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旅游的导游词
截至目前,河南共有世界文化遗产6项25处.今天为大家带来河南旅游的导游词。
河南旅游的导游词篇1小沟背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北部晋豫交界的邵原镇境内,处于太行山南端和中条山东端交汇点,属典型的火山岩构造为主的自然风景区。
东与王屋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毗连,西与山西省垣曲县接壤,南傍小浪底黄河三峡与古都洛阳隔河相望,北依太行原始森林与山西省阳城县为邻。
从济洛(阳)、济焦(作)高速公路至济源,再转济邵高等级公路可达,距济源市区55公里。
小沟背风景区为中山地貌,处于华北地区唯一遗存的原始森林腹地,由银河谷地、鳌背山、待落岭三部分构成,总面积50平方公里,自然景观奇特,文化内涵丰富,著名景观60多处,既是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精华所在,又被评为“中国女娲神话之乡。
在王屋山由海变山过程中,小沟背形成了罕见的火山熔岩上覆盖海相沉积岩的地质奇观,满沟的五色石千姿百态点缀其间,大的如楼宇,小的似鸟卵,被形象地称为“彩石谷,清澈的溪流在墨绿色的火山基岩上奔腾跳跃,巨石相间,潭瀑相连,新修的悬空栈道因山就势,造型别致的各种小桥朴实典雅,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河南旅游的导游词篇2娘娘山又名女郎山,位于小秦岭山脉的最
东端。
关于娘娘山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故事。
相传汉时,山下有李姓二女,年及婚嫁,母欲择配,终不允,母曰:妇人以夫为家,未有终身不嫁者。
二女指山曰:此即吾夫家也。
遂逃至山巅,后偕其母羽化而去,常呼风唤雨,广降甘霖,造福百姓,因而又名夫家山。
千百年来,有关娘娘山的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着许多神奇动人的故事,使娘娘山成为豫西人民心目中的神山。
山顶娘娘庙,黄天墓、捞儿撵等景观都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人文故事,为娘娘山披了神秘面纱。
娘娘山共分6大景区29个景点,其中,“秦岭雪橇,属古灵宝二十景之一。
娘娘山之险在靠近主峰顶的马鞍桥段,登山者脚踏宽不盈尺的石槛,下临千仞深谷,加之耳旁山风呼啸,其险不亚于黄山之鲫鱼背,华山的擦耳崖。
娘娘山山体完整,山脊狭窄峻峭,尖峭的山峰突兀屹立,时见笔直山柱、石墙横空出世,高耸云间。
在风口附近海拔1136米处,有一巨石形千年乌龟,龟盖、龟头浑然天成,整齐完美,龟体、龟头向着向着主峰娘娘庙,称之为“金龟朝圣。
独立的西峰,有风吹巨大的花岗岩体形成了石猴观天、先龟负重、巨龙腾空等各种地貌造形,鬼斧神工,惟妙惟肖,极富美感。
娘娘山峡谷地貌发育独特,河谷多呈V型,幽谷清泉,茂林繁花,如临仙境,著名的山泉就有小龙潭、马刨泉、黑龙潭、白龙潭等十余处。
娘娘山之雄在于登临1556.12米的主峰峰颠,极目东眺,灵宝市高楼林立,人车如流;南望平湖,气象万千,窄口水库宛如一块碧玉镶嵌于群山之间;西伫雪壁,花岗岩森严壁垒,形成蔚为半观的飞流石瀑;北瞰果海,弘农古塬郁郁葱葱,更有春色黄花,漫山遍野,加之6万亩的松柏林,青黄相肌,层次分明,令人有心旷神怡、阅尽沧桑、陶然忘我的全新感受。
雪花洞的发现,使古景又增新容,实为中华文明揽胜之名珠。
雪花洞是发育在石灰岩地区的一个天然溶洞,全长1110米,共分三厅一走廊,面积约4000平方米。
雪花洞是一个奇妙的地下世界,它“寂静、幽雅、深邃,洞内终年恒温,保持在15℃左右,是游览观光的宜人去处。
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协会会长朱学稳教授对雪花洞作了高度评价,他讲到:“雪花洞因洞道宽畅,洞饰华丽,独居群洞之首,为方圆数百里至千余公里范围内可供开发旅游洞穴的一枝奇葩,是我国中原地区重要的喀斯特区和洞穴之乡(因这里有100多个洞穴)。
洞中晶莹漏玉、玲珑剔透的石花、石葡萄和石珊瑚等次生化学沉
积物布满整个雪花走廊,其面积之大,形态之美,在国内外目前发现的洞穴中均属罕见,可谓是“天下第一雪花洞。
雪花洞内的片片鹅毛大雪的石花堆积于洞壁上,长达173米的“雪花走廊,恍如两扇巨大的玉屏,洞壁上朵朵、簇簇、串串的石花、石葡萄、石珊瑚、玉色斑澜、碧光银花、鸟语花香,成为中州大地一棵璀灿的明珠.近些年来,该景区先后筹资3000多万元,对雪花洞内部进行了整修,修建了小龙池、将军寨、朝圣城、老君洞等景点,是巩义市目前接待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一个风景区,每年可接待游客18万人次,门票收入200多万元。
猜您感兴趣:1.河南八篇导游词2.河南旅游景点导游词3篇3.河南旅游简介导游词3篇4.河南景点导游词3篇5.河南省概况导游词3篇6.河南旅游导游词7.河南旅游景点导游词8.河南优秀导游词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