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二、1. 最优含水率在击数一定时,当含水率较低时,击实后的干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而当含水率达到某一值时,干密度达到最大值,此时含水率继续增加反而招致干密度的减小。
干密度的这一最大值称为最大干密度,与它对应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
2. 静止侧压力系数土体在无侧向变形条件下,侧向有效应力与竖向有效应力之比值。
3. 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切变形的最大能力或土体频临剪切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应力称为土的抗剪强度。
4. 主动土压力当挡土墙离开填土移动,墙后填土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5. 允许承载力地基频临破坏时所能的基底压力称为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将土中的剪切破坏区限制在某一区域范围内,视地基土能承受多大的基底压力,此压力即为允许承载力。
容许承载力等于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
. 管涌:管涌是渗透变形的一种形式.指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土粒在粗土颗粒形成的空隙中发生移动并被带出的现象.被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向沿着填土方向转动或移动时,随着位移的增加墙后受到挤压而引起土压力增加,当墙后填土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增加到最大值,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土:是各类岩石经长期地质营力作用风化后的产物,是由各种岩石碎块和矿物颗粒组成的松散集合体。
粒组:将工程性质相似,颗粒大小相近的土粒归并成组,按其粒径大小分成若干组别,称为粒组。
土的结构:指组成土的土粒大小、形状、表面特征,土粒间的连结关系和土粒的排列情况,其中包括颗粒或集合体间的距离、孔隙大小及其分布特点。
塑性指数:粘性土中含水量在液限与塑限两个稠度界限之间时,具有可塑性,且可塑性的强弱可由这两个稠度界限的差值大小来反映,这差值就称为塑性指数I P。
即渗透系数:反映土的透水性能的比例系数,是水力梯度为1时的渗透速度,其量纲与渗透速度相同。
其物理含义是单位面积单位水力梯度单位时间内透过的水量。
角点法:利用角点下的应力计算公式和应力叠加原理推求地基中任意点的附加应力的方法称为角点法。
侧限压缩模量:土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竖向附加应力σz与相应竖向应变εz之比值,即Es=σz/εz。
附加应力:在外荷作用下,土体中各点产生的应力增量。
基底压力:基础底面传递给地基表面的压力,由于基底压力作用于基础与地基的接触面上,故也称基底接触压力。
平均固结度:土层发生渗流固结,在某一时刻t,土层骨架已经承担起来的有效应力对全部附加压应力的比值,称为土层的平均固结度。
极限承载力:地基从局部剪损破坏阶段进入整体破坏阶段,即将丧失稳定性时的基底压力。
临界荷载:塑性区最大深度限制在基础宽度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时相应的基底压力。
容许承载力:地基稳定有足够的安全度,并且变形控制在建筑物的容许范围内时,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抗剪强度:指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其数值等于土体产生剪切破坏时滑动面上的剪应力。
库仑定律:当土所受法向应力不很大时,土的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可近似用线性关系表示,这一表征土体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的公式即为库仑定律表达式式中:c-内聚力,φ-内摩擦角,σ-法向应力,τf-抗剪强度。
固结不排水试验:施加周围压力,打开排水阀门,允许排水固结,固结完成后关闭排水阀门,再施加竖向压力,使试样在排水的条件下剪切破坏的三轴压缩试验二、是非题(每题 1 分)1.附加应力大小只与计算点深度有关,而与基础尺寸无关。
(×)2.完全饱和土体,含水量w=100%(×)3.固结度是一个反映土体固结特性的指标,决定于土的性质和土层几何尺寸,不随时间变化。
(×)4.饱和土的固结主要是由于孔隙水的渗透排出,因此当固结完成时,孔隙水应力全部消散为零,孔隙中的水也全部排干了。
(×)5.土的固结系数越大,则压缩量亦越大。
(×)6.击实功能(击数)愈大,土的最优含水率愈大。
(×)7.当地下水位由地面以下某一深度上升到地面时地基承载力降低了。
(√)8.根据达西定律,渗透系数愈高的土,需要愈大的水头梯度才能获得相同的渗流速度。
(×)9.三轴剪切的CU试验中,饱和的正常固结土将产生正的孔隙水应力,而饱和的强超固结土则可能产生负的孔隙水应力。
(√)10.不固结不排水剪试验得出的值为零(饱和粘土)。
(√)三、填空题(每题3 分) 1 .土的结构一般有___单粒结构__、__蜂窝状结构__和___絮状结构__等三种,其中__絮状结构____结构是以面~边接触为主的。
2. 常水头渗透试验适用于_透水性强的无粘性土___土,变水头试验适用于__透水性差的粘性土_。
3. 在计算矩形基底受竖直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时,角点下的竖向附加应力时,应作用两点,一是计算点落在___角点___的一点垂线上,二是B始终指___宽度___方向基底的长度。
4.分析土坡稳定的瑞典条分法与毕肖甫法其共同点是__假设滑动面是圆弧面__、假定滑动体为刚体_,不同点是瑞典条分法不考虑条间力。
5. 地基的破坏一般有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和__冲剪破坏_等三种型式,而其中整体剪切破坏破坏过程将出现三个变形阶段。
1、无粘性土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颗粒的粒径和级配。
2、用三轴试验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测的抗剪强度指标值最大的是固结排水剪切试验,最小的是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3、评价粗颗粒土粒径级配的指标有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
4、τf表示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当土体中某点的剪应力τ=τf时,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τ>τf时,土体处于破坏状态;τ<τf时,土体处于平衡状态。
5、桩按受力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
6、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土压力时,挡土墙墙背垂直、光滑,墙后填土表面因水平。
7、桩的接头方式有角钢焊接、法兰盘焊接和硫磺胶泥连接。
8、建筑物地基变形的特征有沉降量、沉降差、局部倾斜和倾斜四种类型1、在天然状态下,自然界中的土是由固体颗粒、水和气体组成的三相体系。
2、土的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3、有一个湿土重23克,烘干后重15克,测得土的液限为40%,塑限为24%,则土样的塑性指数Ip= 16 ;液性指数IL 1.83 。
4、常用的计算基础最终沉降的方法有分层总和法和《地基规范》推荐法。
5、在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地基由承载力不足而引起的剪切破坏的形式分为: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冲剪破坏。
6、挡土墙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和扶臂式挡土墙。
7、摩擦型桩设计以设计桩底标高为主要控制指标,以贯入度为参考指标。
8、桩按施工方法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岩石按形成原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2、粉土的性质主要与其密实度、天然含水量有关。
3、渗透固结过程实际上是孔隙水压力消散和有效应力增长的过程。
4、已知土中某点σ1=30 kPa,σ3=10 kPa,该点最大剪应力值为10 kPa,与主应力的夹角为45。
5、第四纪沉积物按形成条件分为残积层、坡积层、洪积层、冲积层等几种类型。
6、挡土墙的抗滑动稳定安全系数K s是抗滑力与、滑动力之比,要求不小于1.3。
7、摩擦桩基中,如果群桩中的各桩受力与单桩相同,那么群桩的沉降量大于单桩;如果群桩的沉降量与单桩相同,那么群桩中的各桩受力小于单桩。
8、地震烈度是指受震地区的地面影响和破坏的强烈程度。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碎石土和砂土定名时下列何项方法正确?(B )A、按粒组划分B、按粒组含量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C、按粒组含量由小到大以最先符合者确定D、按有效粒径确定2、在粉土中,当动力水(A )土的浮重时,会发生流砂现象。
A、大于等于B、小于等于C、小于D、无法确定3、指出下列何项不属于土的压缩性指标(E为土的变形模量,G为土的剪切模量):D (A)a 1-2(B)E (C)E s (D)G4、下列何项因素对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影响最为显著?BA、基底附加应力B、基础底面尺寸C、土的压缩模量D、基础埋置深度5、高层建筑为了减小地基的变形,下列何种基础形式较为有效?B(A) 钢筋混凝土十字交叉基础(B) 箱形基础(C) 筏形基础(D) 扩展基础二、单项选择题(10分)1.在研究土的性质时,其最基本的工程特征是(B )A.土的力学性质B.土的物理性质C.上的压缩性D.土的渗透性2.矩形分布的荷载角点下附加应力系数是L/b、Z/b的函数,其中b是(C )A.矩形面积的长边B.三角形荷载分布方向的边长C.矩形面积的短边D.三角形荷载最大值所对应的边长3.土的压缩性是指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土的体积减小包括土颗粒本身的压缩、土内空隙中水的压缩和封闭在土中的气体的压缩。
在一般压力作用下,土的压缩就是指(D )。
A. 土颗粒本身的压缩B. 土内空隙中水的压缩C. 封闭在土中的气体的压缩D.土中空隙体积的减小4.形成年代已久的天然土层在自重应力作用下的变形早已稳定,当地下水位下降时,水位变化范围内的土体,土中自重应力会( B )。
A.减小B.增大C.不变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地基整体倾覆的稳定安全系数表达式为(D )A. K=抗剪切力矩/剪切力矩B.K=抗倾覆力/倾覆力C.K=抗滑动力/滑动力D.K=抗倾覆力矩/倾覆力矩1、采用搓条法测定塑限时,土条出现裂纹并开始断裂时的直径应为(B )(A)2mm(B)3mm (C) 4mm(D) 5mm2、《地基规范》划分砂土的密实度指标是(C )(A) 孔隙比(B) 相对密度(C)标准贯入锤击数(D) 野外鉴别3、建筑物施工速度较快,地基土的透水条件不良,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宜选用(A )(A)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B)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C)排水剪切试验(D)直接剪切试验4、地基发生整体滑动破坏时,作用在基底的压力一定大于(C )。
(A)临塑荷载(B)临界荷载(C)极限荷载(D)地基承载力5、夯实深层地基土宜采用的方法是( A)(A)强夯法(B)分层压实法(C)振动碾压法(D)重锤夯实四、问答及简述题(共30 分)1. 为什么说在一般情况下,土的自重应力不会引起土的压缩变形(或沉降),而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又会使土产生下沉呢?(10分)一般情况下,地基是经过了若干万年的沉积,在自重应力作用下已经压缩稳定了。
自重应力已经转变为有效应力了,这种情况下,自重应力不会引起土体压缩。
但如土体是新近沉积,自重应力还未完全转变未有效应力,则自重应力将产生压缩。
(5分)当地下水位下降时,部分土层从水下变为水上,该土层原来受到浮托力作用,现该浮托力因水位下降而消失,相当于在该土层施加了一个向下的体积力,其大小等于浮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