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邹韬奋

邹韬奋


五.韬奋精神的内涵
1.坚定地政治立场和高尚的气节 2.密切联系群众的人民报刊思想。 3.重视受众,注意读者需要的服务精神。 4.坚持言论独立,力求办出特色。
六.韬奋的贡献
1.开启了以新闻评论为代表的大众化语言风 格,其明显畅快的文风满足了读者的需要, 同时,其多样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述方法推动了中国新闻 评论的发展。 2.注重新闻言论内容的创新,提倡小型化的 言论,并首次以对话的形式答读者问,开创 了”述评式”言论的新时代。
2009年邹韬奋被评为100位为新中
邹韬奋
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
一。
二、文献综述
1.以邹韬奋为关键词搜索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15
81
89
89
75
70
60
50
53
69
2.以邹韬奋的新闻思想为主题搜索
2014
2013
2012
人民的喉舌
——走进邹韬奋 西北政法大学张晓 qq1106049225
一、人物背景
邹韬奋(1895—1944),原名邹恩 润,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报刊 评论家,也是伟大的爱国者,著名 的政治活动家。1926年从接办《生 活》周刊开始他的新闻生涯,先后
主编过六刊一报,并创建生活书店。
一生致力于以读者利益为中心,立 足大众立场。
评价
谢谢观赏
已报道和评论时事政治问题为主,关心和议 论国家大事,批判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发 行各种抗日救亡文章,团结一致,共同抗日。 已经接近无产阶级的观点。 5.1933年7月被迫出国,在探索世界大势和 中国的出路的同时,学习钻研了马列主义经 典著作,并对外国新闻事业做了大量的考察, 开始运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来分析报刊。 明确了报刊作为一种舆论工具,在阶级社会 里总是为一定的阶级、一定的集团服务的。
并且指出言论要完全做人民的喉舌,新闻要 完全做人民的耳目。他此时的办报思想已经 是完整的无产阶级人民报刊理论。
1936年11月因宣传抗日 救国被捕入狱,在狱中 回顾自己的办报生涯, 写了《经历》和《读书 偶译》,进一步坚定了 无产阶级世界观。他指 出报刊和社会现实有着 密切的联系,社会改造 到现阶段绝不能从个人 主义出发,立志以读者 利益为中心
《中共中央电唁邹韬奋先生家属》 毛泽东 周恩来 宋庆龄等人的挽联题词
3.《韬奋年谱》邹嘉骊 记录了抗战时期韬奋在国统 区光辉的努力。 比较详实地记述了“国民参 议会”的真实情况。 韬奋思想最后的升华。
4.《萍踪寄语》 这本书其实就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 一本欧洲游记,记者对当时游历欧 洲考察的各种见闻做了如实的陈述, 文笔优美,寓意深刻,具有极强的 可读性。 三集: 初集:英、法、意大利 二集:德国、比利时、荷兰 三集:苏联 《萍踪忆语》美国
四.邹韬奋的新闻思想
无产阶级大众新闻思想(主题) 为人民大众服务(主线)
正确的动机观 富有创造精神的业务观 为劳苦民众说话的立场观 充分满足读者需要的群众观 具有阶级性和相对性的新闻自由观 以人格、报格为第一的新闻道德观
动机观
《<生活>周刊究竟是谁的》一文中:我们办 这个周刊,心目中无所私于任何机关。我们 念念不忘的,是要替社会造成一个人人的好 朋友。 《生活》周刊是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以社 会的改进为鹄的。就是赚了钱,也是还于社 会,不是为个人或者任何机关牟利。 《新闻记者活动的正确动机》 新闻工作要为社会大众的福利而活动,而不 要为自己的私图而活动。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3
6
9
2
4
5
5
4
4
4
研究学者对邹韬奋先生的研究大都集中
新闻思想 韬奋精神 韬奋小言论的特点 办报活动及其特点 历史贡献及其影响
《生活》周刊中的新闻出版思想体现
1.《邹韬奋研究》本丛书由韬奋纪念馆主办, 主要刊登新发现的韬奋佚文及手纪照片, 国内外作者研究韬奋的论文及研究动态, 国内外已在其他报刊发表的有新观点、新 思想、新材料的研究文章的摘要,有关韬 奋纪念研究活动的大事记和活动照片等
七、韬奋新闻奖
1.创办于1993年,中国记协和中国韬奋基金 会联合举办,是为了鼓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继 承和发扬邹韬奋同志真诚为人民服务的崇高 品德和思想作风而设立的,是奖励我国新闻 工作者优秀成果的最高荣誉奖,也是经中共 中央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 2.本奖从1993年起每三年评选一次,从2000 年起本奖改为每两年评选一次,如今现在已 经评选了12届。2005年范长江新闻奖和韬奋 新闻奖合并统称为“长江韬奋奖。
6.抗战爆发后,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此时其报刊发挥了人民报刊的战斗作用,新 闻观点集中表现为向国民党反动派争取新闻 自由的民主权利。在为《新华日报》创刊三 周年写的《领导与反应》中,以马克思主义 观点科学地阐述了人民报刊的性质与任务, 并且介绍了《火星报》在俄国革命运动中的 作用和经验。 无产阶级人民报刊理论完全成熟
雷群明《 继续学习和弘扬韬奋的服务精 神》 张 宏 《韬奋精神对当代出版人的意义》
欧阳文彬 《学习韬奋的办刊原则》 王 瑞 《简论邹韬奋读者意识的发展与成 熟》 梁小建《 略论《生活》周刊第一卷的价值》
2.《韬奋全集》(14卷)1995年上海 人民出版社 《我们的立场》《患难余生记》 《萍踪寄语》《经历》 《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 求》 《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 《对国事的呼吁》 范长江《韬奋思想的发展》 胡耐秋《韬奋的流亡生活》
立场观
办报之后怎么样为大众服务 刊布的言论和述评替谁说话 《我们的立场》 《我们最近的思想和态度》 《我们最近的趋向》等文章中我们能看出他 的立场、信仰和态度,其核心思想就是:凡 遇有所述评或建议,必以劳苦民众的福利为 前提,也就是以劳苦民众的立场为出发点。
群众观
核心内容:心中要装有群众,在为人民群众 服务的问题上殚精竭虑,不断探索。 1.在报刊内容上,他用“敏锐的眼光,深切 的注意和诚挚的同情,研究当前一般大众所 需要的是怎样的精神食粮。即:及时地认真 地把反映当前时代需要的最新内容奉献给读 者。 2.替群众说话,做人民的喉舌。 3.文字力求大众化,尽可能用白话来写言论
群众观
和新闻。 4.尽自己的心力为读者服务,做读者的好朋 友。(开辟读者信箱,认真对待读者的来信, 力求为读者答疑解惑;义务的创立书报代办 部,专门处理读者委托代办的各种事情;生 活书店)
业务观
1.业务创新精神,办出独具个性和特色的报 刊。 2.新闻评论的写作。 站在大众的立场说话,考虑大多数民众的利 益 文字要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切合当前大家 所注意所要解决的各种实际问题,不要公式 化的空论文章。 3.新闻(消息)的要求:快速及时 事实的 准确无误
业务观
4.关于编辑业务思想 注意最大多数的群众在文化方面的实际需要 ,为他们提供精神文化食粮 选稿以“有趣味、有价值”为标准 亲自抓“一头一尾”。 编辑刊物要一丝不苟,做到无错别字 经常征求读者的意见,不断改进编辑工作 甘做花匠和垫脚石
自由观
1.独立办报,追求言论自由。无任何党派, 靠广告养刊物,不偏不倚报道事实。 2.不畏强权,争取言论自由。敢于报道其他 报刊不敢揭露的事实,言辞犀利批评国民党, 揭露国民党政府的丑恶行径。 在《国事紧张中的言论自由》:真实的消息 要让民众看到,正确的评论要让民众听到。
韬奋新闻奖对韬奋原型的传承
1.对精英知识分子原型的传承 2.对作品应和时代主题的传承。 3.对奉献者原型的传承。
韬奋新闻奖对韬奋原型的改造
1.意识形态指涉益发鲜明。 2.专业教育背景的强化。 3.对新型媒体的接纳。
韬奋新闻奖评选规则的思考
1.关于参选者的年龄 2.关于参选者的职务 3.关于舆论监督。
自由观
他所说的言论自由,一是人民的一种最重要、 最基本的权利;二是民众有自由发表意见和 获得真实信息的权利;三是民众里面要彼此 尊重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
“奋斗不懈,为的是团结抗战;救国有道, 所求在民主自由。”
道德观
1.为大众服务的职业理想和道德追求 2.人格和报格是新闻事业赖以生存的基础。 3.记者要克服个人主义,服膺集团主义。 4.记者应正确处理好义利关系。
5.邹韬奋办报特点在《生活》周刊的呈现 6.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看邹韬奋及《生活》 周刊 7.珍贵的遗产——邹韬奋的办报思想 8.邹韬奋办报活动及“韬奋精神”略论 9.邹韬奋的新闻思想探析
三.邹韬奋新闻工作生涯(思想转变)
1.1895年出生于福建一个破落家庭,1921年 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2.1921年毕业后,在中华职业教育任编辑, 负责《教育与职业》月刊,25年《生活》周 刊创办后,参与《生活》周刊的编辑工作。 3.1926年接手《生活》周刊,大刀阔斧改革, 1931年以前一种初步的、朦胧的人民报刊思 想。 4.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主编的刊物从以 反映和探讨生活问题为基本内容,逐渐转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