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版食品包装技术第五章专用食品包装技术

最新版食品包装技术第五章专用食品包装技术


4. 金属
• 金属能否作为微波包装,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 题。
• 第一个反对理由:金属能反射微波。 • 第二个反对理由:金属在微波炉内会打火。
5. 复合材料

目前最常用的,透气性的特殊乙烯材
料,加热时不至于爆裂。
三、典型的微波食品包装
• 1. 微波爆米花包装 • 1986年,美国人申请的专利。 • 外层是纸,内层是聚酯膜(PET),并涂一
(三)绿色包装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 1. 绿色包装材料选择应该注意的因素 • (1)充分考虑材料的再生利用 • (2)同类包装尽量选用同种材料 • (3)应考虑材料的可降解性 • (4)设计生产可重复周转的用品
2. 对传统包装材料的再认识
• (1)植物叶片包装 • (2)草纤维包装 • (3)竹编包装
• 4. 微波屏蔽技术包装 • 防止食品在微波中的过度加热。 • 多采用铝箔,常用于冷冻食品的加热包装。
第二节 绿色包装和纳米包装技术
绿色包装技术
• 一、涵 义
• 绿色包装:包装材料及包装制品从设计、制造、 使用到废弃及其处理均对环境无害,或者说在包 装的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且能 够循环使用、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的适度包装。
二、绿色包装的特点
• 1. 包装减量化(reduce) • 2. 包装易于重复利用(resue)和回收(recycle) • 3. 可复原(recover) • 4. 包装废弃物可以降解腐化(degradable) • 5. 包装材料对人体和生物无毒无害 • 6. 整个生命周期均不污染环境和造成公害
• (3)添加纳米二氧化钛,碳酸钙可使 塑料改性。
二、纳米包装材料
纳米材料与聚合物复合后的性能
• 1. 改善力学性能 • 2. 提高热稳定性 • 3. 增强耐磨性 • 4. 提高聚合物的成型加工性 • 5. 具有发光性和电学性能
• 1. 纳米塑料:
• 由纳米尺寸大小的超细微无机
粒子填充到聚合物基体中的复合材 料。
三、绿色包装设计
(一)绿色包装设计的研究内容
• 1. 绿色包装对环境的影响 • 2. 研制开发无毒、无污染、可回收再生或
可降解的包装原辅材料 • 3. 研发新技术 • 4. 优化包装结构 • 5. 加强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
(二)绿色包装设计的程序
• 1. 搜集绿色包装设计信息 • 2. 建立绿色包装设计小组 • 3. 制定绿色包装设计方案 • 4. 绿色包装设计决策
(1)采用纳米技术提高PET瓶的性能 (2)纳米聚酯类复合材料在啤酒中的应用
2. 纳米抗菌保鲜包装在液态奶中的应用
• 对牛奶包装来说,气味阻隔性非常重要, 氧气被阻隔,内容物不易变质。
• 微生物生长 的生长缩短鲜奶的保质期。 • 采用用纳米抗菌材料包装牛奶,能有效抑
制和杀死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等,防 止各种微生物生长,可延长保鲜期一倍以 上。

凡是能透过微波的包装材料都具备微
波加热的基本条件。
• (1)耐热性

对水性食品要求较低,对油性食品要
求较高。
• (2)耐寒性:-20℃~-18℃ • (3)耐油性 • (4)卫生标准 • (5)廉价性 • (6)废弃物容易处理
2. 微波包装形式设计要求
• (1)是否需要对金属材料加以保护 • (2)是否需要屏蔽,以防止食品加热不均 • (3)是否需要敏片包装 • (4)是否需要在包装外采用套标,防止烫手 • (5)是否需要在容器内保持适量蒸汽 • (6)是否需要控制包装内微波加热的分布
• 1. 塑料:
• (1)聚乙烯类

耐-40℃低温,不耐高温,100℃变形,
120℃即融化。
• (2)聚丙烯类

可耐-20℃低温,耐高温在110℃左右,
不耐油温。
• (3)填充型聚丙烯容器

加入了滑石粉,增加了容器的耐热性
和刚性,但透明度下降。

且废弃物容易燃烧处理。
• (4)聚酯容器

耐高温可达230℃,耐油,耐化学性,
(2)纳米聚酯
• 最经典的是纳米聚PET瓶。 • ①普通PET瓶耐热性差,无法热灌装,阻隔
性差; • ②纳米PET瓶质量轻,不易碎,便于运输。
(3)聚乙烯纳米合金材料
• 耐磨,耐腐蚀,高强度,无毒性。 • 性价比优于铁管、铝管、铝塑管。
三、纳米技术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实例
• 1. 在啤酒饮料工业包装中的应用 • 由瓶装啤酒爆裂造成消费者人身安全事故 • 玻璃瓶质量差,造成运输中资源的浪费。 • 啤酒中所含的蛋白质很容易发生氧化反应
(三) 防伪包装技术
• 一个好的防伪包装,应具有两方面的特性 ,不易被仿造性和易被识别性。
• 前者指采用的防伪技术、防伪方法不易被 实施,或实施起来代价非常高;
• 后者指普通消费者能根据防伪包装的特点 ,或在防伪包装说明的引导下,方便地识 别出冒牌货。
• 假冒产品的两个手段: • ① 真包装,假产品 • ② 假包装,假产品
• ②由于是无接触印刷,适于玻璃、塑料、金属、 纸等包装材料。
• ③喷墨印刷对油墨的要求较高。
• ④喷墨编码机与计算机联合使用,即可实现秘诀 防伪。
• 3. 结构防伪技术 • 4. 条形码防伪技术 • 5. 激光全息防伪包装技术 • 6. 核径迹防伪技术
(1)专家防伪识别 (2)普通防伪识别
(四)防伪包装在食品中的应用实例
• (2)防止人为的某些有目的损坏而对产品 进行的保护 ;
• (3)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它的加密才显示 出来实现其防伪功能 ;
• (4)只在流通交换中发挥作用
• (5)防伪作用有时必须依靠社会有关机构 发挥作用
(二)防伪包装的类别
1 按识别真伪的方法分类 • (1)一线防伪包装技术 • (2)二线防伪包装技术 • (3)组合防伪包装技术
纸类微波材料的缺点
• 纸材料可以吸收部分微波能而被加热, 所以存在着被烤焦的危险,尤其是边角部 分。
• 措施:适当设计促进均匀加热,边角部分 尽可能圆滑过渡。
3. 玻璃和陶瓷
• 优良的微波材料,不仅能耐微波辐射, 且能承受一定的内压。
• 但在加工时中应注意淬火处理消除表面 应力集中,避免温差过大的破裂。
二、微波食品包装材料
• (一)分类: • 1. 微波穿透材料: • 要求能透过微波,且本身尽可能少的吸
收微波。 • 如,玻璃、塑料、纸类
2. 微波吸收材料
• 这类材料可吸收微波能,与食品共同加热。 • 如微波爆米花
3. 微波反射材料
• 可以屏蔽微波能的材料。 • 金属材料,一般采用铝或铝箔。
(二)常用的微波食品包装材料
(一)微波加热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 1. 原理:利用微波的热效应。 • 水是微波最好的介质,可以很好的吸收微
波。
2. 微波加热的特点
• (1)高效节能 • (2)均匀加热 • (3)易于控制,工艺先进 • (4)低温杀菌,无污染 • (5)选择性加热 • (6)安全无害
(二)微波食品的包装要求
• 1. 对微波包装材料的要求
• (1)保护商品生产厂家的利益和声誉,同时也保 护商品消费者的利益和身心健康;
• (2)对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能予以遏制 ; • (3)可以促进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推广; • (4)具有科学验证的功能 ; • (5)增加信任度和安全感
2.防伪包装的特点
• (1)防伪包装的生产、设计和使用更科学 ,难度更大 ;
1、材质防伪包装技术
• ① 变色材料 • ② 荧光材料 • ③ 光学变色薄膜材料 • ④ 纳米防伪材料
2、喷墨印刷包装防伪技术
(1)防伪油墨的种类 • ①温变色防伪油墨印刷 • ②隐形荧光防伪油墨 • ③红外线防伪油墨 • ④水敏油墨
• (2)喷墨印刷的特点
• ①喷墨编码机在线印刷无需印版,开机就可进行 印刷,辅助工时少,通过调整喷印位置和设备不 同图案即可,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制药等行业, 防伪效果较好。
• 2. 纳米技术: • 在纳米尺度(1~100nm)范围内,通
过直接操纵和安排原子、分子来创造 物质。研究物质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 律,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利用这些规律 的多学科的科学技术。
3. 纳米技术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 (1)包装材料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钛等 微粒,可杀菌、除异味。
• (2)涂料中加入纳米材料科改变光学 性能。
1. 名酒的防伪包装
者从黑市上买来新的包装容器、标 签等实施制假活动。
• 第三种是某些经济实力雄厚、规模较大的制假企 业,仿制各种名优产品,大批量制假。
2. 糖果的防伪包装
(1)包装盒上加贴防伪标签 (2)防止开启包装盒
二、防盗包装技术
即可。
第三节 防伪包装与防盗包装技术
一、防伪包装
• 定义:防伪包装就是借助于包装,防止商 品从生产厂家到经销商,以及从经销商到 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被人为有意识地窃换 和假冒的技术与方法。
• 其目的是防止商品再流通和转移的过程中 被窃换、假冒。
(一)防伪包装的作用及特点
1. 防伪包装的作用
(四)绿色包装设计的评价
• 一是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 二是对最终的绿色包装产品进行评价
• 1. 绿色包装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 • 2. 绿色包装设计的评价标准 • 3. 对设计方案的评价 • 4. 对绿色包装产品的评价
二、纳米包装技术
• 1. 纳米:
• nm,1nm=10-9m,相当于45个原子排列起 来的长度。1g纳米材料铺展开来,表面积 可达到640m2。
2 按包装种类分类 • (1)防伪内包装 • (2)防伪外包装 • (3)标贴防伪
3 按包装材料分类 • (1)材质防伪包装技术 • (2)印刷油墨防伪包装技术 • (3)加密防伪包装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