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辨证
4 心 阳虚
•病因: •心气虚发展而来 •他病及心
•病机:
•心阳虚衰,鼓动无力 ,虚寒内生
5 心阳 虚脱
•病因 •心阳虚发展而来 •寒邪暴伤、痰瘀阻心 •失血亡津
•病机 •心阳衰极,阳气欲脱
辨证要点
常见症状
舌象
心悸、胸闷
舌淡
+气虚症(气短神疲 、自汗,活动后加重 ,面色淡白无华)
脉象 脉虚
心悸怔忡、心胸憋闷
•心与心神失养
•虚热内扰
辨证要点
常见症状
舌象
心悸、失眠、多梦 舌色淡
+血虚症(头晕眼花 、健忘、面色淡白或 萎黄,唇舌色淡)
脉象
脉细无 力
心悸、心烦、失眠
+阴虚症(五心烦热 、潮热盗汗、颧红消 瘦)
舌红少苔 乏津
脉细数
•10
病因病机
3 心 气虚
•病因: •素虚、久病、先天不 足、年老体衰
•病机: •心气不足,鼓动无力
肺
•脾虚失运,肺失所养
气虚 •病机:
•肺气虚弱,呼吸减弱
•宣降失常,卫外不固
•病因:
2 肺
•燥热伤肺、耗伤肺阴 •久病咳喘、耗伤肺阴
•病机:
阴虚
•肺阴亏虚,虚热内扰
辨证要点
常见症状
舌象
脉象
咳嗽无力、气短而喘 舌淡苔白 脉弱 、自汗
脏腑辨证
2020年7月19日星期日
【目的要求】
• 1、掌握各脏腑的病变范围和病机特点、掌握 各脏腑常见证的含义,临床表现和病机。
• 2、熟悉脏腑辨证的概念、基本方法、意义及 运用范围。
• 3、了解脏腑之间的发病关系。 • 4、初步学会运用脏腑辨证的知识对临床典型
病例进行辨证。
•2
概述
• 一 含义
•病机 •瘀血犯头,阻滞脑络
辨证要点
常见症状
舌象
神志异常(神志抑郁,错 乱,痴呆、昏迷)
+
痰浊症(面色晦滞,胸闷 呕恶,舌苔白腻,脉滑)
舌苔白腻
神志异常(神志狂燥,神 昏谵语)
+
痰火内盛症(吐痰黄稠, 喉间痰鸣;胸闷不舒;舌 红苔黄腻,脉滑数)
头痛,头昏
+
瘀血症(刺痛,固定不移 ;舌色晦暗,舌质紫黯或 有斑点,脉细涩)
舌红苔黄 腻
舌色晦暗 ,舌质紫 黯或有斑 点
脉象 脉滑
脉滑数
脉细涩
•14
肺病辨证
•15
肺的生理病理
肺
主要功能
在志 在体
1、主气、司呼吸
生理 2、主宣发、肃降 功能 3、主通调水道
悲忧 皮
4、朝百脉,主治节
1、呼吸功能失常:
常见 病理 表现
•咳嗽、气喘
2、宣降功能失常:
•咳痰、胸痛
3、通调水道输布津液失职:
惊恐 骨 发 耳 唾
3、主纳气
•6
心病辨证
•7
心的生理病理
联属功能
心
主要功能
在志
在体
其华
开窍
在 液
生理 1、主血脉 功能 2、主神志
喜
脉
面
舌
汗
常见 病理 表现
1、心脏本身病变:
•心悸、怔忡、心痛
2、神志病变:
•心烦、失眠、多梦、 健忘、神昏、神志错乱
结、代、促
舌痛、舌疮
•8
心病辨证
虚证
实证 或
• 脏腑辨证:是在认识脏腑生理病理特点的基础 上,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体征及有关病情资 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判断疾病所在的脏腑 部位及其病性的一种辨证方法。
• 实质:辨别病位和病性
• 二 历史沿革:见p176
•3
• 三 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及病性辨证的关系 • 八纲辨证:确定证候的纲领。 • 病性辨证:分辨证候的具体性质。 • 脏腑辨证: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对脏腑病位 进行判断,并有机结合病性辨证,形成完整的 证候诊断方法。主要运用于内伤杂病。
1、轻证: 发热、失眠、心烦
舌尖 脉数 红绛 有力
+吐衄 +舌赤生疮
+尿赤涩灼痛
2、重证 狂燥谵语、神志不清 (热扰心神、或热闭心神)
•12
辨证要点
病因病机
常见症状 共同症状 常见特色症状
舌象
•病因:
心悸怔忡 瘀阻心脉:
舌暗,有
•瘀血、痰浊、阴 心胸憋闷 刺痛
青紫斑点
寒、气滞
痰阻心脉:
苔白腻
•病机:
虚实夹杂
1、心血 虚
5、心阳 虚脱
6、心火 亢盛
10、瘀阻 脑络
2、心阴 虚
7、心脉 痹阻
3、心气 虚
8、痰蒙 心神
4、心阳 虚
9、痰火 扰神
•9
病因病机
•病因:
1
•耗血太过
心
•生血不足
血虚 •病机:
•心与心神失于濡养
•病因:
•思虑劳神暗耗心阴
2
•温热火邪灼伤心阴
心
•肝肾阴虚累及心阴
阴虚 •病机:
+阳虚症(畏寒肢冷 、气短自汗神疲、面 色胱白或面唇青紫)
舌淡胖或 脉弱或 紫黯,苔 结代 白
心悸胸痛、冷汗、肢 厥
+心阳虚症
舌青紫
脉微欲 绝
•11
病因病机
•病因:
•五志化火、火热之邪 内侵、过食辛辣等
6 •病机:
心火 亢盛
•火热内炽、扰乱心神 •迫血妄行
•上炎口舌
•心热移小肠
辨证要点
常见症状
舌象 脉象
•水肿
4、肺气虚,卫外不固:
•自汗、畏风、易于感冒
联属功能 其华 开窍
毛鼻
鼻塞
在液 涕 流涕
•16
肺病辨证
虚证
1、肺气 2、肺阴
虚
虚
实证 或
虚实夹杂
3、风寒 犯肺
7、痰热 壅肺
4、风热 犯肺
8、寒痰 阻肺
5、燥邪 犯肺
9、饮停 胸胁
6、肺热 炽盛
10、风 水相搏
•17
病因病机
•病因:
1
•久病咳喘,耗伤肺气
喜脉 面 舌 汗
1、主气、司呼吸
肺
2、主宣发、肃降 3、主通调水道
悲忧 皮 毛 鼻 涕
4、朝百脉,主治节
1、主运化(运化水谷、运化水液)
脾 2、主统血
思肉 唇 口 涎
3、主升清
肝
1、主疏泄(调气机、助消化、调情志、调生殖) 2、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
怒
筋
爪
目
泪
1、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肾 2、主水
脉沉迟 或沉紧
脉弦
•13
病因病机
8
痰蒙 神窍
•病因: •湿浊酿痰,阻遏气机 •情志不遂,气郁生痰 •痰浊内盛,夹肝风上扰
•病机:
•痰浊上蒙,神明失司
9
痰火 扰神
•病因: •气郁化火,炼液成痰 •热邪煎熬,灼津成痰
•病机: •痰火交结,扰闭心神
10
瘀阻 脑络
•病因 •头部外伤,瘀血停积 •久痛入络,瘀血内停
+瘀血症 闷痛+体胖痰多
7
心脉 痹阻
•心阳不振,运血 (疼痛, ,身重困倦
无力,而致气滞 、瘀血、痰浊、 阴寒等邪气痹阻 ,心脉瘀阻
•本虚标实
舌色紫黯 寒凝心脉:
舌淡苔白
有青紫斑 痛势剧烈,突然
点,脉细 发作,得温痛减
涩或结代 ,+畏寒肢冷
)
气滞心脉:
胀痛,发作与精神有关
+胁胀,善太息
脉象
脉细涩 或结代 脉沉滑 或沉涩
• 四 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 • 首先辨明脏腑部位 • 其次辨清病性
•4
【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心病辨证 肺病辨证 脾病辨证 肝病辨证 肾病辨证
• 第六节 腑病辨证 • 第七节 脏腑兼病辨证
•5
五 脏
主要生理功能
联属功能 在志 在体 其华 开窍 在液
心
1、主血脉 2、主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