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二组分系统相图
我们知道,有不少有机化合物在其沸
点以前就分解了;或者由于沸点较高,
不能或不易用通常的蒸馏方法来提纯。
根据上述不互溶双液体系的性质,可
采用水蒸汽蒸馏方法来提纯它们。
53 /57
在水蒸汽蒸溜时,让水蒸汽以汽泡的形式通 过有机液体冒出,这样可起到搅拌作用,以 使体系的蒸气相和两个液体相达成平衡。 在蒸馏过程中馏出物的两种液体的重量比例
所以蒸气组成曲线 v 在溶液组成曲线 l
的右上方(如图)
22 /57
• 在曲线 v 以上为 单相气相区域, • 在此区域中只有 气体存在;
f = C +1 = 2 1 + 1 = 2
有 T,xB 两个自由度;
23 /57
• 在曲线 l 以下为
单相液相区域,
• 在此区域中只有
溶液相存在;
溶液浓度在D和B之
间时,则B在气相中 的浓度大于B在溶液 中的浓度;
19 /57
在D点时,溶液组成
和蒸气相组成相同。
应当指出,上述蒸气
压 -组成图均 为 固 定
了另一变量 温度, 即温度一定的情况下 作出的。
改变温度,也能得到类似的图形。
20 /57
§2.9.2 完全互溶双液体系的沸 点-组成图
移动。
•当溶液全部蒸发完时,温度上升到 t3, 此时最后剩下的一滴溶液的组成为 c。
31 /57
• 应当注意,这
是描述溶液在
一带有活塞的
密闭容器中不
断蒸发过程;
•在整个蒸发过程中蒸气相始终与溶液相 达成平衡。
32 /57
溶液与纯组分沸
点的不同:
纯组分的沸点是恒定的,即由开始沸腾
到蒸发终了,温度值不变。
蒸气却冷凝成液体。
40 /57
此冷凝液体又与上升蒸气
相遇,再重新蒸发。
如此连续不断地在此管中
进行冷凝与蒸发的过程。
当此管子足够高时,则从
管上口逸出的蒸气将趋近 于较易挥发的纯组分 B。
41 /57
二、第二类溶液的沸点-组成图(T-X 图)
在此种溶液的沸点
-组成图中就必然 有一最低点。
42 /57
可计算如下:
当混合物沸腾时,两液体的蒸气压分别为 PA*
和 PB*。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气相中分压之
比等于摩尔数之比,因此:
54 /57
p nA WA / M A p nB WB / M B
* A * B
WA p M A ; WB p M B
* A * B
WH 2O 18.02 p* A 或: * WB M B pB
f =Βιβλιοθήκη C +1 = 2 1 + 1 = 2
T,xB 两个自由度;
24 /57
有
根据相律,在
曲线 l v 之间
两相平衡区:
f = C +1 = 2 2 + 1 = 1
25 /57
• 即曲线 l 和 v 之间的两相平
衡区内,只能
有一个自由度,
也就是说: •如果温度确定,则两个平衡相的组成
压增加,故B在平
衡蒸气相中浓度
大于B在溶液中的
浓度;
17 /57
当溶液浓度在C和B之
间时,由于加入A使体 系蒸气压增加,
故A在平衡蒸气相中浓
度大于A在溶液中的浓 度;
溶液组成为C时,溶液
组成和蒸气组成相同。
18 /57
第三类溶液
溶液浓度在A和D之
间时,A在气相中的 浓度大于A在溶液中 的浓度;
mol 分数为 X1,此体系包含相互
平衡的液相和气相,组成分别为b和b。
37 /57
• 设液相的mol数为nl ,
气相的mol数为nv,则:
n v ob x1 x 4 n l ob x 3 x1
或:nv ob nl ob
杠杆规则
38 /57
分馏原理
分馏:采用反
复蒸馏的方法
因为此沸点小于任一其他组分的沸点,
我们称之为“最低恒沸点”。
45 /57
三、第三类溶液的沸点-组成图(T-X图)
在此溶液的沸点-组成图中有一个最高点
(如图),与最高点的组成相对应的溶液 称之为 “最高恒沸点混合物”。
46 /57
与第二类溶液相似,
在最高恒沸点时,
溶液与蒸气的组成相
同,用分馏方法不能
也就随之而定了;反之亦然。
26 /57
例如:
将含 B 为 X1 的溶
液加热,当温度
为 t2 时,由 “ O ”
点表示体系的总
状态点。
体系中实际存在的是两个相,溶液相的组
成为 b,蒸气相的组成为 b,
27 /57
这两个相的组成由于温度 t2
的确定而确
定,不可能随意变动。
28 /57
• 从图中可以看出, 将组成为X1 的溶
的两种液体在该温度下纯态的蒸气压之 和,即:
50 /57
p=
* pA
+ pB
*
因此,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混合物的沸
点应当低于任何一纯组分的沸点;
由于总蒸气压与两种液体的相对数量无
关,故混合物在沸腾蒸馏时的温度亦保
持不变。
51 /57
不互溶体系的蒸气压-组成图和沸点-组成图
52 /57
三、蒸汽蒸馏
定义:
在恒定
1atm 下,描述溶液沸点与组成
关系的相图叫做沸点-组成图。
三类溶液的沸点-组成图分别介绍如下:
21 /57
一、第一类溶液的 T-x 图
由于较易挥发的物质其沸点较低,因此
蒸气压-组成图中,蒸气压较高的物质B
有较低的沸点;
而具有较低沸点的组分在平衡气相中的
浓度要大于其在溶液中的浓度。
8 /57
第二类:溶液总蒸气压-组成曲线中有
极大值点。例如:
甲缩醛 CH2(OCH3)2-CS2; CH3COCH3-CS2;
O O
C6H6- C6H12;
H2O-C2H5OH 等体系。
Methylal
例:水和乙醇溶液在某浓度时的沸点有
最低值,此值低于纯乙醇的沸点。
9 /57
20.22% HCl
60% HNO3
HBr+ H2O CCl4+CH3OH
126
(最高)
47.5% HBr
95.57% C2H5OH
C2H5OH+ H2O 78.13 (最低)
55.7 (最低)
44.5% CCl4
48 /57
§2.8.3 不互溶双液体系的饱和蒸气 压 水蒸汽蒸馏 (了解)
一、不互溶体系
上述规则对非理想溶液来说,一般也是
适用的。
11 /57
1881年,阿诺华洛夫在大量实验的基础 上,总结出联系蒸气组成和溶液组成之
间关系的两条定性规则:
1)在二组分溶液中,如果加入某一组分
而使溶液的总蒸气压增加(即在一定压
力下使溶液的沸点下降),则该组分在 平衡蒸气相中的浓度将大于其在溶液中 的浓度。
• 根据阿诺华洛夫规则可知,当溶液的组成
恰好与具有最低沸点的组成相同时,则此
时蒸气相的组成与溶液的组成相同。
43 /57
因此,在此浓度(C )
的溶液要想用分馏方
法分离出纯组分A或
B 是不可能的。
而且此溶液与众不同,其开始沸腾到蒸发 终了,沸点不变,故此溶液称为 “恒沸点 混合物”;
44 /57
§2.9.1 完全互溶双液体系的蒸 气压-组成图
此种溶液的蒸气压-组成如图所示。这类
相图已在“理想溶液”部分讨论过了。
7 /57
一、完全互溶双液体系的分类
第一类:溶液的总蒸气压总是在两纯组
分蒸气压之间。例如:
C6H12-CCl4; C6H6-CCl4; H2O-CH3OH
等体系,比较接近理想溶液。
如 p 下),
看温度和组成的关系;或指定温度不
变,看压力和组成的关系。
3 /57
在这种情况下,相律应表现为:
f = 2 +1 = 3
= 1 时, f = 2;
即二组分体系(二维)相图中,每一相
占据一块面积。
三相点, = 3, f = 0; 两相平衡线, = 2, f = 1。
体系蒸气压增加,
所以平衡气相中B的
浓度大于溶液中B 的
浓度。
v曲线在 l 曲线下面。
15 /57
当溶液浓度组成为
a时,与此溶液成 平衡的蒸气相组成 为a。
究竟v曲线离开l曲
线的位置多远?取
决于B比A易挥发
的程度。
16 /57
第二类溶液
当溶液浓度在A和
C之间时,由于加
入B将使体系蒸气
“结线性质”:
• 在结线上任何一点所
表示的体系总组成, 都可分成两个组成一 定的相互平衡的相;
• 这两个相的物质量之比与体系总组成(点)
的关系遵守“杠杆规则”。
36 /57
“杠杆规则”
• 以上图中的结线
bob 为例,假设体
系的总组成点为
“ O ”点,体系中
共有 n mol 物质,
其中 B 的总
第三类:溶液总蒸气压-组成曲线中有
极小值点。例如:
CHCl3-CH3COCH3; H2O-HCl 等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