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ppt课件
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苏颂调京师,任馆阁校勘,编校古籍。他在 校正历代医药典籍、编撰《本草图经》之外,业余时间默念、抄写秘籍经典 。苏颂长孙苏象先撰写的《魏公谭训》卷三记载:“祖父(指苏颂——引者 )在馆阁九年,家贫俸薄,不暇募佣书传写秘阁书籍。每日记二千言,归即 书于方册。家中藏书数万卷,秘阁所传者居多。”苏颂在诗中说自己“笔枯 手成胝,眠稀目生晕;常患涉猎疏,肯效揣摩困。”因此,他的学问渊博, 多才多艺,被称为“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之一。
苏颂是厦门的城市名片
主讲人:彭一万
1
苏颂
水运仪象台说明书 -- 《新仪象法要》
2
水运仪象台
(外观)
水运仪象台
(内部结构)
3
❖ 2010年11月23日--苏颂(1020-1001)诞辰 990周年纪念日
❖ 苏颂,字子容,逝世后,朝廷追封“魏国公 ”,南宋时赐谥“正简”,是厦门历史上一 位重量级名人。郑成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军 事上,陈嘉庚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教育上,苏 颂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科学上。苏颂在科学上 的成就,在全中国,在全世界,都具有里程 碑式的意义。
退休后建房,苏颂只能买山麓窄地,才建起“勿谓衡茅陋,门墙亦 仅全”的“蜗居”。可是,他对自己的简陋住宅,满怀喜悦与豪情,写诗 歌唱。同时,他对子孙要求都很严格,生活也十分俭朴。
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苏颂精神”主要包括
4.正直精神 :
苏颂以知识和智慧立身处世,从不阿谀奉承、结党营私。他虽然忠 君爱民,但绝不“惟君命是从”,始终考虑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老百姓的疾 苦与承受能力。他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甚至违抗圣意,为民请命。例如, 他写了《奏乞今后不许特创寺院》奏章,建议皇帝下令各地不得以各种名 目乱建寺院,侵害民田,并提出具体处理办法。宋仁宗死后,宋神宗为老 皇帝修陵,向各地大量征收修墓物资,侵扰百姓,苏颂站出来劝说。宋神 宗要任命李定为监察御史里行,作为知制诰的苏颂认为不妥,五次抗旨, 拒绝起草任命书,被神宗免去职务。但他决不后悔,具有“临大节而不可 夺”的品质。有人引诱、强迫他虚构事实,诬告他人,他说:“使某诬人 ,死不可为!”
4
“苏颂精神”主要包括
1.学习精神:
苏颂从小就勤奋学习。据说,同安芦山堂外本来有一个“洗马池”,小 时候,苏颂在家里用功读书、写字,写完字就把毛笔拿到池里洗洗,久而久 之,池水变黑,被改称为“洗墨池”。
宋仁宗将四月四日定为“乾元节”,举行庆祝活动,对近臣施恩。当时 担任中书舍人(正五品上)的苏绅,想利用这一机会,推荐自己的儿子苏颂 荫恩得官。苏颂却不从父命,“愿励志科举,不从门荫”,发奋攻读,以自 己的本领进入仕途。起初,他父亲有点不高兴,不久,就称赞儿子有志气, 并勉励他勤恳努力,以达目标。苏颂经过多年努力,终于于1042年23岁时考 取进士,开始了官宦生涯。
5
“苏颂精神”主要包括
2.科学精神 :
重视科学规律,按照科学规律办事。这使他在科技为民、市政建设 、天文仪器、本草医药、机械图纸、星图绘制等诸多方面,都走在时代的 前列。他先后两次任职杭州,第一次是宋熙宁四年(1071)7月任杭州通 判(副市长),分管政法事务;第二次是宋元祐四年(1089)任杭州知 州。他在杭州的最大政绩是首创自来水,架竹引泉,除供饮用外,还美化 环境;同时,他疏浚江河,兴修水利,治理西湖,还于元祐五年(1090 )创办了杭州城最早的公立医院“安乐坊”。这就大大造福于百姓群众。
作为一位科学家、科技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苏颂严格遵循科学 程序,把科学研究和仪器制作视为系统工程。他领导的水运仪象台“攻关 小组”,主要人员13位,具有跨行业、跨学科、多功能、多层次的特点 。他们通力协作,坚持5年的研究、实验、制作,获得成功,硕果累累。 同时,他还为水运仪象台写了一份说明书——《新仪象法要》,成为我国 古代机械制图的代表作(尽管此书也有某些缺点和不足,但瑕不掩瑜)。 他和他的团队的工作方法,计有优选法、模型法、比较法、分类法、综合 法、博采法等等,均符合科学精神,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方法有异曲同工 之妙。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应当包含苏颂精神。
苏颂在选拔能人之后,又能身先士卒,团结同仁,优化组合,搭建 “人梯”,攻坚克难。他自己“心推至公,性有大度”,既博采众长,深 入研究前人的经验,又勇于“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别人对他“知无不 为,死而后已”。他也以这些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历时六朝(真宗、 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大节无亏。
6
“苏颂精神”主要包括
3.重才精神 :
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是取得科学研究成功的关键。苏颂的选人标准 是:“国家取士,行完为先”、“行完学富”,即品德优秀,学识渊博, 精通治国、理财、科研之术。苏颂的选人用人方法是:出于公心,举之于 众,严格选拔,重在考绩,识别良莠,谨慎超擢。发现人才,就要大胆使 用。例如,苏颂在主持研制“水运仪象台”组织“攻关小组”时,发现韩 公廉“精通算术,才思巧妙”,发现王允之擅长仪器制造,便把他们从吏 部和原武县调入浑天仪象所,量能授任,发挥专长,负责要职。韩公廉以 “勾股重差,推影极游”巧妙地把数学运用到天文仪器的研制中,保证了 水运仪象台制作成功。这需要慧眼识人,更要大公无私。
为了维护真理,主持公道,保护百姓利益,他真的不怕丢官,不怕 杀头。正如他的诗所写的:“心虚大道合,干直贤人同。”“构虚为实尽 支辞,直道公心自不欺。”这是我国优良传统中最基本的正义感和道德观 的体现。
8
“苏颂精神”主要包括
5.清廉精神 :
苏颂终生为官,贵为尚书、宰相,但始终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元 祐七年(1092),苏颂任宰相,在这之前,他已多次上书请求退休。第 二年(1093),哲宗赵煦18岁,亲自主持国家大事。苏颂在一年内9次上 书要求退休:3月,以老病为由三次上书请求不当宰相,并索性请假不朝 ,皇帝只好批准,但特留京任观文殿大学士和集禧观使;7月,苏颂又三 次上书请求不当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离开京城,退居田园,彻底告 别官场,皇帝不得已让他到扬州任知州;11月,苏颂又三次上书请求不 当扬州知州,皇帝任他知河南府。绍圣二年(1095),他又三次上书请 求完全退休。哲宗被其真诚所感动,才允许他彻底退休。一生十几次上书 乞求退休归隐,恐怕创下了“吉尼斯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