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对哲学中矛盾辩证法的理解

浅谈对哲学中矛盾辩证法的理解

浅谈对哲学中矛盾辩证法的理解矛盾就是先秦哲学中所说的阴阳,又叫对立统一。

对立就意味着相互斗争,统一就意味着不可分割。

比如,现实和理想是一组矛盾。

现实拖动理想,理想又推进现实,这就是斗争没有现实就没有所谓的理想,没有理想也无所谓现实,二者是相互针对而言,这是统一。

一切矛盾着的方面都因一定条件具备着不同一性,所以称为矛盾。

然而又互相联结,互为存在。

这些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便是同一性的第一种意义。

另一方面,或许是更重要的,还在于矛盾着的事物的互相转化。

这就是说,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方面,因为一定的条件而各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了去,向着它的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化了去。

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第二种意义。

而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则为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双方“相斗争而发展”。

星体(比如太阳与地球)运行中的向心与离心趋势,电磁中的上负电荷的吸引排斥趋势,自然界中的捕食与被捕食,人类社会中不同阶级的利益争夺等都属于矛盾的斗争性。

由于一定的条件才构成矛盾的同一性,所以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而矛盾的斗争贯穿于过程的始终,并使此过程向着彼过程转化,矛盾的斗争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
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矛盾的这两种属性本身也是对立统一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正是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每个具体矛盾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即个性。

普遍性贯穿于个性之中,个性又表明矛盾各有特点。

如果我们把矛盾的观点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就要学会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方法看问题。

邓小平说要“按辩证法办事”,就是要求我们把辩证法的原则变成我们自觉的思考和行为,从而为实际生活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