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玻璃油墨的印刷

玻璃油墨的印刷

平板玻璃的装饰性丝印,应用在门、窗、屏风、灯具等方面,与原来老的装饰工艺相比,不仅生产效率高,质量也更胜一筹。

它线条精细,图案美观,既可无色,也可有色彩,甚至可以是多色的。

目前,在大面积、整块玻璃上进行装饰的新工艺还未被大量应用,但在小块玻璃上进行丝印工艺装饰,已很普遍,如灯具玻璃的装饰等。

玻璃是非晶体无机材料,随着温度升高而软化,当加热达到玻璃的软化温度时,玻璃就会变形。

玻璃釉彩通过丝印装饰于平板玻璃上后,需通过高温加热烧结,才能固着于玻璃表面。

但烧结温度必须低于被装饰玻璃的软化温度,才能保证被装饰玻璃不致变形。

一般玻璃釉料的烧结温度应不高于520℃,通常控制在480~520℃。

玻璃釉料的烧成温度的高低与其化学成分有关.用于平板玻璃丝印的玻璃釉料,其基釉主要成分大多为硅一硼一铅系玻璃。

其中,氧化铅玻璃的含量对烧结温度影响较大,对釉彩的化学稳定性也有较大影响。

在考虑釉料烧结温度的同时,亦需考虑釉料与被印玻璃的膨胀系数应匹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玻璃及其制品在工业上和日常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各种玻璃装饰和色彩斑斓的玻璃艺术制品,可以美化生活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玻璃的应用范围起来越广泛,色彩和图案要求也越来越丰富。

因此,玻璃已经成为现代文明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随着玻璃工业的发展,玻璃的品种和色彩趋于多样化,为建筑材料、医药卫生、包装容器等提供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装饰玻璃,特别是为各式各样玻璃艺术制品增添了光彩。

但是除了改进玻璃的生产工艺,增加花色品种外,欲想提高玻璃及其制品的艺术魅力,形成绚丽多彩的装饰图案,还必须通过印刷以获得更多的颜色和带有玻璃特色的各种创意彩画,以满足人们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

由于玻璃本身性质和着色的特殊性,油墨在玻璃上的牢固黏附问题是长期以来印刷科研人员的重大研究课题,实践证明,早期单纯在玻璃表面上直接进行印刷,如直接移印,其效果并不理想,若采用专用油墨印刷与玻璃加工相结合的工艺才是行之有效的。

采用这种工艺目前又非丝网印刷莫属,其主要理由是:
①玻璃表面光滑坚硬,受压易碎裂,多为透明制品,印刷压力不能太大,而且在其表面上不允许有印墨的斑点,所以只能采用软接触的丝网印刷方式最为合适。

②玻璃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的无机材料,它与油墨中连结料的有机物合成树脂的结合力很小,不符合附着性和耐久性的基本要求,因此,印刷后往往还要进行烧结处理,这就要求油墨层应有一定的厚度和耐热性,且无斑点,故也只有丝网印刷最为适合。

由此可见,玻璃印刷的根本问题是为了提高玻璃表面对油墨的附着力,如何正确选用特殊油墨和进行必要的后处理,同时采用合理的丝网印刷方式,是实现玻璃制品精美印刷的关键。

大众意义上的玻璃印刷,实际上也就是玻璃丝网印刷,即利用丝网印版,使用玻璃釉料,在玻璃制品上进行装饰性印刷。

玻璃釉料也称玻璃油墨、玻璃印料,它是由着色料、连结料混合搅拌而成的糊状印料。

着色料由无机颜料、低熔点助熔剂(铅玻璃粉)组成;连结料在玻璃网印行业中俗称刮板油。

印刷后的玻璃制品,要放人炉中,以520~ 600℃的温度进行烧制,印刷到玻璃表面上的釉料才能固结在玻璃上,形成绚丽多彩的装饰图案。

如果将网印与其他加工方法并用的话,会得到更理想的效果。

例如利用抛光、雕刻、腐蚀等方法在印刷前或印刷后对玻璃表面进行加工处理,能够加倍地提高印刷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