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

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2)
我的收获是…….
五、当堂测试(13)
见下页
由学生谈学习中的收获,做的好的组可得分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当堂检测
1、在一个样本中,2出现了x 次,3出现了x 次,4出现了x 次,5出现了x 次,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2、某人打靶,有a次打中 环,b次打中 环,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靶____________环。
3、老师在计算学期总平均分的时候按如下标准:作业占100%、测验占30%、期中占35%、期末考试占35%,小关和小兵的成绩如下表:两个人的成绩谁的好?
学生
作业
测验
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
小关
80
75
71
88
小兵
76
80
68
90
4、为了鉴定某种灯泡的质量,对其中1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单位:小时)
(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4:2:2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
三、课堂展示(10):
1、八年级一班有学生50人,八年级二班有学生45人。期末数学测试中,一班学生的平均分为81.5分,二班学生的平均分是83.4分,这两个班的平均分是多少?
2.课本P113页
学习内容
20.1.1平均数
主备人
授课人
课型
新授课
班级
初二各班
时间
年月日
学习目标
1、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重点
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以及运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对数据的权及其作用的理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札记
一、自主学习(10):
学习教材P111-P114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后完成下列问题:
寿命
450
550
600
650
700
只数
20
10
30
15
25
求这些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
1.你认为P112“思考”中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2.正确的解法应是怎样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3.什么是加权平均数?
4.P112“例1”中,所求的结果已不再是各人听说读写成绩的简单平均,而是听说读写成绩的加权平均数,它们的权分别是多少?
5.P113“例2”中,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都是两个95分与一个85分,为什么他们的最后得分不同呢?谈谈你对权的作用的体会。
二、合作交流(10)
1.教材P127练习第1,2题。
2.某广告公司欲招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甲、乙、丙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



创新
74
66
70
综合知识
85
72
50
语言
45
66
90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取?
由学科长组织本组同学交流预习中的收获和疑问。并做好要展讲的准备或疑点的标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