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导入:现代欧洲的别名是什么?欧洲的别名“欧罗巴”缘起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古时候地中海东岸腓尼基,有位美艳的公主,芳名叫欧罗芭。
有一天,她外出和一群少女在海边摘取水仙花、紫罗兰。
突然,天神宙斯从奥林匹斯山俯瞰大地,发现了欧罗芭。
宙斯不由自主被美色所吸引,于是摇身一变,成为一头靓丽的公牛,来到了她身前。
欧罗芭上前抚抱它,并骑上了牛背。
公牛踏着爱琴海浪花把欧罗芭带到了克里特岛,并与欧罗芭结了婚于是人们便把克里特岛命名为“欧罗芭”。
根据这个神话,欧洲人认为“欧洲”(Europe)最早是指爱琴海(Aegean Sea)南端的克里特岛。
虽然这只是一则传奇的神话故事,但从中却反印出这样一个历史真相:希腊是西方文化的渊源所在,堪称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一、地理因素【地理范围】古代希腊的地域范围,并不仅限于今天希腊国家版图所及,而要更大一些,除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爱奥尼亚群岛之外,还包括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
Q:观察地图,与我们所了解的大河流域文明的地理环境比较,希腊地理环境有何特点?按照文明类型的划分,古希腊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
【地貌特征】境内多山,多岛屿,土壤贫瘠,淡水缺乏,海岸线绵长而曲折。
希腊半岛濒临爱琴海,这里港湾密布,岛屿星罗棋布,多达480个,最大的是克里特岛。
【人文环境】古代希腊与埃及、巴比伦、波斯等亚非文明古国相毗邻,向东与西亚、向南经克里特岛与埃及相通,向西可以抵意大利半岛和西西里岛。
Q:这种环境对于古代希腊文明的发展具有什么影响?(1)农业:多山———连绵不绝的山脉、贫瘠的土地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不可能像东方大河流域平原可以提供大片肥沃的宜农耕地。
但起伏多岩石的山坡地却适宜栽植葡萄、橄榄,发展园艺业。
(2)手工业:多岩石———当地所产的大理石、陶土和其他矿物原料则给古希腊建筑、陶制、冶金及各种手工业的繁盛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米利都的纺织制品质地优良,享誉海外,陶器制品中比较有名的就是科林斯瓶。
(3)商业:海岸线长———希腊人很早就利用这一地理条件,发展起了航海贸易事业。
造船技术也有显著的提高,加上娴熟的航海技术,无愧于“航海民族”的美誉。
文化角度:进行海外贸易的同时吸纳亚非文明古国的文化成果,又向外传播希腊文化。
二、古风时代——城邦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由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促成了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在氏族社会逐渐解体的基础上,早期希腊各地相继建立起国家组织,希腊城邦制度开始形成。
Q:什么是城邦?希腊城邦的英文名:city-state(希腊文polis),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
Q: 城邦的特点?古代希腊城邦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
它们的国土面积一般只有百余平方公里、人口数万,最大的城邦8000多平方公里国土、数十万人口(上海市面积6400平方公里,人口1600万)。
当时像这样的城邦有200多个,著名的有雅典、底比斯、斯巴达、科林斯等。
古代希腊形成数以百计的城邦,是当时希腊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结果,也是希腊地理环境影响与制约的结果。
每个城邦都是一个“政治自由”之地,相互之间是独立的,政治上不易统一,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的战乱也是不断的。
其中雅典是势力最大的。
Q:古希腊为何能形成数以百计的城邦?1、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结果(生产力的提高)公元前8-6世纪,希腊生产力进步,铁制农具广泛应用,手工业中铁器、铜器、陶器、纺织业和造船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对外贸易中,金属货币的出现。
希腊字母创造。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阶级分化加剧,人口流动增加,一部分居民和工商业者脱离了原来先所属的氏族,而原来的氏族中也流入和接纳了部分外来的人员,于是,固有的社会血缘关系纽带逐渐松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织起的氏族社会组织就慢慢地按地域关系组织起来的城邦所取代。
2、地理环境的因素由于希腊山地多,岛屿多等地理特点,希腊形成了200多个建立与高地附近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城邦。
三、古典时代——城邦制度的全盛期Q:城邦制度与希腊社会发展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当时希腊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
这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总结:城邦制度和希腊当时的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经济革命促进了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而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深入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革命。
)这一时期,希腊的经济繁荣,既来源于生产力进步的长期积累,也直接得益于一场战争的胜利,那就是著名的希波战争。
双方发生战场战争的根源在于庞大的波斯帝国向欧洲东南部扩张,从北面威胁到了希腊,希腊城邦为维护自身利益,顽固抵抗。
为了对希腊人进行惩罚,波斯皇帝大流士派出了一支远征军,于公元前490年在雅典西北面的马拉松登陆,雅典人顽强作战,给予侵略者重重打击,大大提升希腊人的士气。
在希腊人中,看到波斯服装、看到穿波斯服装的人而敢于勇敢的面对,这些人当属最早,在那是以前,希腊人只要一听到波斯人的名字就感到恐怖。
——希罗多德《历史》希腊人的胜利有着重大的影响,首先,使希腊人免遭东方专制主义的统治,得以保持自己的特点。
此外,希腊人的胜利,特别是雅典海军的胜利,也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因为海军投入战斗的划手都是无财力将自己武装成重甲步兵的公民,所以,城市贫民这时在军事上所起的作用甚至比有财产的重甲步兵还要重大,这自然加强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四、希腊城邦政治的典范——雅典民主政治知道英语Democracy(民主)、Politics(政治)、Freedom(自由)、Law(法律)、Republic(共和)这些专有名词是怎么来的吗?他们都诞生于古希腊的雅典共和国。
雅典的学生已成为其他人的老师;雅典已使“希腊人”一词不再表示一个种族,而表示一种精神面貌。
——伊索克拉底(古希腊古典时代的教育家)1、概况古代希腊有200多城邦,雅典只是其中的一个。
在黑暗时代,各城邦开始时实行君主政体,后来渐渐地转向贵族寡头政治,到7世纪时,各城邦已由称为僭主的独裁者进行统治。
这些雄心勃勃的领导者一般都是贵族出身,他们支持民众的要求,因而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夺得个人权力。
“僭主”一词就是指那些没有合法权力而进行统治,并且不感觉到受道德谴责的人。
实际上,僭主通常是支持平民反对特权阶级的,而且常常加速了民主政治的到来,不过并非总是如此。
雅典最初也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人全部属于贵族。
但和斯巴达不同,雅典后来朝着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不仅对当时,甚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Q:你认为什么是民主政治?多数人的参与雅典30万居民中,只有4.3万年满18岁的男子有资格参加,每9天召开一次,到会的通常是6000人,会址在雅典卫城东面的山坡上,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选举与被选举权,会议一开始,传令官便宣读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审核过的提案,会场群情起伏,待双方发言完毕,便开始表决,一般提案,则举手表决,有关选举或放逐事宜,则用抽签或投票方法表决。
结论: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以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的,通过公民大会或民众法庭,对与每个公民的生命、财产和政治地位等利害攸关的城邦事务进行裁决的一种制度。
Q:雅典是一开始就形成民主政治的吗?初期是君主政体,后来在平民长达100多年反贵族斗争中开始走上民主政治的道路。
Q: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雅典城邦的民主权吗?不是,只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Q:雅典的民主是直接民主,这有什么先决条件?小国寡民的国家Q:为何雅典具备形成民主政治的条件呢?(阅读p26小字部分,概括)* 物质基础:矿产丰富,多良港,手工业、商业发达,比较富裕* 客观要求:在航海业及工商业发展中,人员流动较多,氏族血缘纽带逐渐被打破,冲击氏族贵族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领导力量:新兴工商业阶层的经济实力日益壮大* 思想因素:海洋文明中形成的集体、平等、相对独立和自由意识* 个人因素:希腊思想家、政治家的鼓动和改革首先是地理因素,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的阿提卡半岛,主要居民是爱奥尼亚人和阿卡亚人。
境内多山,矿产丰富,海岸线曲折,多良港,却缺乏良田,适于发展航海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因此在各城邦中比较富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航海业和工商业发展中,人员流动较多,氏族的血缘纽带逐渐被打破,冲击着氏族贵族在经济、政治上的特权,对民主政治的实行提出了客观要求。
航海业和工商业发达,使新兴工商业者阶层的经济实力日益壮大,要求打破氏族贵族独揽政权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为民主政治的实行准备了领导力量。
以新兴工商业者阶层为代表的上层平民联合下层平民,展开向氏族贵族的夺权斗争,推动了雅典城邦走上古代民主政治的道路。
2、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内容见书p26小字部分)分析:(1)他将债务人失去的全部土地所有权归还债务人,让因负债而变成奴隶的所有平民都重新获得自由,并永远禁止债务奴隶制。
(2)废止世袭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推行以财产的多寡而不是出身作为划分公民等级标准的制度,将公民划分为一、二、三、四等级,使他们各自拥有相应的政治权利和承担兵役的义务。
(3)在政治领域,第一次准许没有财产的平民参加公民大会,不过,公民大会拥有的权力仍旧很有限。
另外,还规定富裕商人可担任执政官;还设立新的、更受欢迎的陪审法庭来代替贵族最高法院的一部分权力。
从而削弱了贵族会议的权力。
这次改革实际上是雅典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一次初步胜利,为日后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方面,它打破了血缘门第界限,冲击了氏族制度的残余,调整了公民集体中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下层公民的政治地位,对工商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开雅典民主政治的先河。
另一方面,这场改革没有真正解决土地问题,也认可了公民等级及其政治权利不平等的存在,下层平民仍有诸多不满。
氏族贵族虽然还保持着相当大的势力,却认为这场改革过于激进,也满怀着怨恨。
因而,贵族和平民的斗争仍在继续进行。
3、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内容见书p26分析:(1)取消原有部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解体,按照地域原则对全体公民进行重新划分,有力地削弱了氏族贵族的传统影响;(2)五百人会议取代四百人会议,所有年满30岁的男性公民都有资格当代表;而且它的权限有所扩大,除了为公民会议准备议案外,并我又最高执政权和行政权。
克利斯提尼改革彻底扫除了氏族制度的残余,基本上清除了全体公民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障碍,由于克里斯提尼的这些改革,到了公元前500年时,雅典已经出现民主政治,标志着百余年来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基本结束和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