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中考历史冲刺仿真模拟试卷三PPT课件

2019中考历史冲刺仿真模拟试卷三PPT课件


党走向成熟 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
的种子 ③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蒋介石的围剿,转
危为安 ④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胜利,创建了新中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彭德怀在自传中写到:“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 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提高了共产党领导 的抗战军队的声威”。材料中的“这次战役”指的C是( ) A. 卢沟桥之战 B. 平型关大捷 C. 百团大战 D. 台儿庄战役
A. 前4世纪 B. 前3世纪 C. 公元3世纪 D. 公元4世纪
3. 张老师在讲授《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时,出示了两幅 图片(如图)。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B ) A. 太学是最早的私学 B. 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 C. 汉武帝首创殿试 D. 太学生通过钻研
八股,求取功名
4. 201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制度有利于国家 人才的选拔。历史学者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 里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曾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没 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 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他称赞的是中国古代 的( D ) A. 中央集权制 B. 九品中正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辉煌成就。下
列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D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③④①②
D. ④①③②
18. 2017年6月13日中国与巴拿马正式建交,这是中国外
8.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推论与史 实不相符的是( C )
9.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
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
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D )
①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
地是球形的 ③欧洲与亚洲的交通往来从此开始 ④葡
萄牙、西班牙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 对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进行比较。下面的表述
正确的是( C )
①引起战争的经济原因都与英国有关 ②前者斗争对象
5.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 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 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举措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 是( D ) A. 秦朝建立郡县制 B. 西汉实行刺史制 C. 隋唐创立科举制 D. 清代设立军机处
6. 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 ,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 “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 第一人”A的( ) A. 林则徐 B. 左宗棠 C. 谭嗣同 D. 邓世昌
D. 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15.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 ,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 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两者十分不 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两个时期改变组织的方式 分别是(B ) A. 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 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交史上的又一个重大成果。回顾中国外交历程,上个世
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 )
①基辛格访华 ②中美建交
③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④中日建交
A. ①③④② B. ①②③④
C. ④①③②
D. ③①④②
19. 下表为“新航路开辟一览表”。据表可知(C )
①四位航海家都到达了亚洲 ②哥伦布、麦哲伦相信大
11. 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C)
A.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
12. 1905年9月,清朝一批高官,联名上奏朝廷,明确提 出:国家危迫情形,一刻千金,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 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对文段理解 正确的是( D) A. “危迫情形”指的是辛亥革命 B. 停科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广新式教育 C. “时艰”的背景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 D. 为了摆脱危机,发展民族工业,培养相应人才,必 须废除科举考试
16. 某同学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搜集了两幅对联:“杂居 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万紫千红增特色,三 通两制促和平”,这里的“自治”和“两制”分D 别是指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 民族平等制度和“一国两制” C. 民族团结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
13. 如图诗歌的创作背景是( C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新中国的成立 D.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4. 右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

B
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 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 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
C. 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一、 单项选择题
1. 西周初年,疆域空前辽阔。据《左传》记载周王“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下面对材料中“以藩屏周”理 解最准确的是A( ) A. 奖赏功臣 B. 加强与王族之间的交流 C. 巩固周朝统治 D. 削弱王族的权力
2.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在这一思想推动下 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在下列哪一阶段?(C )
7.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 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 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D ) A.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