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699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699人教PPT课件
二战期间 轰炸机的飞机师
主人公:TOM 一位生活充满波折 但积极进取的青年
法
英
国
国
德
日
国Leabharlann 本19 战后资本主义有哪些新变化?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政策) ②建立福利国家(社会保障) ③第三产业的兴起(产业结构) ④“新经济”的出现(经济增长模式)
场景一:Tom找到工作了!
二战结束后,美国军方取消了轰炸机订单;波音工厂关闭, 70,000名工人失去工作, Tom 面临失业的压力。
60年代在美国政府联邦资金的资助下,波音由军用航空转 向了民用航空,取得了重大进展,Tom 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 活,并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
请同学们浏览教材和材料,反映了美国在实行 什么经济政策?
(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含义
私人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发展历程
①开始出现: 罗斯福新政,凯恩斯倡导 ②普遍奉行: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
根本: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直接:石油危机。 ⑶应对措施:
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含义
私人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发展历程
①开始出现: 罗斯福新政,凯恩斯倡导
②普遍奉行: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
“黄金时期”
“滞胀”(70年代初)
③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复苏和繁荣”(80年代到90年 代)
B.资本主义制度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C.资产阶级不断调整经济政策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以解决
3.(2012·南京高一检测)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
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主要结果是( A )
A.促进了社会和谐
B.强化了国家机器
C.阶级矛盾基本消除
D.消除了社会不公现象
4.(2012·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
请大家帮Tom出主意,找到合适的工作?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第三产业的兴起 (1)原因
①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生活水平、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作用 促进了…………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场景五:TOM的新生活!
TOM凭借他在客机制造公司工作的丰富经验,他 和以前的老战友在20世纪90年代初一起合资开了一家 名为HAPPY WEDDING的婚庆公司。TOM在闲暇之 余到伦敦商学院学习企业管理以及国际贸易,他公司 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最终成为全球著名的婚庆公司。 在前不久英国王子威廉和凯特举行婚礼以及蜜月行程 的安排均有TOM的婚庆公司安排。TOM的生活可以 说变为全新。
材料:英国最懒家族。英格兰西北小城布来克 朴的麦高雷一家一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 和8条宠物狗住在一套政府提供的房子里,收入居然也 近3万英镑,被称为英国最懒家族。虽然年入3万英镑 现钞,她一家居然还不知足,抱怨住的太挤,正申请 更宽敞的大福利房。
——《生活日报》2004.12.7
思考:
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
3、发展历程:
成功实践:20C30N罗斯福新政 发展完备: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缩小规模:20世纪八十年代
场景三:Tom失业后的“悠闲”生活!
Tom在失业的头一年内靠领取由政府举办的,向 雇主征收的失业保险金,为原工资的50%。后来仍没 有就业,就只能领取由政府财政拨款的每月300美元 社会救济,同时,他还可领取政府的食品券补贴。政 府还给他们提供了一套宽敞明亮的福利房。大儿子上 公立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可免费学习、免费就餐,刚 生婴儿可免费得到婴儿食品等等,可以说他一家基本 上就是靠政府养活。
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 “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
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
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D)
①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
②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形成
③希望依靠社会底层渡过危机
④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 以下关于第三产业兴起的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 科技进步,生产力的发展 ② 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③ 第一、二产业的衰落 A. ①② 正确,③不正确 B.①②③都正确 C. ①正确,② ③不正确 D.②正确,①③不正确 6.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不包括( C ) A. 实行“福利国家”制度 B. 第三产业兴起 C. 不断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 D. “新经济”的出现
2、“新经济”的出现 (20 C90N,起源美国)
特点: 经济全球化为背景 知识经济为基础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第19 课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核心) 实质:
社会保障:建立“福利国家”
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的局
产业结构:第三产业
部调整
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出现
结合所学,谈一谈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中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1.加强宏观调控,不断调整生产关系。 2.关注民生,建立社会保障机制。 3.充分发挥第三产业的优势。 4.走科技创新之路,努力发展新经济。
特点:覆盖面广
瑞典的社会福利是全球最好的之一,全民公费医 疗,实行义务教育,公民从“摇篮到坟墓”全由政 府包下来。可享受幼儿保育费、学生学费、失业救 济金、退休金、安葬费、抚恤费等等,名目繁多。 法定年工作量只有6个月,是全世界最短的。新生 婴儿的父亲有权9个月不上班,婴儿的母亲也同样 领全薪在家看管孩子。孩子年满16周岁以前,父母 均可获得生活津贴。年满16周岁以后,完成九年义 务教育的青年,如继续深造可获得学习津贴。病人 享受病假补助,医疗费用和经医生之手的药品开支, 大部分由国家负担。在瑞典没有贫民区。
如何看待这种福利国家制度的?
利: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 的积极作用
弊: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助长了惰性,降低人们 的工作积极性
场景四:请帮帮Tom找工作! 妻子渐渐对Tom不满,家庭生活只能说是过 得去,孩子也难以享受高等教育,自己社会地位 也很低, Tom觉得自己还是应该找工作了!
“衰退”
场景二:Tom失业了!
失业后的Tom在几次找工作 碰壁后,感觉自己是被上帝抛弃 的孩子,不再急于找工作了,沉 浸在对理想,对生活的失望中。 他甚至想要去抢劫,想到要去自 杀………
失业后的Tom如何维持自己的家庭?
二、建立“福利国家”
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
的社会问题
2、实质: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被称为“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这表明( C ) A. 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 B. 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 C. 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D. 私人经济依附于国家
2.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80年代
里根则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对此评述不正确的是( D ) A.其政策都符合各自面临的实际情况
“黄金时期”
场景二:Tom失业了!
国会在1971年3月给波音公司资金“断了电”,此举迫 使波音公司仅在西雅图地区,波音员工人数就从80,400人减 少到 37,200人, Tom 失业了。
1971年3月,Tom为什么会失业了?
“滞胀"现象的出现
“滞胀"现象的出现——20世纪70 年代初
⑴表现: ⑵原因: