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测井方法主要特点对比表
性。另外,在砂泥岩交互层地区,高阻邻层对普通电极系的屏蔽 3、 若围岩电阻率小于地层电阻率, B、确定地层真电阻率及孔隙流体性质 影响很大,使其难以求出地层真电阻率 这些原因促进发展了侧向测井,其特点是,在供电电极 A 上 下方各加了两个同极性的电流屏蔽电极,使供电电极电流聚焦成 薄板状垂直流向地层,再适度发散,然后流向电极 Bபைடு நூலகம்因此,侧 则视电阻率小于地层电阻率;反 之,若围岩电阻率大于地层电阻 通过对深、浅双侧向视电阻率曲线做井眼、围岩—
侧向测井方法主要特点对比表
原 理 与 特 点 曲 线 特 征 主要用途是: 由于双侧向测井探测深度比三侧向深,同时,深、浅双侧 向的纵向分层能力相同,因此,曲线便于对比。主要用于以 下几方面。 主 要 应 用 1) 、影响因素 与普通电阻率测井类似, 深、 浅侧向测井测量结果也是地 层视电阻率, 与地层电阻率有一 定差异, 为了利用双侧向视电阻 率确定地层的真电阻率, 需考虑 双侧向视电阻率的影响因素。 根 仪器总长度:6500mm · 仪器直径:90mm · 仪器总重量:121kg · 最高工作温度:155℃ · 最大承受压力:100MPa · 电子仪上插头分配: 八侧向信号输出 2、5 深感应信号输出 3、5 中感应信号输出 · 仪器工作频率:感应 20kHz ± 10Hz 正 弦 波 , 八 侧 向 1250Hz±2Hz 方波 · 记录点:全部从仪器最低堵 头向上计算。 八侧向:500mm 中感应:2200mm 深感应:3250mm 自然电位:3250mm 1、5 影 响 因 素 其 它 为了评价含油性,必须较准确的求出地层的电阻率,在地层厚 深、浅双侧向曲线特点 度较大、地层电阻率和泥浆电阻率相差不太悬殊的情况下,可以 1 、 当上下围岩的电阻率相同 双感应—八側向测井仪技术指标
率,则视电阻率大于地层电阻率。 由真电阻率即可确定地层孔隙流体性质。 在这两种情况下, 二者差异均随地 C、判断油水层:将深、浅三侧向曲线重叠绘制,在渗透层出 现幅度差。当 Rmf>Rw 时,在油层层段,深三侧向读数大于 浅深三侧向读数,含油饱和度越高,差异越大,为泥浆低侵; 在水层层段,深三侧向读数小于浅深三侧向读数,含水饱和 度越高,差异越大,为泥浆高侵。当 Rmf<Rw 时,无论是油 层,还是水层,均为泥浆低侵,但此时油层的视电阻率高于 水层,且幅度差比水层的幅度差的。 下图是用深、浅三侧向曲线判断油水层
0.356m 的七侧向电极系,在下方近处设置屏蔽电流回路电极
采用普通电极系测井来求地层电阻率;但在地层较薄、电阻率很 时, 双侧向测井曲线关于地层中心 高,或者在盐水泥浆的情况下,由于泥浆电阻率很低,使得电极 对称。
流出的电流大部分都在井和围岩中流过, 进入测量层的电流很少。 2、随地层厚度的减小,围岩电阻 A、划分岩性剖面:由于电极距较小,双侧向测井曲线的纵向 因此测量的视电阻率曲线变化平缓,不能用来划分地层,判断岩 率对视电阻率的影响增加。 分层能力强,适于划分薄层。
向测井又叫聚焦测井,是目前在盐水泥浆井、高阻薄层地区或碳 层厚度的减小而增加。 酸盐岩地区广泛使用的电阻率测井方法。 侧向测井目前有七侧向、三侧向、双侧向等。双侧向测井目前 认为是最好的侧向测井方法,在长庆油田测井系列中也采用。八 电极侧向测井简称八侧向,缩写为 LL8,是一种不贴井壁,在井 内居中测量的浅探测电阻率测井。它是电极距比浅侧向还小 4、读取数据的方法:取地层中点 的视电阻率值或取地层中部的几 何平均值。 5、深双侧向视电阻率曲线主要反 映原状地层的电阻率; 而浅双侧向 视电阻率曲线主要反映侵入带的 电阻率。 B1, 而在上方较远处设置回路电极 B,使其探测半径比通常的浅侧 向还浅,约 10~40 cm 。它常与双感应(中、深感应)组合,长庆 油田就采用双感应——八侧向作为油井完井的测井项目之一。
层厚及侵入校正, 即可确定岩层的真电阻率及侵入带的直径。 据测量原理及测量环境, 可把影 响因素归结为井眼(井眼尺寸、 井内介质的电阻率) 、围岩—层 厚(围岩电阻率、地层厚度) 、 侵入(侵入特征、侵入半径) 。 应用图版或相应的计算公式, 即 可对双侧向视电阻率按上述顺 序依次进行校正, 得到地层电阻 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