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听说过医院里有核医学科吗?走进医院,大家都知道内科、外科,也会知道检验科、放射科等,要看病也知道去哪个科。
但一说起核医学科,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
核医学科是干什么的?是检查疾病还是治疗疾病?能诊治些什么病?核医学科是用现代核医学的技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室。
只是由于我们国家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核医学科多半集中在大医院,中、小医院里很少建有核医学科。
2. 什么是核医学?核医学是一种利用标记有放射性核素的药物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是医学现代化的产物,是核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科学。
核医学是一个发展十分迅速的一门新兴学科,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是核医学的最基本技术。
3.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是怎么回事?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是核医学的精髓,无论诊断还是治疗都和这项技术密切相关。
示踪技术其实大家并不陌生。
比如,在自然界观察野生动物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就是利用的示踪技术。
科学家把野生熊猫抓住后,在它身上放上一个无线电发射器,人们在房间内通过仪器就可以探测到大熊猫的行踪,那个无线电发射器就是一种示踪物。
可以想象,作为示踪物,一定很轻,很小,不能被熊猫察觉,也不能影响和干扰熊猫的行为和功能。
核医学检查用的示踪物不是无线电发射器,而是放射性核素。
把放射性核素连在某些化合物上,就成了放射性药物,把它引入体内,我们通过仪器就能在体外探测到那个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假如想了解心脏,我们就把放射性核素和喜欢到心脏的药物连在一起,如果想找到肿瘤也可以把放射性核素连到亲肿瘤的药物上,因此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可以观察到患者的各个脏器或组织的代谢和功能。
4. 核医学SPECT能做哪些检查?能了解心脏、肾脏、肝脏、胆囊、甲状腺等主要脏器的功能;能了解心肌、脑、肺等脏器的血流灌注;能了解和判定肿瘤的存在以及淋巴转移和骨转移等等一切有关脏器与组织的功能、血流和代谢。
做不同的检查,了解的功能代谢目的不同使用的放射性药物品种不同,种类非常多;而标记的放射性核素常常就非常少的几种。
5. 核医学显像检查和放射影像、超声检查方法有什么区别?区别是非常大的,是有本质区别的。
核医学的成像取决于脏器或组织的血流、细胞功能、细胞数量、代谢活跃程度和排泄引流等因素,是一种功能代谢显像。
而CT、MR、B超等检查主要是通过显示脏器或组织的解剖形态学的变化,尽管分辨率很高,但显示功能代谢的变化不如核医学检查。
6. 应用放射性药物检查安全吗?非常安全。
引起各种影像检查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2个因素。
1个是药物的化学成分的影响,主要是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1个是放射性造成的辐射。
由于核素示踪技术非常灵敏,核医学用的放射性药物中的化学成分极其微量,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因此几乎不会引起过敏及毒性反应发生。
核素诊断所用的核素主要发出的是γ射线,其特点是穿透能力强,而对身体的损伤小。
比如,做核医学的膀胱尿返流显像,患者所接受的吸收剂量仅仅是X线膀胱造影检查的1%。
大家知道X线检查对患者是安全的,那么核医学显像检查更是这样。
7. 核医学检查是否很贵啊?核医学显像检查多半是几百元,也有几千元甚至万元左右的检查,直观感觉的确很贵啊。
价格主要取决于成本。
而这么昂贵的检查究竟值不值,主要看其在整个诊断治疗过程中能起多大作用和最终是为患者省钱还是费钱。
比如,核医学的全身骨显像是早期发现肿瘤骨转移的非常灵敏的方法,做一个需要几百元。
可是通过它可以发现骨转移,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手术。
而减少的错误手术的开支远远大于做骨显像的支出。
何况不该做手术的手术了,给患者造成的损伤更是不可估量的。
再比如,冠心病患者在做了核医学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后,会让许多患者避免不必要的导管介入治疗。
核医学检查大约2千元,导管介入治疗常常数万元。
而减少因导管治疗的风险和术后发生的再狭窄更是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的。
8. 什么是全身骨显像?骨显像是核医学最常用的显像检查之一,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国内外综合医院中占影像核医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一。
它是将亲骨性的放射性药物由静脉注入体内,再通过特殊的仪器设备进行全身成像的一种技术。
它能够比较清楚的显示全身骨骼的形态,而且能反映骨骼的血液供应和代谢情况,所以对各种骨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观察有着很重要的价值。
9. 全身骨显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题?对于恶性肿瘤病人,可以早期发现骨转移病灶,以及一些恶性肿瘤如前列腺癌、乳腺癌及肺癌患者治疗前的分期和治疗后的随访;对于不明原因骨痛的诊断(排除骨肿瘤);此外对于X线难于发现的细微骨折,如肋骨、指骨、趾骨的骨折;骨显像还可以观察移植骨的成活情况以及人工关节置换后的随访等等。
10. 全身骨显像检查前病人需要做哪些准备?注射显像剂后,病人需要多饮水,一般在注射后两小时内饮水约500-1000ml,排尿时应防止尿液污染衣裤及身体,如果发现污染应及时更换污染的衣服并要将污染皮肤局部清洗后再做检查,并在检查前排尽尿液,同时摘除身体上的金属物品如项链、钥匙、硬币以防影响检查结果。
如果病人近日内在放射科检查时使用了钡剂应将其排净后再约检查。
11. 全身骨显像与X片骨片比较有哪些优缺点?最主要的优点就是在骨病的探查上有很高的敏感性,能在X线检查出现异常前更早的显示病变的存在。
在大多数情况下,骨显像可以早期探查到骨转移灶,通常可以比X线骨片提前3-6个月甚至更早时间;由于一次成像可以了解全身骨骼的情况,所以能够发现X线检查范围以外的病灶,另外在一些隐性或细微骨折如肋骨的裂纹骨折和腕部舟骨的骨折,最初X 线不能发现,只有在随访复查时发现,而骨显像则能够能够及时的做出诊断。
最主要的缺点是特异性不高,就是说几乎所有的骨病都会在骨显像上显示异常的放射性分布,因此难以仅根据骨显像图上孤立的局部放射性增高(或减少)区作出明确的骨病诊断。
12. 是否所有恶性肿瘤病人术前都要行全身骨显像检查吗?对于大多数确诊为骨外恶性肿瘤的病人,尤其是一些最常转移到骨的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胃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等,不管有无骨痛症状,有条件的都应该进行术前骨显像检查,了解有无骨转移,以决定治疗方案。
13. 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虽然没有出现骨痛症状还有必要做全身骨显像检查吗?对于上述最常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一旦出现骨痛时,大家都能想到要尽早做骨显像,以排除骨转移。
但对于没有骨痛的病人有必要做骨显像吗?回答是仍然有必要。
因为大约19%-34%的病人有骨转移而没有骨痛。
因此在原发肿瘤发病的前几年,不要等到出现骨痛时才想到进行骨显像检查。
14. 肿瘤病人骨显像出现异常是否都是骨转移?由于骨显像在探测成骨病变具有高灵敏度和低特异性的特点,所以在一些良性骨骼疾病也可表现为骨显像的异常。
常见于创伤所致的骨折;各种炎症如骨髓炎、骨脓肿等;良性骨肿瘤如骨样骨瘤、骨囊肿、骨软骨瘤;一些关节炎也可出现异常表现,如退行性骨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此外在一些骨外的软组织也可以摄取骨显像剂。
总之当肿瘤病人骨显像出现异常时不要过于紧张,要结合病史及相关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
15. 什么是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是一种影像学的诊断方法,它具有简单、无创伤、安全、诊断准确性高等优点。
通过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以观察到心肌的血流灌注情况及心肌细胞的功能状态,也就是说可以直接看心肌是否有缺血存在。
16.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有心前区不适、疼痛、憋气等症状的患者有什么帮助?上述这些症状可能是冠心病心肌缺血所引起的。
因此,可以通过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帮助有这些症状的患者准确的诊断其有或无冠心病,准确率大于90%,甚至95%以上,使其得到及时的治疗。
17.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患者还有其他什么帮助?对于已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以帮助评估您的预后状况及估测您的危险度。
即:如果您的心肌灌注显像正常,预示一年内心脏事件(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等)的发生几率小于1%,说明预后良好,是比较安全的。
18.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选择有什么帮助?核素心肌显像可以帮您确定治疗方案。
即:如果您的心肌灌注显像正常,首选内科药物治疗;如果有心肌缺血,就应进行冠脉支架术或冠脉搭桥术。
19.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放过支架或做过搭桥手术的患者有什么作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以评价疗效;可以看有无新的心肌缺血出现。
20. 为什么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时要同时进行负荷试验?一般情况下冠状动脉即使狭窄达到70-80%,静息状况下可能不表现出心肌缺血,只有当心脏耗氧量增加即负荷(运动、劳累、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心肌缺血才表现出来。
所以为了准确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时要做负荷试验。
21. 什么是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就是在心肌灌注显像时介入负荷试验。
负荷试验分为运动负荷试验和药物负荷试验两种,目的是为使患者处于心脏处于负荷状态下,如果有心肌缺血发生,就可通过心肌灌注显像反映出来,以得到准确的诊断。
22. 负荷试验前患者要注意什么?负荷试验前患者应停用扩张血管药物及抑制心率药物(如:硝酸酯类药、血管紧张素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这些药都可能影响负荷试验,进而影响心肌缺血诊断的准确性23.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程序是什么?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一般要两天完成,负荷和静息显像分别进行。
负荷试验时或静息状态下静脉注射显像剂(放射性核素),20分钟-半小时后吃脂肪餐(油煎鸡蛋、全脂牛奶、巧克力等),90分钟左右性心肌灌注显像。
2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时患者应注意什么?受检查者应注意:进行显像检查当日早餐进素食,检查前1-2日停用扩张血管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检查当日携带油煎鸡蛋或牛奶等脂肪餐到核医学科;患有支气管哮喘者不建议做药物负荷试验(腺苷、潘生丁)。
25. 核素心肌显像对心肌梗死患者有什么作用?对于心梗患者,进行核素心肌显像的目的是评估心肌梗死区内有无存活心肌,以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目前最好的方法是核素心肌代谢显像。
26. 什么是核素心肌代谢显像?心肌梗死灶内的存活心肌处于缺血状态,其摄取葡萄糖的能力提高。
核素心肌代谢显像就是通过探测心肌梗死区内有无摄取葡萄糖的心肌细胞,准确的判断心肌梗死区内有无存活心肌。
27.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多排CT及冠状动脉造影有什么不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多排CT及冠状动脉造影均可用于诊断冠心病。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主要显示心肌有无缺血,心肌细胞功能是否正常。
而多排CT和冠状动脉造影主要显示冠状动脉有无斑块、钙化及狭窄。
打个比方说:冠状动脉好比灌溉的水渠,心肌好比水稻,农民更关心的是水稻的长势,如果水稻长势好,说明养料和水分供给充足,农民就不需要去修水渠;一旦哪块稻田里的水稻出现枯萎,说明这块稻田缺乏养分,农民只需要去修理供应这块稻田的水渠就可以了,而不必要修理全部地水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