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放射性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土 壤 放 射 性 污 染
土壤放射性污染对人体产生 危害 危害的原因 对内脏的伤害 两种主要危害 遗传效应 间接防治法
防治 直接防治法
生物修复技术
核工业废物 放射性沉降物
散发
大气
直 接 进 入
沉降 水源
土壤
植物
人
(1)不同核素在人体内的转移情况和内脏摄取 情况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核素由于其物理化学 状态不同,在体内的转移定位也不同。 (2)人体中对电离反应最敏感的一些部位:淋 巴组织、脾脏、生殖器、胃、肝肺、皮肤 例如:239Pu深集于胃和肺; Pu和90Sr这些亲骨性核素进入人体有诱发 骨肉瘤的危险;
239
Rn会引发心肺癌,其短周期子体会引发白 血病
222
核辐射的遗传效应是由于引起再生细胞的遗 传部分的变化所致 遗传损伤是积累性的,对受照射的本人无明 显损伤,但对后代会有显著影响
产生遗传效应的核素: 137Cs; 144 41 Ce; Ce
14
C;90Zr;1
间接防治法就是先采用机械物理、化学、电化学和物理 化学联合去污等方法对放射性污染水源、大型设备车辆 等进行去污,然后将放射性污染物焚烧固化掩埋,不让 放射性污染物进入土壤 间接防治法分类:
(1)机械物理法:吸尘法(吸尘器吸出放射性污染 物);擦拭法(对污染面进行远距离擦拭和打磨);高 压喷射(高压喷头射出水、水蒸汽破坏污染层) (2)化学法:利用化学试剂溶解、疏松、剥离设备表 面的放射性污染物
(3)电化学法:使用电解槽使污染物溶解 (4)物理——化学联合去污法
自然衰减消除法
直接治理法 化学处理法(适用于小规模土壤污染,一 般的核事故、核工业污染)
物理填埋法(换土法)
耐辐射微生物(如:接种菌根真菌能显著 提高植物对核素的耐受性) 生物修复技术 利用超积累植物的特点 利用森林的吸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