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结构加固方法1

钢结构加固方法1

钢结构加固方法
1、改变结构计算简图的加固
2、加大构件截面加固
3、连接的加固与加固件的连接
4、裂纹的修复与加固
改变结构计算图形的加固
改变结构计算图形的加固方法是指采用改变荷载分布状况、传力途径、节点性质和边界条件,增设附加杆件和支撑、施加预应力、考虑空间协同工作等措施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

连接的加固和加固件的连接
一、加固连接方法的选择
二、焊缝连接的加固
三、螺栓和铆钉连接的加固
四、加固件的连接
混凝土结构的破坏特征:梁、板梁板承载力不足的原因
1、施工原因
2、设计原因
3、使用原因
4、其它原因:地基不均匀沉降采用不成熟的构件构件形式带来的影响构件耐久性不足
正截面破坏特征:少筋破坏适筋破坏超筋破坏
斜截面破坏特征斜拉破坏剪压破坏斜压破坏
混凝土结构的破坏特征:屋架
钢筋:位置,焊接质量,节点配筋的合理性施工质量施工工艺地基沉降预应力张拉工艺预应力锚具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方法
加大截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粘贴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
混凝土结构梁板加固设计
加大截面加固法增补受拉筋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粘贴钢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
加固计算方法
1、受力特征分析
2、使用阶段钢筋应力的计算与控制
3、承载力计算
预应力加固法:预应力筋张拉
1、千斤顶张拉法
2、横向收紧法
3、竖向张拉法:人工竖向、千斤顶竖向
4、电热张拉法
预应力加固法:预应力损失
(1) 锚固损失(2) 折点摩擦损失(3) 钢筋松弛损失(4) 混凝土徐变损失
混凝土结构柱、屋架加固设计
1、加大截面法加固混凝土柱
2、外包钢加固混凝土柱
3、置换法加固混凝土柱
4、混凝土屋架加固
体系加固法整体加固法杆件加固法
节点加固法卸载法增设支撑或支点加固法
改变支座连接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法
撑杆式构架加固法
使屋架与天窗架构成整体加固法再分式加固法
增大杆件截面加固法
焊接加固法
铆接加固法
钢屋架加固
湿式外包钢法:外包型钢与柱混凝土间以乳胶水泥粘贴或以环氧树脂化学灌浆等方法粘结时称为湿式外包钢加固。

干式外包钢法:外包钢与柱混凝土间无粘结,或虽填塞有水泥砂浆仍不能确保结合面剪力有效传递
抗震加固基本规定以建筑结构可靠性状态来判定建筑结构的可靠性等级,划分三层次四等级的评级方法
可靠性鉴定可分为安全性鉴定和正常使用性鉴定
下列情况需进行可靠性鉴定:
1、建筑物大修前的全面检查;
2、重要建筑物的定期检查
3、建筑物改变用途或使用条件的鉴定;
4、建筑物超过设计基准期继续使用的鉴定
下列情况需进行安全性鉴定1、危房鉴定及各种应急鉴定2、房屋改造前的安全检查;3、临时性房屋需要延长使用期的检查4、使用性鉴定中发现的安全问题
下列情况需进行正常使用性鉴定:
建筑物日常维护的检查;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鉴定;建筑物有特殊使用要求的专门鉴定。

砌体结构加固概述:需加固的情况
(1)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墙体产生沉降裂缝。

(2)由于屋面热胀冷缩,墙体产生温度裂缝。

(3)局部砌体墙、柱承载力不足。

(4)由于房屋改建加层而使原砌体房屋承载力不足。

(5)在抗震设防区经抗震鉴定,房屋抗震强度不足或房屋抗震构造措施不满足要求。

(6)在地震发生房屋受损后的修复或加固。

墙体裂缝的修复与补强
(1)当墙体裂缝数量较少,开裂墙体数量较多时,可采用灌浆加固方法。

(2)当房屋中有墙体严重开裂以至于不能灌浆时,可拆除重砌,闭合缝处最好用压力灌浆。

(3)当墙体裂缝分布较密时,克采用增设局部钢筋网水泥砂浆层加固方法。

下述情况不宜采用钢筋网面层的方法进行加固:
(1)孔径大于15mm的空心砖墙。

(2)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M0.4的墙体。

(3)墙体表面严重酥减,或油污不能消除,不能保证面层与墙体间粘连质量的墙。

可增设的面层:
(1)双面(或单面)增设钢筋网砂浆层。

(2)双面(或单面)增设钢筋网细石混凝土层。

(3)双面增设水泥砂浆层。

加强砌体结构整体性的加固
(1)原房屋既无构造柱有无圈梁或无足够圈梁时,可采用外加构造柱、圈梁和钢拉杆系统的整体加固方法。

(2)原房屋无足够圈梁时,可采用外加圈梁和钢拉杆的加固方法。

(3)原房屋已有足够圈梁但无构造柱时,可采用外加构造柱的加固方法,但必须使构造柱和原圈梁及墙体间有足够的连接强度和延性。

原房屋抗震墙体间距过大时,可首先增设抗震墙,再考虑采用外加构造柱、圈梁和钢拉杆的加固方法。

1、减小扭转效应
2、改善构件的受力状况
3、减少场地反应
4、加强抗震薄弱部位的抗震构造措施
5、加固方案中宜减少地基基础的加固工程量
6、新增构件与原有构件之间应有可靠连接
7、新增的抗震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基础
8、非结构构件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1、水准点布置
2、观测点布置
3、沉降数据整理混凝土强度检测
1、回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
2、超声一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3、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4、
拔出法检测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
混凝土强度检测:回弹法(步骤)
(1)回弹仪率定:使用前应定期进行,保证回弹仪弹击动能的恒定。

(2)测区及测点布置:根据需要布置测区,每测区面积约20×20cm,共弹击16点,16个回弹值中,
分别别除三个最大值和最小值,取余下10个回弹值的平均值为测区代表值,
(3)代表值的修正:入射角度修正、混凝土浇筑面修正
(4)碳化深度测量及计算:碳化使混凝土表面强度提高。

a、选择测点:
b、钻洞,除粉末,滴入用1%酚酞酒精溶液,测量碳化深度
c、碳化深度值计算
砌体结构材料
混凝土结构材料
钢筋:
混凝土:
强度+缺陷
强度+锈蚀程度
间接测定法
直接测定法
砖强度
砂浆强度
(5)根据测强曲线计算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6)计算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混凝土强度检测:超声-回弹综合法
本方法不适用于下列情况:
遭受冻害、化学侵蚀、火灾、高温损伤,被测部位有局部缺陷(孔洞、裂缝、分层剥落),表层和内部质量不一致;
被测构件厚度小于100mm;结构表面温度低于-4℃或高于60℃;
构件钢筋的密集部位,特别是不能用于钢筋沿超声波传播方向布置的部位。

混凝土缺陷检测:超声法判别缺陷依据
(1)当混凝土存在缺陷时,形成了不连续的介质,在缺陷的孔、缝或疏松的空间充满较低阻抗的气体或水,声波透过率极低,超声波遇到缺陷将产生绕射现象,因而声时将会延长。

根据声时或声速的变化,可判断缺陷的存在和估算缺陷的大小。

(2)混凝土存在缺陷时,使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反射、折射,高频成份比低频成份衰减快,分析接受信号的频谱变化,可作为判断混凝土缺陷的参量。

(3)由于超声波在缺陷的界面上的复杂反射、折射、使声波传播的相位发生差异,叠加的结果导致接受信号的波形发生不同程度的畸变,根据波畸变,可判别缺陷的存在。

砌体结构材料检测
检测方法:原位轴压法、扁顶法、原位单剪法、原位单砖双剪法、推出法、筒压法、砂浆片剪切法、回弹法、点荷法、射钉法
耐久性——在一定的环境和使用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物对病害及老化的抵抗而保持基本设计功能的能力。

设计耐用年限——在正常使用维护条件下,建筑物不需作较大加固处理,就能保证结构安全和基本保证主要设计使用功能的年数,在结构设计中又称为“设计基准使用年限”。

使用寿命——建筑物或其重要部分从投入使用到废弃不用的时间。

建筑物的病害及根源
1、设计质量水平,特别是设计中对耐久性的考虑;
2、建筑材料性质,质量满足耐久性要求的程度;
3、施工质量和水平、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工艺措施;
4、建筑物使用所处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指大气、地下水、工业环境腐蚀因素。

建筑结构加固的程序
1、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
2、结构完损性和安全性的鉴定;
完损性:建筑结构目前的破损状态。

为维修和加固提供依据,主要以外观检查为主。

安全性:构件和结构的安全程度。

为构件和结构的加固提供依据,主要是以内力分析和截面验算为主。

3、结构加固方案的制定;
4、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
5、施工过程中检查和施工后的验收:
加固方案施工的现场监督更为重要:为什么?
1、加固设计的效果能否达到,很大程度上在于施工的工艺措施保证程度,如加固设计的组合结构新旧结合面的处理对整体共同受力影响很大,否则设计效果难以达到。

2、补强加固设计是对旧结构的修补,而旧结构的情况往往要在施工剥离,清理后才更多暴露出来,同一结构的不同部位往往受损程度不同,加固补强设计往往需要对症调整,因此加强现场的监督,对症处理十分重要。

建筑结构加固的原则
1、构件的加固与结构体系的加固
2、局部加固与整体加固:
3、临时加固与永久加固
4、抗震加固设计时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