4):15-20.[5]姜保国,张殿英,傅中国,等.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J].中华骨科杂志,2004,24(11):645-648.[6]張雄,谢心军.桡骨远端骨折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探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0):107-108.[7]周劲松,唐晓俞.复杂桡骨远端骨折中西医治疗的临床探讨[J].华西医学,2016,31(8):1409-1412.[8]陈杰,曾文生,刘志清,等.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N].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8(2):32-34.[9]张睿强.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0):34-35.[10]张容超,徐卫国,万春友,等.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168例[J].中医正骨,2015,27(11):61-64.[11]李夏,王秋根.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3,34(1):23-25.[12]徐文停,倪诚,喻任,等.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傷杂志,2014,29(1):50-51.[13]郑上团,吴斗,郝海虎,等.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展[J].中华骨科杂志,2016,36(5):314-320.[14]陈民,林学波,王寰,等.改进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骨伤,2008,21(2):87-89.[15]张勇,阿良,张乐,等.固定方式对C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长度维持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6,45(3):246-248.[16]徐志国,张超,曹聪,等.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3,34(3):178-18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