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家的故事读后感

音乐家的故事读后感

音乐家的故事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音乐家的故事读后感(一)
大家都听过《不莱梅的音乐家》这个童话故事吗?它描述的是关于四个被遗弃的小动物相遇后,立志成为不莱梅的音乐家,并在前往不莱梅的路途中一同历险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有:驴子、猎狗、老猫和公鸡,另外,还有三个强盗。

可怜的驴子、猎狗、老猫和公鸡,都因为它们年迈,无法工作,先是受到了主人的冷漠,之后又被遗弃。

遭遇相同的它们并没有丧失对生活的信心,都希望能够成为不莱梅的音乐家。

于是,它们怀着共同的梦想,向往着不莱梅,并一同前往。

在途中,它们饱经风霜,饥寒交迫,直到遇到了树林里的一伙强盗。

它们用自己的智慧,团结协作,共同把三个强盗赶出了强盗窝。

故事的结局很美好,四个小动物就定居在树林里的“新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读了这个故事,读者们肯定觉得很有趣,同时也为这四个动物的团结一心,相互合作而感动,最重要的是它们都有着一颗向往美好生活的心和一份遇到挫折不屈服的勇气。

但是,我觉得这个故事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首先,是关于四个动物来到树林里的强盗窝这个故事情节欠妥。

为什么呢?故事中是这样叙述的:“驴子最高大,它走到窗户跟前往里面看。

它赶紧回过头来,对大家说:‘你们小声点,里面坐着三个
强盗,他们正在大吃大喝呢!’”通过这段叙述,我认为:驴子仅仅凭借这三个强盗的外表和神情,就断定他们是一伙强盗,有些冒然。

以貌取人,就判断出他们的“职业”,简直是头“神驴”!
其次,是关于四个动物齐心协力驱赶强盗的情节有些问题。

它们发出一个信号,全体开始奏乐,驴叫、猫喊、鸡鸣、狗吠,强盗误以为这些可怕的声音是妖魔鬼怪发出的,就慌忙逃跑了。

这段文字凸显了动物们的团结,却忽视了强盗们的智力和胆量。

你想:强盗这种以强取豪夺为生的人,居然还会畏惧这几种常见动物的叫喊声,可真是小看了他们的胆识。

人的智力还不如一群动物,有些不可思议。

再次,是关于四个动物的“驱赶”行为不可取。

树林里的小屋,原本是属于那些强盗们的,即使他们干了许多坏事,但房子的所有权还应属于那伙强盗的。

而这些动物用所谓的“驱赶”行为,用怪异的声音恐吓了房子的主人,然后以此吓跑了他们,并占领了房子,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新主人,换句话说,也是以“强盗”的行为,强盗了强盗们的房产。

可见,它们也成为了新的一伙强盗。

最后,故事的结局也不理想。

原本是向往着成为不莱梅的音乐家们,可是,它们却放弃了最初的梦想,而是永远定居在那个强占来的小屋里,并没有再实现自己成为不莱梅的音乐家的愿望。

它们只贪图眼前的安逸,不再为自己曾经立下的志向而去努力,最终,这四个动物放弃了音乐家的梦想,也就没有坚持走向不莱梅。

我认为,故事首尾不一致,让读者有些失望,有种半途而废的感觉,真替它们感到惋惜。

童话,终归就是童话。

只有让读者们觉得有趣,那么写童话的作者也算是劳苦功高了。

只有让读者感到快乐,富有童趣,那就不会再计较细节的不足与问题了。

你们说呢?
音乐家的故事读后感(二)
今天,我看了茨威格的《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传。

当我看完了这篇文章之后,是我更加了解了音乐大师贝多芬。

贝多芬一七七零年二月十六日出生于可隆附近的波恩的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

贝多芬的父亲是一个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一个仆人,一个厨子的的孩子。

贝多芬的童年是艰苦的,不象莫扎特那般享受过家庭的温暖。

一开始,他的人生就是一场艰苦而残酷的斗争。

他20岁就离开了自己的家,到外面谋生,就当他在音乐界崭露头角的时候,他的耳朵几乎聋了,但是,他凭着对音乐的深厚情感和超人的天赋,创作了许多着名的钢琴奏鸣曲和交响乐曲,成为闻名世界的一代音乐家。

众所周知,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

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


在悲苦的日子里。

贝多芬从事于讴歌欢乐的事业,只有音乐才能使他战胜自己的痛苦,将他从死亡的边缘一次又一次拽了回来。

音乐家的故事读后感(三)
今年暑假我读了《音乐家的故事》这本书,通过台湾作家的笔触,解读音乐大师的命运,倾听音乐的时代回响,能享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和感动。

这本书共讲了巴赫、海顿、莫扎特等八位出色的音乐家,其中,我最喜欢贝多芬,他被誉为“乐圣”。

1770年,贝多芬诞生在一个清贫家庭中。

祖父是波恩宫廷乐队的乐长,父亲是一位爱酗酒的合唱团高音歌手,母亲则是一位贤淑的女性。

父亲脾气非常暴躁,他一心想让贝多芬成为“莫扎特第二”以得到名声和金钱。

他天天让贝多芬练琴,不顾及他的心情,一个劲儿的培训他,有时甚至把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进一个屋子里关起来,一关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学音乐。

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惨的,他的母亲在他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变成了挥霍的酒鬼。

这些不幸一起压到了贝多芬的头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也因此导致他的脾气暴躁而古怪。

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去了。

由于他的天分和勤奋,很快地他就成名了。

当他沉醉在音乐给他带来的幸福当中时,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他的耳朵聋了。

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耳朵,而像贝多芬这样以音乐为生的大音乐家,却聋了耳朵,这个打击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但他还是坚持创作他的曲子,完成了《第二交响曲》、《月光奏鸣曲》……作品。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做一件事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不懈。

我以后一定要练好我的双簧管,以后也能成为一个出色的音乐家。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