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经济法课件(7)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经济法课件(7)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二、产品与产品标准和质量
1、产品定义: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 产品。 未经过加工制作的 天然物品,不属于这里的产品,初级农产品也不属于这里的产品。建筑 工程和军工产品不属于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范围之内,但是建筑材料、 建筑构件和设备、军工企业生产的民用产品适用产品质量法的规定。 2、产品质量定义 (1)定义:产品质量是指产品能满足规定的或者潜在需要的特性和特 性的总和。它具体是指产品的安全性、适用性、可靠性、维修性、有效 性、经济性等质量指标,它反映、代表了产品的质量状况。 (2)基本要求 ①适用性。由于产品的生产、交换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就要 求每一件合格的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愿望。所以,产品的适用性是 评价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②安全性 。产品实现其适用性,必然是通过产品的使用这一途径来体现 的。这就要求产品在使用环节上安全可靠,不会给使用者和其他人带来 人身、财产上的危险。 ③经济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的使用价值主要通过市场交换来 实现的,在市场交换中,要求产品价格公道,正确反映供求关系和价值 规律,不要造成不应有的资源浪费。
第二节 产品质量责任
四、国外关于产品质量法律责任追究方面的发展趋势 1、赔偿数额不断增大 2、按市场份额承担责任 3、协同责任 4、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 五、产品质量法律责任的承担 1、责任的承担 (1)生产者的严格责任。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生 产者应当 承担赔偿责任。也即,无论生产者处于什么样的主观心理状 态,都应承担赔偿责任。 (2)销售者的过错责任 。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 他人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㑽责任。但销售者如果能够证明自 己没有过错,则不必担赔偿责任。 2、承担方式
第二节 产品质量责任
三、产品质量法律责任归则原则 1、对生产者实行严格责任制度,即无过错责任制度,也就是只要产品有缺 陷,不论生产者主观上是否有故意或过失,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但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2)产品投入流通时 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3)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 能发现缺陷存在的。
第七章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一、产品质量法调整的对象 1、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关系:相关行政机关如技术质量监 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是监督管理时与经营者 之间形成的不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2、产品质量责任关系:因产品缺陷而产生的经营者与用 户消费者之间的平等主体的法律关系。 3、产品质量检验、认证关系:经营者、用户、消费者因 产品质量检验认证与社会中介机构 —— 检验认证机构 产生的法律关系。
1、不合格。产品质量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存在着不合理的危险性,或 者产品不具备基本使用性能,或者不符合生产者、销售者对产品质量作 出的明示承诺,
2、缺陷。指商品存在危及人身健康、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或者不 符合国家、行业对该产品保障人身健康、财产安全的标准而存在的不合 理危险。包括设计缺陷、原材料缺陷、制造缺陷和指示缺陷。 3、瑕疵。指销售者作为出卖人交付的产品未达到法定的质量标准以及约定 的技术要求,未能出现买受人所期望的质量状况,从而使买受人不能按 计划使用产品。在产品质量法中规定了三种情形: ①不具备产品应当具 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②不符合在产品或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 产品标准。 ③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4、不符合约定要求。是指产品的质量、使用性能不符合生产者、销售者以 公开方式所作的承诺。
第二节 产品质量责任
二、产品质量责任 1、定义:指生产者和经营者因在产生或销售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而应承担 的责任。 2、产品质量责任的形式 (1)产品质量合同违约责任 (2)产品质量“三包”:包修、包换、包退 (3)产品质量法律责任:又称为产品侵权赔偿责任 其构成要件包括:产品存在缺陷、产品缺陷致人损害、消费者或使用者 本身无过错。 4、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情形: ①违反默示担保义务 ②违反明示担保义务 ③产品存在缺陷
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2、产品质量制度 (1)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2)产品标准化制度 (3)产品计量制度 (4)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5)产品质量检查制度 (6)产品质量表示制度 (7)产品质量社会监督制度 (8)产品召回制度 (9)产品质量纠纷解决制度
第二节 产品质量责任
一、产品质量概述 与产品质量问题有关概念的规定
(1)民事赔偿 (2)行政处罚 (3)刑事责任
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3、产品标准定义 (1)定义:是对产品所做的技术规定,它是判断产品合格与否的主 要依据。 (2)类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经备案的企业标准。 (3)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该标准;没有国 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允许适用其它标准,但必须符合保障人体 健康及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三、产品质量的国家管制 1、手段:通过制定产品质量官制的法律来实现 2、执行管制的机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价格管理部门等。
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四、有关产品质量的立法和制度 1、产品质量立法 (1)国际上关于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公约 《使成员国产品责任相关接近的指示草案》 《关于人身伤害产品责任欧洲公约》 《关于对有缺陷产品的责任指令》 (2)我国关于产品责任的立法 1993年9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2000年7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
2、对销售者实行过错责任制度,即只有因销售者主观故意或过失而导致产 品缺陷引起损害的,销售者才承担法律责任。此外,销售者不能指明缺 陷产品的生产者和供货者的,推定为销售者有过错,对此应当承担法律 责任。生产者和销售者对产品质量缺陷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 任,但是,不论最终责任应由谁承担,销售者对损销售者有追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