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重点笔记整理
第一章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第一节旅游的本质
1、旅游是一种审美活动,是综合性的审美实践
2、是人类一种积极而健康的社会交往活动
3、旅游是人类生活的高级需求和高层次的消费活动第二节旅游的社会属性
1、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2、旅游是社会政治、文化的产物
3、旅游是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产物第三节现代旅游的特点
1、综合性
2、世界性
3、群众性
4、普及性
5、社会性第四节旅游的定义一、几种定义的分析 1、经济性定义 2、交往定义 3、国际机构定义 4、目的定义 5、流动定义
6、时间定义
7、文化定义
8、相关定义二、定义的共性
1、旅游是人们离开自己的定居地,去异国他乡访问的活动,旅游活动的异地性。
2、旅游是人们前往旅游目的地,并在那里作短暂停留的访问活动。
暂时性
3、人们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综合性
三、定义的差异性
1、本质特性的差异:审美性好娱乐性
2、概念上的差异:旅游目的或旅游产生的结果而容易混淆四、旅游定义的界定
1、根本目的在于参与审美、娱乐和社交活动。
2、旅游的社会属性和发展特征决定了它是人么体验异地政治文化经济生活的一种
高级消费活动,并已成为文明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高级需要形式
3、旅游是通过旅行和暂时停留的动与静的组合来进行的,故而体现出异地性、流动
性和暂时性的特征。
第五节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一、国外旅游学研究概况
对平衡国际收入关系确定旅游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作用重视旅游学的经济作用:实践性和多学科性倾向加强。
20世纪后,西方研究开始转向旅游的非经济性。
二、我国旅游学研究的发展
我们不能单方夸大和追求旅游所产生的经济效能,而将旅游学只限定于应用性学科的范畴,忽略了它的社会人文性质的研究。
它是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
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比较漫长。
三、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对象:1、是研究旅游者的科学
2、是研究旅游业的科学
3、是研究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及环境等各方面影响的科学旅游学就是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以世界范围为统一整体,以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矛盾因素为研究对象,研究旅游的本质特点、社会作用、内外条件和发生发展活动规律的新兴科学。
任务:
1、阐述旅游的本质和社会属性,揭示旅游活动的产生、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研究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3、研究旅游业的实质,结构和组织四、旅游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旅游学是从旅游现象和其他具体旅游学科中抽象出来的,对其他旅游学科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科学。
第六节怎样学习和研究旅游学
1、认真读书,学好基础理论
2、努力实践,锻炼和培养从事旅游活动的实际能力
3、联系实际,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旅游业的道路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旅游的历史分期
一、古代旅游
特点:交通技术落后,依靠自然力,人力、畜力为主的船,车参加旅游的人数少,多限于皇室,贵族,僧侣特权阶层旅游活动范围很小
二、近代旅游特点:交通进入机械动力的新时代
旅游队伍扩大,中产阶级加入旅游者的行列出现了作为经济行业的旅游业
三、现代旅游第二节 19世纪中叶以前的旅行和旅游
一、世界古代的旅行和旅游
1、世界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旅行
于社会三大分工:农业畜牧业手工业
古埃及————————波斯帝国——————罗马帝国 2、世界封建社会的旅行和旅行
阿拉伯帝国——封建西欧——意大利马克菠萝——哥伦比亚——葡萄牙迪亚
士————英国麦哲伦——英国詹姆斯库克船长特点:旅行和旅游的兴衰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决定商务旅行居支配地位
农耕经济的定点生产特点约束了人们外出
消遣性旅游的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人士。
二、中国古代的旅行
1、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旅行
商——夏——春秋战国
2、中国封建社会的旅行
唐朝驿站——周代旅行——秦汉时期——汉武帝——魏晋南北朝——隋唐—
—宋元——明清
3、中国古代社会的旅游类型
帝王巡游政治游说学术考察商务旅游士人漫游宗教旅游航海旅游
特点:旅行和旅游的兴衰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决定商务旅行居支配地位
农耕经济的定点生产特点约束了人们外出
消遣性旅游的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人士。
中国古代旅游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中国古代来华旅游者人数众多出国旅游者较少。
中国古代形成多处政治文化古都,是旅游活动的中心地区。
中国古代交通工具先进、道路、邮船、和馆舍制度完善,为旅游提供了
良好的物质基础。
第三节近代旅游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开端一、产业革命对旅游发展的影响
1、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2、产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
3、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4、科学技术的进步二、旅游业的开端
1845年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第四节现代旅游的发展及其原因一、现代旅游及
其社会化特征
1、大众性主要反映在旅游者的结构层次、出游人数,距离活动形式等方面
2、广泛性主要反映在旅游流动区间的格局和旅游业在世界各地发展的程度方面
3、持续性主要表现在旅游业和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方面二、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1、国际形势的和平与稳定是前提
2、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根本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对现代旅游的作用: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改变了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
促进了各国的交往
促进了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加剧了旅游业的激烈竞争
第五节中国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中国近代旅游业的产生
1927年6月在上海成立中国旅行社。
最早的一家旅行社陈光浦
二、新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1949年12月在厦门正式成立国营华侨服务社
1973年中国华侨旅行社总社恢复成立并于1974年定名为中国旅行社总社 1978年改革开放后到20XX年我国旅游获得的经验和成就:
1、三大市场全面发展,市场前景日益广阔
2、旅游供给全面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张
3、综合功能全面发挥,增长点的特征日益显现
4、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合作日益活跃
5、最重要的是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大发展道路,探索和创造了
一系列对今后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宝贵经验
必须以先进的理论思想为指导
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发展之路坚持以改革开放统揽旅游业发展的全局坚持将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来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战略
坚持大产业、大市场、大旅游的发展方向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依法治旅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