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一)》真卷完美解析版

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一)》真卷完美解析版

12015年浙江省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综合应用能力(一)试卷注意:1、本卷为全主观题,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作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请在试卷、答题纸上严格按要求填写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3、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4、特别提醒,请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作答无效。

一、案例分析题(根据所给案例,回答后面的问题。

50分)案例一资料一成都美女交警胡玲在执法过程中连敬13个礼,最终令违法者带着“满意”接受罚单,视频一经网络曝光,胡玲迅速走红网络,并被冠以“温柔一刀”的美名。

“只会开罚单,不近人情,那不是我们新时代交警的形象。

”被称为“北京最帅交警”的孟昆玉说。

有一次,孟昆玉在某路口夜查时,一辆夏利车“歪歪扭扭”地驶来。

经检测,驾驶员为酒后驾车。

孟昆玉正准备处罚时,驾驶员的父亲突然从车上下来,“他就喝了一瓶啤酒,至于吗?”进而阻挠孟昆玉开具法律文书。

孟昆玉没急没恼,等老人情绪稍微缓和后,问了他一句话:“今天您坐在车上,儿子开车您放心,明天您不坐在车上,他喝完酒再开车,您能放心吗?”老人顿时沉默了……最后,老人握住孟昆玉的手说:“警察同志,谢谢你,是你让我想起了一个父亲的责任。

”随后,他拿过儿子的驾照亲自交到孟昆玉的手中。

资料二某段时间,在某市老城区违章停车的市民会先收到一张红色“罚单”,和以往收到的白色罚单相比,红色“罚单”并不罚款,上面只有友情告知,温馨提示车主违停了。

这是该市交警“人性化执法”的新举措,首次违停贴红色“罚单”温馨提醒,如再次违停将会贴上白色罚单。

这项举措试行头一周效果良好。

该市交巡警一大队副教导员田某说,推行红色友情告知单后,不少车主的文明交通意识有所提高,停车尽量停在停车场或者临时停车位内,违停数量有所减少。

但事情的发展并非如交警部门所预料。

数据显示,试行友情告知单的7月份,该市老城区的违停现象不减反增。

据交警部门统计,从7月5日至7月31日,在辖区内友情告知的违停车辆共计11697辆次。

而6月份,友情告知单没有实施前,被贴罚单的车辆仅为10686辆次。

“违停率上升了10%,这意味着友情告知单没有起到应有的提醒效果,反而使违法停车行为增多了,和直接贴罚单进行处罚相比,车主变得不在乎了。

”该市交巡警一中队指导员吴某坦言。

资料三有一部反映美国监狱改革和监狱制度探索的科教片,其中一个片段,在一所少年犯监狱,一个新进监狱的涉及暴力犯罪的少年犯,拿了拖把打扫单人监狱之后不归还,反而把它当成武器在监狱大闹。

监狱的防暴队马上出动,5名全副武装的防暴警察拿着盾牌、警棍、胡椒喷雾在监狱外严阵以待。

但是监狱的心理咨询专家还是在监房门口坚持和少年犯交流。

希望该少年犯能主动交出拖把,谈了一个多小时,最后警察还是不得不武力解决,把拖把从少年犯的手中抢了下来。

事后记者就去采访心理咨询专家,问道:为什么直接可以用警力解决的事情,却要多花一个小时?心理咨询专家解释,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少年犯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一种新的社会原则,那就是遇到麻烦尽可能去寻找和平、共赢的解决办法,而不是遇事马上就想到动用武力。

虽然没有成功,但这个给少年犯做示范的过程非常必要。

资料四武汉汉口老城区一小商贩因违规占道经营被城管没收摊车。

为讨回摊车,商贩当面向城管下跪。

不料,城管执法队员与商贩对跪。

这一幕被曝光后引发热议。

记者从涉事的武汉城管局江汉分局了解到,城管执法人员与小商贩“对跪”一事确实存在。

据江汉区城管回应,当时,几名执法队员在前进四路附近巡查,发现一名中年男摊贩推着小车占道卖菠萝。

执法队员多次劝说无效后,依规暂扣小车,把车上菠萝等物品归还给这名商贩。

城管执法期间,围观群众增多。

商贩趁机下跪,央求把车子还给他,其中一名城管队员随后也下跪,告诉商贩“有什么事可先站起来说”。

商贩和城管对跪约一分钟后两人被其余城管队员从地上扶起来。

23江汉城管一位负责人解释说,事发地点紧挨江汉路步行街,是武汉形象窗口地带,人流量大。

摊贩下跪而城管队员不跪,易产生误解,引发负面舆论,所以城管下跪有些无奈。

问题:结合给定资料,从执法者的角度谈谈对人性化执法的理解。

(20分)要求:观点正确,条理清晰,分析有理有据。

字数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人性化执法是值得提倡的,它能使执法者更好地达成执法的初衷,让执法对象更能理解、更能接受执法者的执法行为,能有效地化解冲突。

但是,对于执法者来说,人性化执法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人性化执法要注意方法的运用。

执法的目的不是为了“罚”,而是给予执法对象警示,避免许多悲剧的发生。

执法者应该做好相关解释,化解执法对象的抵触情绪。

其次,人性化执法不能忽视“罚”的警示效应。

做错事情,就要接受相应的惩罚,如此方能警醒,避免再犯。

因此,人性化执法不能只“劝”不“罚”,要在提倡人性化的同时,坚持严格执法,合理的使用强制手段,达到执法活动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最后,人性化执法强调的是过程的人性化。

不能因为采用粗暴执法的方式更加省时省力,就放弃人性化的执法过程。

(328字)案例二资料一21日下午,顺城街50号2幢门市前拉起了警戒线,挥动着大锤的工人接连拆掉了该地区4处违法建筑,现场灰尘弥漫。

“终于把这片拆了,脏得很!”路过拆迁现场的阿姨说,每天要在这条路上来回走几次,每次看见冒出来的一堵墙心里就难受,好端端的房屋被乱搭乱建,还在里面生火煮饭油烟四起,让楼上居民和过往行人都跟着吸油烟。

记者在拆迁现场看到,该地区位于跳蹬河市场旁边,桥两边不仅摆了好几家蔬菜水果摊,路面上也随处可见被丢弃的菜叶和生活垃圾。

然而就在这里,居民老骆在自家门市外,修了间“厨房”,里面接通了天然气,柴米油盐一应俱全。

“我门市里面是自己在住,由于没得窗户,所以厨房只能修在外面,否则通不了天然气。

”老骆说,2009年他搬到这里居住后就在屋外修了间1米长,60公分宽的小厨房,以此解决自己的一日三餐,就这样过了5年。

据某地住建局不完全统计,城区存在大大小小的违章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分别在一些居民小区和临街商铺一带,或者就是建在了人烟稀少的地带。

违章建筑的由来,通常是偷偷摸摸进行抢建,由简易材料搭建而起,没有经过审批和质量监督,修建时间仓促,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威胁着群众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违章建筑在城市里步步为营,又步步紧逼,困扰着原本应该越来越美的城市。

于是,好端端新修的道路两边添了“疤”,居住的小区里让人画地为“牢”,无论哪种形式的违章建筑,都明显地存在着负面影响。

资料二前段时间,网上有帖子称,位于上海市泗泾镇民峰铝材市场的100余户来自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的在沪商户,在合法经营期间遭到政府的强行取缔,百名安义商户来到泗泾派出所门前跪求放人,却被民警抓捕,调查后,泗泾镇政府发出通报称,该事件发生在泗泾镇民峰铝材市场,该市场为私自改变土地性质、无证经营、存有大量私搭乱建“三合一”建筑的非法经营市场。

今年3月初,相关部门再次印发通知,明确将在月底前进行整治工作,并挨家挨户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争取广大商户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商户在过渡期内做好搬迁准备工作。

3月23日,市场整治工作有序开展,执法人员陆续清除了无证户外广告,并组织力量开展“三合一”整治。

但到了24日下午,一名女业主在与执法人员无任何肢体接触的情况下高喊“城管打人”,引起大量业主围观,在个别人员的挑唆煽动下,部分业主现场殴打执法人员,造成一名民警和联防队员受伤。

为维护现场秩序,确保业主和执法人员安全,增援民警将阻扰执法和打人的7名业主带到派出所调查。

稍晚时候,市场内的200余人在个别业主的煽动下,围堵泗泾派出所,高喊无理口号并下跪,更做出了打砸警车等违法行为,致使当天派出所无法出警,严重妨碍执行公务,经多次劝阻无效后,警方对其中69名违法嫌疑人依法带离。

整个过程中,执法人员始终坚持文明执法,保持了良好的形象。

通报称,随后,在相关人员的操纵下,整个事件被歪曲成泗泾镇执法人员暴力执法、强行取缔合法经营市场。

“安义促进会”微信公众号、“赣味文化”微博在没有核查事实真相的情况下,连续刊发不实信息,混淆视听,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和谐。

问题:根据给定资料概括违章建筑的危害,并就如何推进拆除违章建筑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30分)要求:概括准确、有条理,建议合理、可行、针对性强。

字数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违章建筑的危害有:1、侵占公共生活空间,侵犯群众通行、通风、采光等合法权益;2、违法排放油烟及丢弃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453、由简易材料搭建而起,没有经过审批和质量监督,修建时间仓促,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威胁着群众的生命安全。

4、违章建筑破坏城市原有规划,影响城市美观。

推进拆除违章建筑工作,应该做好以下几点:1、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发群众监督作用,鼓励群众对违章建筑进行监督、举报。

2、对违章建筑较多的地区加强巡查,发现一处治理一处。

3、在强制拆除违章建筑之前,做好行政相对人的思想工作,争取其理解和支持,及时化解矛盾。

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的先催告再强制的程序进行,充分保障相对人权利。

4、要有应急预案,保障相关人员人身和财产安全。

5、在强制拆除时,要维护好现场秩序,避免意外发生。

如遇到恶意阻拦,在多次劝阻、解释无效的情况下,严格按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6、及时、主动向社会通报相关情况,以正视听。

同时加强对媒体舆论的正确引导和对自媒体的监督管理,避免出现扭曲事实的虚假信息,使民众产生误解。

(447字)二、作文题(阅读以下材料,然后按后面的要求作答。

50分)公元前399年,在古希腊雅典城邦进行了一场令人瞩目的审判。

年近七旬的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被指控犯有不敬神灵和蛊惑青年的罪名而被送上法庭。

法庭从希腊市民中通过抓阄选出了501人组成陪审团。

最后以281票同意220票反对的民主表决结果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根据雅典当时的法律,如果苏格拉底认罪,可以交纳罚金或者选择放逐的方式代替死刑。

但苏格拉底拒绝了,因为他认为自己无罪。

他的弟子和朋友们认为雅典的法律不公正因而不应该遵守这样的法律,所以极力劝他越狱,但苏格拉底又一次拒绝了。

苏格拉底的理由有二:其一,如果人人都以法律判决不公而不守法,那么社会国家能有规矩方圆吗?法律判决的公正固然重要,但秩序同样重要。

其二,如果一个人自愿生活在一个国家,并且享受了这个国家法律给予的权利,就等于是以自身的行为和国家签订了契约,表示履行国家的法律,做一个守法公民。

在这种情况下,逃监是藐视法律的行为,是践踏自己曾经立下的契约,是十分不道德的。

因此,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他义无反顾的选择接受判决---饮毒酒而死。

黑格尔称苏格拉底的死是“雅典的悲剧”、“希腊的悲剧”,但却种下了西方法律信仰的希望之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