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堆载施工方案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堆载施工方案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日照港岚山港区3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堆场一标三期软基处理工程。

本工程按业主施工进度要求及设计分区要求分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1、2、3、4区,真空预压1区及堆载预压北区、东区,本工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区处理面积约7.4万m2,堆载预压区处理面积约1.7万m2,真空预压区处理面积约0.9万m2。

二、编制依据1、日照港岚山港区3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吹泥区地基处理图纸;2、《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 147-1-2010)3、《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技术规程》(JTS147-2-2009);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5、《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三、设计要求:3.1真空联合堆载预压3.1.1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载计划加载速率:竖向变形每天不应超过25mm,水平位移每天不应超过5mm。

3.1.3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载要求根据加荷计划图和加荷速率控制指标堆载。

满载抽真空后20天(打完塑料排水扳时间不小于30天),开始施加第一级荷载,荷载强度22kPa,加荷时间为20天,首先铺设一层土工布和一层编织布,人工推填砂性土0.4~0.6m。

第二级加载应分两次加载。

第三四级可一次加载。

堆载期间竖向变形不超过25mm/d,水平位移不超过5mm/d。

四、资源配置堆载施工计划配置资源如下:4.1人员配置成立1个铺砂队伍,2个堆载队伍,1个真空预压队伍,其中队长4人,技术负责人1人,沉降观测小组1个。

4.2机械配置堆载施工堆载料由业主提供,砂性土用量约3.7万m3,容重17kN/m3堆载料用量约60万m3。

(1)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分四级堆载。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1、2、3区第一级堆载厚度为1.3m,第二级堆载厚度为2m,第三级堆载厚度为2.5m,第四级堆载厚度为2.5m;真空联合堆载预压4区第一级堆载厚度为1.3~1.8m,第二级堆载厚度为2.5m,第三、四级堆载厚度为2.5m。

(2)一级堆载料约10万m3,堆载计划时间为30天,每天需堆载3400方。

平均每辆农用车装运卸时间按8分钟考虑,每天工作10小时,每车装3m3,每天每辆农用车可卸料225m3。

安排15辆农用车可满足施工要求。

(3)二、三、四级堆载料约52万m3,堆载计划时间为100天,每月来料按25天计算,每天需堆载6240方。

平均每车装料按30方考虑,需每天来料208车。

(4)堆载过程中需配备一定数量的备用射流泵约30台,及相应的电缆线。

当抽真空过程中射流泵出现故障时,可及时更换,保证足够的射流泵运行。

五、工期安排根据设计要求及加载计划,三期工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堆载施工工期安排如下:5.1满载抽真空:2014年7月7日-2014年7月26日20天5.2第一级堆载:2014年7月27日-2014年8月25日加载2014年8月26日-2014年9月4日静载预压5.3第二级堆载:2014年9月5日-2014年9月29日加载2014年9月30日-2014年10月9日静载预压5.4第三级堆载:2014年10月10日-2014年11月3日加载2014年11月4日-2014年11月13日静载预压5.5第四级堆载:2014年11月14日-2014年12月3日加载2014年12月4日-2015年2月11日静载预压5.6卸载:2015年2月12日-2015年4月12日60天完成六、软基处理工艺6.1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施工总体部署(1)堆载施工示意图如下:图6.1(2)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载施工总体原则为自东向西,自北向南,施工顺序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预压1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预压2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预压3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预压4区。

(3)第一级、第二级堆载分两次加载,第三四级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一次加载。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1、2、3区按设计要求加载至第四级,第四级加载完成后静载预压70天后卸载;真空联合堆载预压4区加载至第二级,待真空联合堆载预压1、2、3区卸载后进行4区第三四级加载,加载料采用1、2、3区卸载料。

6.2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施工方案(1)施工工序流程工序流程图(2)加载顺序堆载顺序及切入点如图6.1所示,每一级堆载均由1号摊铺点开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1区填筑一半后分出一组设备、人员至2号摊铺点展开施工;真空联合堆载预压1区本层填筑完成后本组设备、人员调至3号摊铺点展开施工;真空联合堆载预压2区填筑完成后本组设备、人员返回1号摊铺点进行第二层填筑施工;真空联合堆载预压3区填筑完成后将设备、人员调至2号摊铺点展开施工。

如此顺序循环填筑施工,充分利用场地及设备,尽可能提高设备利用率。

每一层加载完成后静载预压时间不少于10天。

(3)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载方案详述真空预压施工:①吹泥区视吹填土情况先铺一层编织布,铺约2~3层荆笆和竹笆后再铺设一层土工布作为工作垫层。

铺设过程中应注意荆笆铺设边界距压膜沟应有一定距离,以免荆笆刺破密封膜。

②铺设中粗砂排水砂垫层,厚度500mm,允许施工偏差+50mm。

③打设塑料排水板,间距1m,正方形布置。

④埋设监测仪器:由检测人员按设计要求埋设各类监测仪器。

⑤铺设滤管;连接抽真空系统。

⑥在打设塑料排水板同时可以进行密封帷幕墙施工。

拌和深度至设计图纸中的要求值。

⑦挖压膜沟,铺设一层编织布,再铺三层密封膜,用粘土回填密封沟,开挖压膜沟时,沟内排水板不剪断,应沿沟边向上插入到砂垫层中至少200mm。

⑧设置地面沉降标。

连接抽真空设备,试抽气时间不少于10天,然后正式抽气。

要求膜下真空度大于650mmHg。

有效抽气时间约220天左右。

堆载施工:①根据加荷计划图和加荷速率控制指标堆载。

满载抽真空20天(打完塑料排水扳时间不小于30天)后,开始施加第一级荷载,荷载强度22kpa,加荷时间为30天。

首先铺设一层土工布和一层编织布,然后采用3方农用车配合小装载机摊铺一层0.4~0.6m厚砂性土保护层,摊铺过程中由每一分区的外侧向内逐步推进,禁止车辆直接行驶在未铺砂性土的编织布上,砂性土保护层铺设完成后再用小型机械加载一级剩余土方。

加载速率:竖向变形每天不超过25mm,水平位移每天不超过5mm。

②按加载计划进行第二级堆载,第二级应分两次加载,每次加载厚度不超过1米。

第二级加载采用6方自卸汽车运输、装载机推平,加载顺序同上。

加载过程中注意保护监测装置,并按规范要求进行过程监测,确保加载安全。

加载速率:竖向变形每天不超过25mm,水平位移每天不超过5mm。

③按加载计划进行第三级堆载,第三级可一次加载。

由现场调度指挥业主供料车将石渣直接卸至加载区,并安排推土机及装载机推平,加载过程中严格控制加载速率,竖向变形超过25mm/d,或水平位移超过5mm/d则立即停止加载,待观测值稳定在限值以内后继续加载。

④按加载计划进行第四级堆载,第四级可一次加载。

由现场调度指挥业主供料车将石渣直接卸至加载区,并安排推土机及装载机推平,加载过程中严格控制加载速率,竖向变形超过25mm/d,或水平位移超过5mm/d则立即停止加载,待观测稳定后继续加载。

⑤施工期间将真空泵抽出的水及时排除至本工程场地外。

⑥卸载和效果检验:有效抽气时间达到220天,并满足卸载标准后停止抽气。

卸载至+6.5m后进行加固后的效果检验。

(4)质量保证措施①压膜沟采用粘土密封压实,堆载过程中要保持压膜沟湿润以确保其密封性。

②土工布及编织布铺设之前先将膜上积水排除,并仔细检查密封膜状况,将破损漏气部位用专用胶水分三层粘合,并将膜下尖锐物排除,避免堆载过程中密封膜被尖锐物刺破而漏气。

③严格控制加载速率。

竖向变形大于每昼夜25mm或水平位移大于每昼夜5mm时,应立即停止填筑,待观测值恢复到限值以内再进行填筑。

④堆载过程中注意保护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周围由人工推填砂性土,禁止采用机械推填。

⑤加载过程中必须及时将射流泵抽出的水排除至场地以外。

⑥加载过程同步抬高射流泵,射流泵抬高不大于2m。

⑦每一层加载完成后保证至少10天的静载预压时间。

⑧加载过程中按设计及规范要求频率进行孔隙水压力、深层分层沉降、地下水位、地表沉降及侧向位移监测,并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出现问题后查找问题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加载安全有效。

⑨轨道基础对地基要求较高,卸载后需进行水泥搅拌桩或其他形式的二次处理。

因此堆载过程中,轨道基础下第一级、第二级堆载需采用风化砂填筑,禁止采用石渣填筑。

⑩由于各种原因,射流泵全部停止工作,膜内真空度随之全部卸除,这将直接影响地基预压效果,为避免膜内真空度在停泵后很快降低,在真空管路中设置止回阀和闸阀。

堆载过程中,备用电源要充足,不得让射流泵停止工作。

同时所有的止回阀和闸阀都应符合密封要求。

堆载过程中真空设备的开启率不得小于80%,并保证恒定真空度。

所有真空泵24h运行,不得停泵。

6.3加固区边界处理方式(1)真空预压区地基处理完成后,压膜沟换填,换填深度不小于 1.5m,换填料采用砂性土,并分层压实,压实厚度不小于90%。

(2)轨道基础下及粘土密封墙卸载后需进行水泥搅拌桩或其他形式的二次处理,以达到轨道基础及堆场对地基的要求。

6.4施工进度保证措施(1)合理安排机械设备及施工顺序,提高设备使用率,必要时将安排24小时填筑施工。

夜间施工需做好监测装置的保护工作,需在监测装置钢护筒表面粘贴反光条,护筒顶安放闪光灯,确保夜间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能注意到监测装置,避免磕碰损坏。

(2)第一级堆载前期砂性土堆载至少需配备15 台农用车、2台挖掘机、2台小装载机,一级剩余堆载需配备2台挖掘机、2台装载机、10台6m3自卸汽车,每天需完成5000m2。

(3)第二级堆载分两层加载,每层加载厚度为1m,需配备2台装载机、3台挖掘机、16台6m3自卸汽车,每天完成5900m2。

(4)第三、四级可一次加载,需配备2台装载机、2台推土机,业主供料车直接将石渣卸至场地内,推土机和装载机推平。

根据堆载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机械设备,保证堆载进度要求。

七、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施工监测具体实施方案见一航二堆载监测方案。

监测仪器布置说明:本工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分四个区施工,分别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1、2、3、4区。

分别在每一个分区中央偏西位置布设一组深层分层沉降仪;7只孔隙水压力仪;在每一个分区南侧布设一组水位仪、一组测斜仪;在每一分区四角及中央位置布设一个真空度测头;沉降标均匀布置于每一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分区内,横向间距46m,纵向间距49m;边桩布置于堆载预压北区坡脚外,间距为42m。

各监测仪器及数量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真空度测头布置离边线的距离不小于10m,边缘沉降标布置离边线约13m,边桩位于坡脚1m 处。

项目部每周四查看监测单位提供监测报告,分析各项监测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