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下14《秦兵马俑》

五下14《秦兵马俑》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4秦兵马俑一、教学目标:1.认识课后7个生字,1个多音字“乘”,两条绿线中的4个字只识不写,积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体会本文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4.学习本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能用所学的说明方法介绍自己感兴趣的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三、教学评价设计: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针对学情指导训练方式,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

2.在读书感悟中,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有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让学生讨论交流,在讨论过程中解决问题,突破重点和难点。

3.在整个自读感悟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效果,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朗读理解的情感变化,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1.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秦兵马俑的资料。

2.做预习单。

教师:1.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如秦兵马俑的资料等。

2.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国陕西省临潼县,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生齐:秦兵马俑) 2.板书课题。

3.激情导入:1979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在参观秦兵马俑后,感叹道:秦兵马俑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为什么会让他产生这样的感受,发出这样的赞美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一起去感受——,一起去赞美——。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1.生自读2.检查词语(认读,归类,多音字)(1)出示本课词语,认读。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昂首挺胸神态自若目光炯炯久经沙场跃跃欲试若有所思神态各异(2)分析字形,指导记忆。

3.指导书写。

(三)快速浏览,抓住特点1.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最能概括兵马俑特点的一句话。

2.反馈时,师问:这句话交代了兵马俑的哪几个特点?(板书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再读这句话,你还有什么发现?(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四)精读课文,体会特点,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最能体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想一想作者用了哪些好方法呢?(1)列数字:那么多的数字展现在你面前,有什么好处呢?(2)作比较。

想象学校一个篮球场有多大,慢慢地,2个、5个、10个、20个、40个、50个,现在开始在上面放兵马俑了,一个、2个,100个、1000个、5000个,啊,看见没有,要是这些兵马俑都来到哲商小学的操场上,一定站不下啊!如果作者不用篮球场作比较来说明,你能想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吗?(3)作者围绕哪句话写的?这一段作者还采取看总分的结构。

让我们读一读,读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秦兵马俑被发现的三个俑坑中,作者介绍了哪一个?(1号)这种方法叫举例子。

作者是站在怎样的角度去看一号坑(鸟瞰)你知道“鸟瞰”的意思吗?(站在高处往下看)你能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规模宏大呢?(一行行、一列列)看了这样的兵马俑,作者觉得真像是(大军句子)是啊,当年秦始皇就是命人按照自己的军队塑造了这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啊,他死后仍要统率六军,南征北战,让更辽阔的土地,更多的人臣服在他的脚下!看看图片,再次感受一号坑的规模宏大。

(课件出示)让我们的朗读来表现吧!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如此规模庞大的秦兵马俑,不愧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3.说说游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换一种说法。

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4.师小结:看到了兵马俑的壮观场面,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那么多的兵马俑,每一尊都各具特色,下节课我们一起近距离地去感受兵马俑的栩栩如生吧。

(五)安排作业:完成《新课堂》基础知识部分。

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六)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继续去近距离地观察,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震撼。

(七)感受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师过渡谈话:同学们精彩的朗读把老师的思绪带到了两千多年前那战火纷飞的古战场。

听,战马嘶鸣,喊声震天。

这支威武雄壮的胜利之师正踏着激越的鼓点,穿过历史的硝烟,迈着铿锵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让我们近距离的接触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配上背景音乐)1.快速浏览课文4——8自然段,作者生动细致地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用笔圈画出来。

2.生答,师板书: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俑。

3.小组合作学习:细细阅读这四个自然段,完成表格。

(每人概括一种兵马俑的个性特点)4.汇报交流:重点学习“将军俑”,出示第四自然段文字(1)过渡:人常说:“鸟无头不飞,人无头不走”,站在这支胜利之师最前列的,正是那骁勇善战、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军。

(出示图片配文字)(2)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将军?生谈,师板书:久经沙场责任在肩英勇善战胸有成竹你怎么看出他“久经沙场”?你能通过朗读或者模仿样子表现他的个性特点吗?(3)出示其他三段文字,学生继续交流汇报特点, 师板书(4)再现四种兵马俑的描写,谈写法。

师:仔细观察这些文字,为什么这群没有生命的兵马俑能栩栩如生地站立在我们的面前?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吗?(生概括,师板书:外形动作)5.感受兵马俑“形态各异”,练习仿写人物形态。

过渡谈话:同学们,秦兵马俑不仅类型多,而且个性鲜明,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一边出示第八自然段),请你们认真阅读这段文字,在写法上你又有什么发现吗?(1)生读。

(2)谈发现。

(可以从段落结构上谈,也可以从写作方法上谈)师抓板书:神态(3)体会省略号作用,仿写神态。

师:文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表示列举的省略)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1.展开想象,仿写特点:八千个兵马俑就有八千种不同的神态,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在你的脑海里还浮现出了哪些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呢?你能学习作者的写法,把它们描绘出来吗?小练笔:他们神态各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展开想象,仿写句子,集体交流。

(2)小结: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仿佛看到一个个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兵马俑,我的眼前闪过,他们或蓄势待发,或摩拳擦掌,或一马当先,或视死如归……2.激发情感,升华感情:欣赏视频,升华感情。

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散发着生命活力的兵马俑,再一次去感受它们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1)播放秦兵马俑视频,感受其特点。

(2)看着这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感叹道(课件)此时,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学生交流)(3)秦兵马俑,这支地下军团,在沉睡了两千多年后终于被人们发现并挖掘出来,它的醒来,震撼了全世界。

作为中国的炎黄子孙,我们为这举世无双的艺术瑰宝感到骄傲,更为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无穷的创造力而自豪!让我们满怀豪情,大声朗读(投影出示课文最后一段):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师指着板书,激情引读:这就是规模宏大、气势恢弘的——(秦兵马俑);这就是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这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秦兵马俑);这就是令中华民族骄傲和自豪的——(秦兵马俑)!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响亮的名字——(秦兵马俑)!板书设计:14秦兵马俑规模宏大举世无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预习单:姓名:班级一、拼一拼,写一写:下面的生字你能会写吗?gǒng lì xuē guì kuò fãn()形;军();战();下();轮();()墓二、读一读,选一选:下面生字的读音你能拿得准吗?金冠(guān guàn)匀称( chân chãng)千乘( chãng châng)之国着( zhuó zháo )装特殊(shū chū)摩天大厦( xià shà)三、想一想,填一填:下面的词语搭配你会填吗?想一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的气势;()的工艺;()的个性;()的身材()的体格;()的神态;()的体态;()的刀片四、填一填,读一读,再尝试写一写你积累的词语,写在横线上,看谁写得多。

()模宏大,所向披(),类()众多,()首挺胸,神态自()久经()场,()负重任,体态匀(),张弓()箭()空而起神态各(),()兵百万,()无仅有,()对碧空,巍然()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五、仿一仿,写一写:我们的汉语中有一些词语是有规律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分类来记忆、积累。

请你按照样子和提示写一写你积累的词语。

1.表示很有名气的词语(如,享誉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间含有一对反义词的词语(如,南征北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反思:成功之处:1.创造了看的机会,让学生的眼“活”起来。

在上《秦兵马俑》一课时,我在电子教材中收集了许多有关兵马俑的资料,如秦始皇和秦文化的介绍,如秦兵马俑中一、二、三号坑的介绍和图片,各种神态的兵马俑像,有关兵马俑的录象……这一切,都为学生更真切地了解秦兵马俑提供了视觉材料,让学生在看的同时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2.创造了说的机会,让学生的嘴“活”起来。

如通过速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课文共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进行详细介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