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例讨论(最终版)
死亡原因
• 胃腺癌 贫血,
转移
所需氧气不足
消瘦, 恶病质肺癌导 致阻源自呼吸道, 呼吸困难化脓性炎
or
肺部感染
形成浓痰
脓肿
01
病
例
01
血常规 红细胞数
血红蛋白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提示 有出血症状和贫血,白细胞增 多,提示机体有炎症 只要有1%的肝细胞被破坏,就可以使血清酶增高一 倍。因此,谷丙转氨酶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肝功能 数值 正常值 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该患者的指标远远高于正常 2.50 x 10∧12/L 男 4.0 ~ 5.5 x 10∧12/L , 女 值,提示肝功能严重受损。总蛋白降低常见于营养不 10∧12/L 良和消耗增加,(如恶性肿瘤等),合成障碍(如肝 硬化)蛋白丢失(如失血等)。白蛋白降低基本与总 80 g/L 男 120~160 g/L 女 110~150 g/L 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肿瘤病例讨论
中西医临床一班
小组分工:
1.找资料:刘振威,李观志,严梓健,李焕坤, 马永熙,蔡雪君,易嘉琪,朱秀玲, 黄治华,佘锐豪,吴晓敏 2.PPT制作:周思彤,廖培基 3.PPT演讲:朱秀玲,黄治华,佘锐豪 4. 病例录入:丘维康
目 录
01
病
02
例
我们的讨论
03
分
析
01
病
例
患者:陈XX, 女,63 岁。 主诉:上腹痛、腹胀五个月,反复黑便、呕血三个月。 机体快速消瘦,可 能有恶病质 现病史:患者于五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隐痛、不适,服胃舒平、去痛片等稍见缓解。 三个月前自觉腹痛较前加重,餐后尤明显,伴呕吐、黑便和呕血。起病以 正常范围为36.1℃~ 正常成人脉搏为60到 呼吸正常值平静呼吸时 100次/分, ,成人 而一般人正常血压范围为:收 来,患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重较前减轻约 15公斤。 37℃,体温偏高,可 常为每分钟70-8016 次,平均约 ~20次/分(也相对比较正 72 缩压140--90mmHg ,舒张压90-既往史:否认伤寒、结核、痢疾等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不外伤及手术史。 能有细菌感染 次/分,相对正常 常) 60mmHg(也是比较正常的) 淋巴结转移瘤:淋巴结常较硬, 个人史:出生并生活在广州市,无疫区接触史,无烟酒嗜好,否认性病和冶游史。 胃癌多向左侧锁骨 肝癌引起肝疼的症状特点:肝癌引起的肝区疼痛 质地不均匀,可找到原发灶, 一般需要腹腔游离液体大 上窝淋巴结群转移 体格检查 :体温38.3℃,脉搏 86次/分,呼吸 20次/分,血压120/70mmHg。 常由于肿瘤生长迅速使肝包膜张力增大,或肝癌 很少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于1000ml才能出现移动性 体重30 kg, 神清,慢性病容、营养不良、对答切题、检查合作。 浸润肝包膜所致。常是肝癌中晚期的首发症状 浊音 左锁骨上多个淋巴结肿大,质硬。腹膨隆,腹围75 cm, 肝右肋下2cm, 是放射科的术语,指在钡剂造影时,由于病变 肝区叩击痛,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 +)。 向腔内突出形成肿块,即在管腔内形成占位性 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红细胞数2.50 x 10∧12/L,血红蛋白80 g/L,白细胞 病变,所以造成局部造影剂缺损。常见于肿瘤 或增生性炎症引起的肿块。发现“龛影”提示 10.60 x10∧9/L; 提示小叶性肺炎,也称支气管肺炎。基本病变 胃壁有损伤,多是溃疡的征象。发现“充盈缺 ②肝功能:谷丙转氨酶( ALT) 400 U/L;血清总蛋白50 g/L,血清 为炎症渗出,病变常起于支气管或细支气管, 损”提示有组织长出胃壁 白蛋白(A) 继而累及肺腺泡或肺泡。影像学特征是沿肺纹 20 g/L,血清球蛋白(G) 20g/L, A/G=1:1; B超的强回声团考虑 理分布的小片状或斑片阴影,密度不均匀,边 ③血清癌胚抗原( CEA):120 ng/mL 。 囊肿 缘淡薄而模糊 X线钡餐检查:胃肠透视发现胃小弯侧近幽门处有充盈缺损和腔内壁龛 B超:肝脏有多个大小不等强回声团。 胸片:肺部多发散在、界限清楚的圆形病灶,多靠近胸膜,之间可见散在模糊片状阴影。
10.60 x10∧9/L 4~10 x 10∧9/L
病
例
3.5 ~ 5.0 x
白细胞
肝功能
数值
正常值
谷丙转氨酶(ALT) 血清总蛋白(TP) 血清白蛋白(A) 血清球蛋白(G) A/G
400 U/L 50 g/L 20 g/L 20g/L 1
0~38 U/L 60~85 g/L 35~55 g/L 20~35 g/L 1.0~2.0
患 者 的 病 理 诊断Ⅰ
02
我 们 的 讨 论
患 者 的 病 理 诊 断Ⅱ
03
分
析
03
分
析
03
分
析
03
分
析
02
我 们 的 讨 论
经过一系列分析讨论,认为该患者为恶性肿瘤。理由如下:
分化程度 核分裂象 生长速度 生长方式 继发改变 转移 复发 对机体影响(主要)
良性肿瘤 分化好,异型性小 无或少,不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缓慢 膨胀性或外生长性 少见 不转移 不复发或很少复发 较小,主要以局部压迫或阻塞
03
分
析
肿瘤的转移方式
03
分
析
本例的转移方式 &本例的肿瘤转移过程
03
分
析
镜下见病灶内细支气管腔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及坏死渗透物,上 皮细胞有坏死脱落,细支气管周围肺泡腔有中性粒细胞及液体 渗出,说明转移的肺癌导致肺部感染,发生化脓性炎或脓肿形 成浓痰阻塞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贫血、消瘦导致机体组织 得不到正常代谢所需的氧气。
恶性肿瘤 分化差,异型性大 多,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较快 浸润性或外生长性 常见,如出血、坏死、溃疡形 成等 可转移 易复发 较大,破坏原发部位和转移部 位的组织;坏死、出血,合并 感染;恶病质
通过此病例如何判断肿 瘤的良恶性Ⅰ
02
我 们 的 讨 论
本例肿瘤良恶判断依据:
通过此病例如何判断肿 瘤的良恶性Ⅱ
患者的症状:患者于五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隐痛、不适。三个月前自觉腹痛较前加重, 餐后尤明显,伴呕吐、黑便和呕血。起病以来,患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 体重较前减轻约15公斤。入院后给予化疗和营养支持疗法。患者进行性消瘦、 贫血、腹胀及腹水,并出现咯血,咳浓痰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经抗感染治疗 无效,两个月后死亡。加上在患者的胃,肝,肺,淋巴结,卵巢等病灶中镜 下见大量腺样细胞巢所以诊断胃腺癌。
正常状态下,人体腹腔内有少量液体(一般少于 提示转移的肺癌导致肺部感染, 200ml),对肠道蠕动起润滑作用。腹水是一种病征, 出现化脓性炎或咯血,咳浓痰, 产生腹水的病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有营养障碍病、 阻塞呼吸道 恶性肿瘤腹膜转移、卵巢肿瘤等。 1000ml 以上的腹 身体极度消瘦,提示癌症导 死亡经过 :入院后给予化疗和营养支持疗法。患者进行性消瘦、贫血、腹胀及腹水, 水可引起移动性浊音,患者有消瘦、恶病质、淋巴 致恶病质 并出现咯血,咳浓痰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经抗感染治疗无效,两个月后死亡。 结肿大或腹部有肿块多为恶性肿瘤。
呕血的病因虽多,但主要的病因是消化性 黑便通常是由上消 溃疡(又伴左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考 化道出血造成的 虑胃癌与胰腺癌。
尸解摘要:身体极度消瘦,体重30 kg。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腹水2500 ml, 橙红、半 透明状。 胃: 胃小弯近幽门局部隆起,黏膜皱襞消失,中央有一4.0 cm x 3.0 cm大小溃疡,边 缘不规则隆起,切面灰白色、质硬,底部凹凸不平,有出血坏死。镜下见大量腺 样细胞巢侵入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 肝脏: 体积增大,表面及切面可见大小不一的灰白色结节,境界清楚。镜下结节内分 为不规则腺样细胞巢,与胃内病灶相同,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象。 肺脏: 表面及切面可见多发散在的灰白色结节,境界清楚,镜下病变与胃内病变相同。 双肺下叶还可见散在黄白色1 cm左右实变病灶,镜下见病灶内细支气管腔内大 胃癌向胃周边,肠系膜、大网 量中性粒细胞及坏死渗出物,上皮细胞有坏死脱落,细支气管周围肺泡腔有中 膜、纵隔、肝门、肺门等处有 性粒细胞及液体渗出。 多发淋巴转移 提示胃癌向卵巢种植性转 淋巴结: 胃周边、肠系膜、大网膜、纵隔、肝门、肺门等处淋巴结肿大变硬,切面灰 移 白,镜下病变相同,正常淋巴结结构破坏,内见腺样细胞巢。 卵巢: 双侧均有多个灰白色大小不等结节,镜下与肝脏内结节相同。
02
我们的讨论
患者的病理诊断?
患者的死亡原因?
我们 通过此病例 的 讨 论 分 析 如何判断肿 内容 肿瘤的转移方式
瘤的良恶性? 有哪些? 此病例肿瘤转移 方式如何表现?
02
我 们 的 讨 论
病理诊断: 胃癌的常见症状:早期胃癌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 上消化道症状。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 常有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随着病情进 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根据肿瘤的部位不同,也有其特殊 表现。贲门胃底癌可有胸骨后疼痛和进行性吞咽困难;幽门附近的胃癌 有幽门梗阻表现;肿瘤破坏血管后可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 腹部持续疼痛常提示肿瘤扩展超出胃壁,如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腹水、 黄疸、腹部包块、直肠前凹扪及肿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